要有正確的見地,這樣你的禪修路才不會走歪──明海法師與你「無門關夜話」(五)

(續上期)

正確的知見

之前我們講到成就堪能的三個條件:第一,有清淨的戒行;第二,有圓滿的發心;第三,有正確的知見。有正確的知見或者說正確的見地是我們禪修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條件。這裏講見地、知見,可能有的同修會誤解:我從來不看書,也不懂甚麼佛學理論,光知道靜坐,哪有甚麼知見呢?實際上所謂的知見就是你的心態,就是你的心每一個當下動念,在那一動念中體現的一種態度。這與你看沒看書、懂不懂理論、有沒有文化都沒有關係。

我們可以說,人一生下來,就有他的見地,就有他的知見。嬰兒吃母親的奶的時候,如果讓另外一個小孩子也去吃這個嬰兒母親的奶,他不讓,他會把另外的那個小孩子推開。這個嬰兒也有自己的見解。甚麼見解呢?這是我的。應該說這個嬰兒沒受過教育,也沒受過甚麼社會薰陶,也沒有沾染習氣,但他知道這是我的,不能給你,這就是他的見解、他的知見。我們說打坐,腿很痛,我想動──如果你的腿不痛,而是身邊同修的腿痛,你就不會想動,因為這是「我」的腿。再比如說,用一根針紮你的手,一紮過來,你肯定要本能地躲開,為甚麼?這是「我」的手。如果我們用針去紮另外一個人的手,你的手會躲開嗎?肯定不會,因為紮的不是你的手,你覺得那個手不是你的,跟你沒關係,這就是知見。

在坐禪中,我們為甚麼說知見很重要?這裏說的「知見」究竟指的是甚麼?最根本的就是指我剛才講的一起心、一動念中體現的那種心態。這個知見有與生俱來的,也有後天熏修的,包括這兩部分。我們要禪修,當然要掌握很多關於修行的知識,前面講的發心、持戒,都是我們要懂得的道理。這裏所說的「知見」指的是甚麼呢?是指我們內心深處從根本上對萬事萬物、對一切法的根本態度、根本心態,是這個東西。這個東西我們在佛教經論裏看到很多。佛經裏有在佛的大智慧下看萬法是甚麼樣的,那就是佛法的正知見。我們可能讀《金剛經》、《心經》、《壇經》、《華嚴經》、《首楞嚴經》……那裏面都講了佛怎樣用智慧的心看事物,這就是佛的智慧。

我們僅僅讀這些經典或者聽別人講,或者自己思考,這種見解屬於聞、思。聞和思在我們的生命中會產生作用。它有力量,但是這個力量很弱。這個力量不足以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生活態度,所以聞和思一定要轉化為修的力量。思的見解如何轉化為修的智慧?所以我講禪修要有正確的見地,意味著我們不能廢棄聞、思,不能廢棄經論學習,因為經論學習幫助我們在思想上、認知上樹立正確的知見。在我們的一起心、一動念中怎麼把這個正確的知見落實呢?那就要通過禪修。「緣起性空」、「自性是佛」這些我們都懂,但是在我們的心態上可能並沒有真正地落實、沒有體現,所以要經過禪修才能實現。

做出適當的抉擇

但禪修要深入地開展,又必須要有正確的知見作指導,為甚麼?因為在禪修中除了要專注,事實上,我們的心每時每刻都在對各種各樣的法、在禪修中所面對的對象發生判斷,換句話說,在禪修中我們的心念本身,就是那一個一個對各種法的判斷、揀擇。當腿痛這種感受進入你的心的時候,你怎麼判斷它?再比如,有的同修打坐,也許眼前出現一尊佛,有這樣的影像出現,怎麼對待?或者說在打坐中,我們心中突然生起很大的歡喜,或者突然生起莫名其妙的憤怒,或者憂鬱、愁苦,當這種心緒出現的時候,我們又怎樣對待呢?當憤怒的心出現的時候,你認為有一個憤怒存在,那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憤怒,怎麼辦呢?如果那樣對待,我們就可能被這個心態給束縛住了。所以當我們心中出現這些東西,你應該怎樣對待,這就要根據正確的知見做出抉擇。

有的人打坐,眼前出現各種影像,他把這些影像當成真實的,那他打坐就會出現偏差。這個偏差來自於他知見的偏差。我們說眼前出現的影像不是真實的,那我們現在講腿痛是真實的嗎?可能有人會說:腿很真實,腿痛也很真實。實際上腿痛,連腿在內,和你閉上眼睛出現的影像一樣是不真實的。不過這個話不是說就行的,一定要體證到才行。所以我覺得打坐之初,在靜坐中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心法,它的體性是真實的還是虛幻的,你要瞭解。你只要認為有一個東西是真實的,你就一定會執著。有執取的心,本身就是被障礙住的心——你執取甚麼東西,就被甚麼東西障礙住。打坐的時候,也許身體某一個部位有不舒服的感覺,有發熱的感覺,你執著它,那時候你的心就被這種感受障礙住了,所以說坐禪要有正確的見地。

正確的見地來自於平時的熏修,以及對大乘經典的學習。有了這些,再來坐禪就不會是盲人騎瞎馬,就有眼睛指引。禪門裏有一個故事:有一個修行人,在一個施主家中修行。這個施主很虔誠,供養他吃喝,讓他用功辦道。有一天這個修行人在打坐中,突然出現一個景象,有兩個青衣童子捧著蓮花過來,請他站到蓮臺上。這個景象出現得很清晰,他猶豫了一下,沒有敢馬上站上去,而是把自己用的木魚放上去了,放上去以後幻覺就沒有了。第二天早上,主人家的豬生了七頭小豬,同時生出一個木魚。這個修行人知道以後嚇一跳:幸好我沒有上去,要上去的話可能就成了小豬了。不管這個故事真假,它是為了說明在禪修中你的心對待所出現的各種法,包括感受、眼前的景象等,要有正確的見地,這樣你的禪修之路才不會走歪。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