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索甲仁波切(Sogyal Rinpoche)根據《中有大聞解脫》(藏Bar do thos grol chen mo,或譯《西藏度亡經》)改寫而成的《西藏生死書》(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因為語言精煉,敘事生動,甫問世便在世界各地風靡一時,萬人爭讀。自此,「中有」、「中陰」等本來鮮為人知的藏密名相,對於許多不諳佛法的人來說,也霎時間變得琅琅上口。[1]
隨著《西藏生死書》在坊間一紙風行,《中有大聞解脫》遂為世人所熟悉,儼然成為佛教「中有」思想的唯一代表。不過,考諸印度佛教經論裏的「中有」觀念,其實並不是一開始就存在的,再者,不同經論所建構的「中有」理論,更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儘管目前談論「中有」的人士最常引用《中有大聞解脫》的教法,但站在研探佛教思想史的立場,則無必要先入為主地將出自藏傳寧瑪派巖藏法典的《西藏度亡經》的教義,[2]奉為「中有」思想的最高圭臬。
佛陀未曾提出「中有」
「中有」,梵語antarā-bhava,又譯作「中陰」、「中蘊」、「中陰有」,指人自死亡至再次受生期間之識身,能招感六趣生死之果。據《俱舍論》卷十載,「中有身」即「識身」之存在,乃由意所生之化生身,非由精血等外緣所成,故又稱為意生身(梵 manomayakāya)。「中有」一詞,在漢譯佛典文獻裏,最早見於《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阿毘達磨法蘊足論》等說一切有部的論書中,成書時間已經是西元前三、四世紀期間。
至於在更早期的契經中,卻未發現佛陀親口承認「中有」的直接經證。[3]由於欠缺佛說作為共許的依止,因此在部派佛教的學者之間,便形成了「有中有論」和「無中有論」兩大對峙陣營。論諍的焦點,涉及多方面的經證和理證,其中一個學理上相當關鍵的爭論點,乃係六道眾生從死後至再次結生之間的過渡期間,是否需要成立一個微細識身,以證成死生之間業果相續的歷程。
「中有」之成立關乎對業果相續方式的理解
「無中有論」者認為,只要憑藉業力,就能建立起前後世之間的繼起關係,不需要另外建立「中有」這個微細識身,來連接前生的「死有」和下生的「生有」兩個次第。
主張「有中有論」的毘婆沙師則反駁,若沒有一個在轉世過程中生起的識身,身心會在前一生終結的剎那突然由有而無,到下一生開始時又突然由無而有,換言之,在這一期生命的五蘊身心壞滅後,與來生的五蘊身心之間,將會存在一個中斷的階段。這種斷滅論式思想,明顯違背了佛法最根本的緣起論原則。
以上雙方爭辯的癥結,在於死生之間的業果存續方式,是否必須仰仗某種形式的身心之前後相續來加以證立。贊同這種觀點者,如說一切有部和犢子系,自然主張「有中有」。反之,認為單以心識的前後統一,已能充分解釋輪迴主體在轉世過程中的統一性問題,如大眾與分別說系,則反對「有中有」。[4]
可見,「中有」之成立理據,實際上關乎不同宗派對業果相續方式的自身理解。因此,「中有」是否存在,與輪迴理論內部的種種學理問題,以及部派所崇奉的宗義,有著深切的關係。
(待續)
[1] 《中有大聞解脫》最早為西方世界認識,始自1927年美國學者伊文斯‧温慈(Dr. W. Y. Evans Wentz)根據卡孜‧達瓦桑珠(Kazi Dawa Samdup)喇嘛的英譯加以編輯整理後,以The Tibetan Book of the Dead 為名刊印的專著。至1998年,此書已賣出五十二萬多本,還被翻譯成許多其他歐洲、亞洲語言出版。最早的中譯版本是1983年面世、由徐進夫翻譯的《西藏度亡經》。
[2]《中有大聞解脫》係屬於寧瑪派伏藏師事業洲(Karma Lingpa)在十四世紀發掘出來的伏藏法典《寂靜忿怒密意自解脫深法》的兩個法門系統之一的「中有聞解脫導引」。
[3] 釋常延著:《佛教中陰身思想之源流與發展》(臺北市:法鼓文化,2016),頁33。
[4] 同上,頁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