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藝新星展覽」年青藝術家的48件作品現正在饒宗頤文化館展出,包括不同風格的水墨畫、別出心裁的書法、富中華文化色彩的水彩畫和自創的現代感陶瓷等,如是細細駐足欣賞,享受一趟沉浸美學的清新旅程。

是次公眾免費展覽由饒宗頤文化館和一新美術館聯合策劃,於今年二月開始公開招募有興趣參展的年青藝術家,最後甄選出六位年齡40歲以下的香港年輕藝術家,無論創意、技巧和作品均充份展現中國文化藝術元素,同時洋溢著香港多元文化的藝術色彩。參展的藝術家分別是何煒霖 (William)、張容嘉、許琬瑩 (Brenda)、葉鍵恒 (Kenny)、錢銀笑 (Silver) 和戴影 (Daisy)。
展覽提供了一個免費平台,讓大眾可以認識到這班新晉的藝術家。一新美術館總監楊春棠表示﹕「這六位港藝新星的藝術媒介及風格各有不同,卻同樣抱着永不放棄的精神去追求藝術。他們的作品生動體現了香港獨特的文化面貌,以創新方式詮釋了香港的多元文化,突顯香港作為國際都會的文化魅力。」
此外,主辦單位希望透過這活動,承傳國學大師饒宗頤復興中華文化的理念,鼓勵年輕藝術家重現中華藝術的精神,發揮個人獨特的創意,造出耳目一新的作品。

新晉藝術家分享創作歷程
其中四位有份出席開幕禮的藝術家與孫少文基金會主席暨一新美術館創辦人孫燕華博士對談,各自分享了創作的歷程和作品的特色。他們分別都會在生活中吸取創作靈感,從傳統技藝中,注入個人的創新元素,例如在色彩運用上、物料、演釋的手法等方面都別出心裁,期望給予觀眾更多新鮮感與共鳴感。



Silver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學院,現為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駐村創作人,她指出,她的抽象水墨畫裡會加入自己創作的文句,那些都是平時在旅遊中的剎那感受,都是經過她慢慢累積寫下來的,藉以使受眾欣賞作品時更容易進入作品的氛圍,遊走直白與抽象之間。她指出,國學大師饒宗頤重視傳統,也重視創新,效法這種精神,她的作品融合傳統國畫技法和抽象水墨,部分作品更注入創新活力的小動物,卡通式的白鵝和綠蛙,培添童趣。
William自九歲起跟從書法藝術家徐沛之博士學習書法,年紀輕輕已功藝深厚。他尤好行草書,字形偏向彎圓,線條粗幼分明,喜歡每個字獨立以行草寫成,少用餘筆。展品當中有《心經》,也有流行曲的歌詞(摘寫林夕、林振強的歌詞)、西西的新詩《可不可以說》和他創作的抒情詩等。「中華文化給予我創作的養分,當被人讚美我的字寫得靚,獲得那份成功感和動力讓我持續多年學習書法。我擁抱書法和它給予我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令我立志於大學修讀藝術課程。」William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學院,現正攻讀藝術哲學碩士課程。



加入創新技巧 給觀眾新鮮感
Kenny畢業於英國伯明翰城市大學產品設計學系,曾從事眼鏡設計,他的水彩作品色彩豐富,線條強烈。他擅長針筆獨特細緻的排線及致力發揮豐富艷麗的水彩風格,作品中描繪佈滿彩色招牌的舊香港街景及人文風情,充份反映香港獨特的城市文化元素。「我做很多資料搜集去豐富我的創作內容。用針筆硬朗的線條,配以濃烈多姿的色彩,希望這些創新變化產生的強烈對比,給人一份新鮮感。」他分享道。
Daisy為加拿大西門菲沙大學金融風險管理碩士,從事金融業,她自小喜歡中國歷史和文化,精於運用西方水彩技法,捕捉東方自然景觀的寫實與詩意;2017年成立了個人的水彩工作室。「希望我的作品展現東方美術的特點,表現詩意、温柔、和諧感;讓受眾看到會感到放鬆、內心平靜。」
對中華文化藝術作品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到饒宗頤文化館參觀。
「港藝新星展覽」
日期:由現在開始至2024年11月3日
時間:星期二至日及公眾假期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地點:九龍美孚青山道800號饒宗頤文化館藝術館展室三
費用:全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