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也行方便

一般人都會認為學佛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要求證得無上正覺、成就佛寶,必定要沉沒在浩瀚經書、嚴厲戒律之中,更須度化無量眾生,學佛似乎係是一件「苦差」。這樣的誤解,往往會令很多有志學佛的同修,心生恐懼,而退卻行菩薩道之心。然而,發菩提心度眾生之願,在宗教信仰上是否等同實踐「苦行」? 佛陀教導眾生成就正覺,必須具備大福德與大智慧,此二者都須歷經無量時間的修習,然而,大智慧才是克服成佛過程中的種種困難,亦是使到菩薩堅持不退心的基石。筆者拙文〈菩薩道歷程〉、〈慈悲度眾生〉已簡易交代菩薩行的發心動力及孜孜不息修行的歷程,本文將會精簡探討般若智慧與方便的關係。何以方便智慧能夠幫助菩薩持續自覺覺他? 如果我們都能以般若方便來面對、處理日常生活遇到的困難,人生是否可以活得更自在呢?

根據丁福保《佛學大辭典》的解釋,「(方便)謂通於權道之智為方便。權道乃利益他之手段方法……『方』者方法,『便』者便用,便用契於一切眾生之機之方法也。又『方』為方正之理,『便為』巧妙之言辭……又『方』者眾生之方域,『便』者教化之便法,應諸機之方域,而用適化之便法。」丁先生的原文解釋非常詳細,並引經據典來說明方便在大小乘佛教的經典都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換言之,方便對於修行菩薩道是非常重要,尤其在度化眾生,導其信奉佛教的重要方法。從釋迦牟尼佛住世度外道的例子,都能窺見方便善巧的重要性。佛陀曾以「神通力」折服崇火外道三迦葉、須摩提女之外道夫家、尸利掘長者,令其皈依。不過,神通力並非佛本意,按學者丁敏的研究,神通力的示現是有限性、危險性及考驗性。[1]為何佛陀仍要這樣做? 丁敏的解釋很中肯,「五神通和教誡神通並提時,一定是貶抑五神通,強調教誡的重要性。這在顯示佛陀當時、的確是主張由理性思維智慧修持入手修行,著重自力自明自悟的智慧解脫講神通是因應當時社會流行風氣的『權宜之計』」[2]。由此可見,方便雖是權宜,但其核心乃是以般若智慧為航,利他攝他的方法。

從佛陀時代的方便,方便對於菩薩的修行,也是示現其般若智慧的程度。筆者認為菩薩發心自覺覺他,是有一定程度上依靠般若的指導,慈悲的堅持,方便是幫助菩薩能於二覺層面上發揮很大的作用。在自覺的層面,菩薩除了依循佛陀所教導的方式修習,方便更是為自己選擇符合因緣的方式進行修行。若果外在條件不許可,不應強行一板一眼地修習,而是應該離開不適合的時機,覓得恰當時機或者轉用其他方式繼續修行。由悉達多太子在苦行的過程中,轉向溫和中道的修行,可見佛陀不是放棄艱苦的求道,而是以恰當的方式、符合因緣的方式成道,說明「苦」行不是解脫「苦」果的正確方式。在覺他的層面上,方便的意義更顯重要。菩薩度化無量眾生,不應一成不變地遵循硬教條向眾生說法。「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具有大慈悲、大智慧的菩薩,應該以靈活善巧,且在般若指導下,對眾生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因地制宜等進行教化。這樣的過程中,可見菩薩並不執著一定要用怎樣框架,只要不違佛教的基本精神,又令不同眾生能夠解脫煩惱,便是具智慈的法門。正如念佛的淨土法門(拙作〈原來念佛這樣「不可思議」〉),指出念佛度化不同根器的眾生,被稱「易行道」,然而念佛同樣是助眾生解脫生死,趣向佛果,亦不違佛教基本精神的法門。又如維摩居士的善巧方便,令其不會懼怕向天神天魔說法,甚至「若至博弈戲處,輒以度人」,在不同時空,都能契合眾生所需,不拘泥於身份、地位、硬教條,時刻以度眾生為重。所以,諸佛菩薩所具的般若智慧、大慈悲仍需以善巧方便展示,否則世人易於誤解佛教為非常刻板無趣。

假如世人都能夠以佛學的「方便」智慧,長遠地規劃、實踐人生目標,而不是以小聰明的短小視角,定能自在地堅持追求理想。因為佛教講「因緣」二字,看似簡單,但實含大智慧,如能以方便善巧面對之、處理之,明白因緣(外在條件)不足,不去苦苦勉強執著,而是轉心境,恰當地選擇其他的方式適應之、解決之,持續積累經驗,待機緣成熟時,再把握時勢之利,發揮所能,成就理想機會必能大大增加。筆者日前觀看港台節目《生活與生存》,深受樂觀的主角感動。多月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下,多數港人的日常生活、工作等大受打擊,香港社會一片愁雲慘霧,然而節目中主角以正向心態,並選擇以「方便」的方式來面對逆境,而且更未曾放棄理想,這種正能量便是佛教的方便法門。所以,菩薩也會行方便。

延伸閱讀

法會儀式只是方便法門


[1] 丁敏著〈佛教經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語言特色

[2] 同上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