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茶熟香溫且自看」──談饒宗頤教授與紫砂清玩

饒公於家中銘題紫砂壺(照片取自《梨俱預流果》一書)
饒公於家中銘題紫砂壺(照片取自《梨俱預流果》一書)
王玉芳「和諧」紫砂壺
王玉芳「和諧」紫砂壺
2013年「吃茶去」展覽
2013年「吃茶去」展覽

一月初,筆者偶得饒宗頤教授銘題之紫砂茶壺,甲骨文「如魚得水」四字,十分清貴。二月初,驚聞饒公駕鶴西歸,不免傷感,他留下數不盡的書畫及《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嘉惠學藝二界良多。翻閱世紀學術文集,其中〈供春壺考略〉一文,要言不繁,讓讀者集中了解宜興紫砂壺之傳承與發展。另一方面,饒公又以壺入畫,直接參與各種與紫砂茶壺相關的藝術創作,確是學藝相攜的又一楷模。

饒宗頤教授雅好文藝,除書畫古琴外,也熱愛壺藝茶道,過去曾為不少名壺銘題 。[1] 文玩以外,作為一代學者,他對茶壺文獻曾作過一翻研究,〈供春壺考略〉一文,考鏡索源,鉤沉典籍,綜覽宜興紫砂茶壺的傳承與發展。文謂自明代供春作壺,歷經四大壺家,萬曆以後,又有李茂林父子,對紫砂壺製作貢獻良多。壺家以外,饒教授還提及著名的藏壺家,包括吳問卿,趙宦光、錢謙益、陳維崧、吳大徵及陳之初等人。文章又就一己所知所藏,簡述歷代以壺入畫,以壺為文者以及相關的茶具記載等資料。整篇論文,猶如一部微型的紫砂文獻百科,文末所附的參考資料,足供好事者登堂入室。驟眼看來,全文彷彿臚列古籍文獻,然而細看之下,他將文獻並列比對,各種文本之間的時代關係,製壺之發展傳承,一目了然。

饒教授研究紫砂壺史,時有發現,例如宜興紫砂茶壺製作,一般記載肇始於吳頤山家僮供春,饒教授追源溯始,從《國朝獻徵錄》得悉頤山之父吳隱為當地逸士,甚愛吃茶。供春製壺,多受主人一家氛圍影響:

人但知頤山有僮能製壺,而不知頤山之父好茶之甚,茶爐茶竈,以貽友好,故供春之製壺,實出於吳隱君之薰陶。[2]

饒宗頤教授博讀古籍,因其能觸類旁通,故時有發現。饒教授參考清人周容《宜興甆壺記》及陳貞慧《秋園雜佩》,通過文獻梳理,肯定宜興壺大盛,除供春外,還有董翰,趙良、袁錫及時朋四家,影響後來的砂壺製作。時朋之子時大彬,同為製壺高手,影響深遠。至於大彬徒弟李仲芳,為萬曆製陽羨小壺之鼻祖李茂林之子,是故萬曆一朝,為宜興壺之全盛期。紫砂之供春款壺,至今還有若干收藏,據饒文所說:

今傳世有供春款之砂壺,多作樹癭形。考宋呂公著有《癭木壺詩》,其由來已遠。吳大徵嘗得供春樹癭壺於南京,但已失蓋,倣製十柄,分饋朋好。後供春壺為儲南強所得,繼落於梁鴻志之手,梁有詩記之。此壺後歸王梅癡,今在香雪莊陳之初處。[3]

饒教授友人陳之初(1911-1983)為新加坡之大收藏家,精於鑑賞,藏有萬曆之供春及大彬砂壺數柄,他稱其藏品為一時之冠,並謂「之初室名香雪莊,與揚州香雪居命名巧合。所藏壺及其他雜物共三十七事,茲為次其目,略記其巨細體製,並述供春壺原委,以當喤引」。[4] 因此,〈考略〉一文於彼邦付梓,該與香雪莊所藏有關。

〈供春壺考略〉一文寫於1977年,翌年以〈香雪莊藏砂壺‧供春壺考略〉為題於新加坡出版,饒公於1988年將論文重新修訂,刊於《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此前饒公曾專注於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研究,對明代《富春山居圖》收藏者,宜興吳問卿的家世考之甚詳 [5]。〈考略〉一文,他通過周伯高《陽羨銘壺系》及《秋園雜佩》二書,得悉吳氏家藏時大彬仿作的供春壺,且收藏豐富,斷定「宜興壺之興起,當與吳氏相關」,饒教授治學之細心,於茲可見一斑。同樣,文中提及的萬曆人趙宦光,深通《說文》,書法及梵文悉曇之學,饒教授藏有他的《梅花詩》卷軸,並對其書法有深入的認識[6]。九十年代,饒教授編輯《悉曇經傳》一書,詳述趙宦光之梵漢譯事。[7] 趙氏除熟諳聲韻之學外,還是製壺能手,饒公參考明人張大復《梅花草堂集筆談》及鄧之誠《骨董鎖記》,總結「其製壺也,憎時樣而別出心裁」。[8]〈考略〉一文所記吳趙二人資料,若非饒教授比對揭示,「旁通」指出,讀者對二人之認識或僅及於藏畫家,文字學家,書法家而已。

饒教授既為畫家,研究紫砂壺時也特別關注有否以壺入畫之作。他曾得友人贈楊無恙供春壺扇面,另將友人何覺所藏劉鼐題詞之供春壺畫拓本照片,刊於文末,以供讀者參考清賞。後來,饒教授更踵繼前賢,既為紫壺茶抄茶罐銘繪,又以壺入畫,如2009年的「吃茶去」條幅,梅花砂壺互相襯托,梅花由沈覺初執筆,饒教授題字。[9]九十多歲的老人,繼續繪寫紫砂壺書畫,例如「枇杷茶壺」,「櫻桃茶壺」等作,其中「茶熟香溫且自看」條幅,與明代製壺大師陳用卿「茶熟香溫有客至」一句遙相呼應。[10] 由此可見,饒教授對紫砂清玩,一如其學術研究,既有逸興的藝術文玩創作,又有嚴謹精煉的學術論文,學藝既通融又互益。

2013年,饒教授曾以「吃茶去」為題,於香港饒宗頤文化館舉行茶道藝術品展覽,同時出版圖錄。[11] 2017年,他復於國內頤荷文化中心舉辦「茶熟香溫:饒宗頤教授銘繪茶道美術品展覽」,從圖錄所見,百歲饒公仍鍾情茶道書畫,九十年代,他已繪壺賦詠,扇頁,日式和扇及條幅。千禧年的「菊花茶壺」扇頁,以壺入畫外,還書有〈陳其年泊舟宜興詞〉,跋文「陳其年滿庭芳記泊舟宜興,蜀山茶具,俱出於此。往年論香雪莊茶壺,曾為舉出,今再錄之」[12] ,「往年論」即〈供春壺考略〉一文,可見荼壺之種種藝術,饒教授數十年仍念茲在茲。

《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卷十四第二十冊,專門討論茶壺文獻者僅〈供春壺考略〉一篇,囿於當日出版地域與環境,今天留意此文者已不多見,文中饒公曾引友人張虹「壺史於今見亦難」一語,可知研究茶壺之艱。後來饒教授亦將茶壺研究轉為藝術創作,直接參與其中,從研究者變為被研究的對象。因此,〈供春壺考略〉一文,成了饒公研究紫砂茶壺的孤本,成了他學藝相攜,博通文藝的另一明證。


[1] 宜興壺藝家王玉芳作過不少紫砂茶壺,多取自饒公書畫銘刻,自成風格,讀者可參考鄧偉雄,雷雨及鄔宛廷編,《怡心壺韻:王玉芳紫砂壺作品集》(香港: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2011)。筆者藏有王氏製饒公書「和諧」紫壺一柄,壺上另繪荷花與螃蟹,取其諧音,饒公幽默之狀可見一斑。此外,饒公所藏,刻有自家書畫的紫砂壺有不少為已故篆刻家唐積聖所作。

[2] 饒宗頤,〈供春壺考略〉,《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卷13,第19冊藝術(下),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3,頁965。

[3] 〈供春壺考略〉,頁967。

[4] 同上註,頁970。

[5] 見〈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沈灝臨富春山卷與吳家題跋〉一節,《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卷十三,第十九冊藝術(下),頁897-916。

[6] 饒宗頤,〈晚明畫家與畫論〉,《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卷十三,第十九冊藝術(下),頁1045-1046。

[7] 饒宗頤,〈趙宦光及其《悉曇經傳》〉,《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卷五,第七冊宗教學,頁779-790。

[8] 〈供春壺考略〉,頁969。

[9] 林雄主編,《茶禪一味:饒宗頤荼禪書畫作品集》,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11,頁74-75。

[10] 陳用卿紫砂壺,曾為鄧之誠所藏,參見鄧之誠,《骨董瑣記全編》卷五「砂壺」一條,北京:中華書局,2008,頁177。

[11]李焯芬,鄧偉雄及陳鳳蓮主編,《吃茶去:饒宗頤茶道藝術品展覽》,香港:饒宗頤文化館,2013。

[12] 鄧偉雄,張沖編,《茶熟香溫:饒宗頤教授銘繪茶道美術品選集》,長安:雲泉簃藝術集團有限公司,2017,頁16-17。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