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前開仁法師來香港弘法,分別在妙華佛學會及香港理工大學,講授「菩薩道的深觀與廣行」和「《般若經》的理論與實踐」,三場講座共約三百多人次。對筆者自身而言,能聽到一場有深度有廣度的講座,是非常難得,在這三天裏,我體驗到了,領納了。
開仁法師本身深具親和力,開示生動風趣幽默,擅於用譬喻引導聽眾思考,並能理事兼備,深入淺出的將艱澀難懂的佛法,用故事或生活化的例子帶出佛理,讓我們實踐於生活中。每次聽完法師的講座,總是法喜充滿。
此系列的講座主要是以「般若部」(大正藏第五、六、七、八冊)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為主,《大智度論》為輔,貫穿大乘佛教行「菩薩道」應具備的悲智「六度」、「四攝」等一切善法的修持並本著「無所得」及般若「空慧」,以達到修行與度眾的目的。
佛法能否用於生活上
法師說當我們聽聞佛法時,無論我們有沒有學佛,我們著重的是這個道理能否用於生活上,讓我們生活於競爭與壓力環境裏的生命,因為聽聞佛法後,生命得到提升,心靈得到平靜,壓力得到紓解,那麼這個理論就是我們值得學習的。
佛教的道理與其他的有何不同?佛教的道理最大的不同就是,要獲得自在與解脫,是要自證的,別人幫不上忙,一定要自己去體驗,來印證佛法所言是否屬實。在《阿含經》裏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佛陀說:「您不必現在就相信我所講的,請您將這個道理用在生活上,去檢驗它是否正確。」
為甚麼要講《般若經》
法師說他為甚麼要講《般若經》?因為《般若經》裏有很多很好的道理,但在社會上很少人弘揚、講說,所以法師藉此因緣選擇這個主題與大家分享。《般若經》是一部很深奧的經典,而比較普遍的有兩部,一部是玄奘大師譯的《心經》,另一部是鳩摩羅什譯的《金剛經》。若從諸譯本的價值來說,當推玄奘大師所譯六百卷的《大般若經》最為完備,然而此是非常大部的經,無法在這兩三天裏完整的介紹,故而效法龍樹菩薩選擇兼顧深觀與廣行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來介紹,將經中重要的內容與大家分享。
法師說:「看到這個講座的主題,還來聽,表示大家的善根不錯。般若法門是印度初期大乘佛法思想的核心,其顯著的特徵是以甚深的『空』義,來發揚佛陀之核心教法──『緣起』,將大乘佛法與原始佛教做縝密、圓滿的聯結。……」
《般若經》最重要的是深觀與廣行
法師引用印順導師的話:「整個《般若經》最重要的是『深觀』與『廣行』」,其中「深觀」比「廣行」更為重要。深觀,就是甚深中觀,要有般若的正見;廣行就是廣修六度萬行。所以要培養般若正見,才有力量幫助眾生行廣大行。行菩薩道,如果沒有佛法的正見,很容易起煩惱,反而造更多的惡業。所以行菩薩道一定要先實踐「深觀」的般若道。
學佛要學得快樂,知見非常重要。如果道理通達了,就不會受外在的環境所影響。菩薩有分鈍根、中根及利根,像文殊師利菩薩這樣的利根是稀少的;中根的比較多,但是鈍根的最多。法師自謙說自己是鈍根的人,因為佛陀已涅槃這麼久了,而我們還在輪迴。中根的菩薩學佛就要學深觀,觀一切法空,從空切入菩薩道,了解一切畢竟空之後,不會厭離世間,也不貪戀涅槃,更不急著要馬上解脫。可是,菩薩明白如果不修解脫的資糧,不修戒定慧三學、六度等就跟世間人一樣。所以菩薩在了解空義之後,會更精進的修行。
法師舉了一個例子,我們世間人無能力感化一個惡人,但要發願他日自己福德智慧善根成熟時,要來度化他,因菩薩是不捨任何一位眾生的。菩薩的般若空慧,是空、無相、無作三三昧(或稱三解脫門)。菩薩初發心行道,要行六波羅蜜,如果以世間六波羅蜜教之,那麼只得人天中樂,久後還是會輪轉生死;當以出世間六波羅蜜,令得無為常樂。
這次與大家分享的主要是以鳩摩羅什翻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與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為主,《大智度論》就是解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它是屬於大乘初期的經典,共有三十卷(實際是二十七卷),九十品。它對我們行菩薩道很有意義,所以特別選了這部經與大家分享。
佛陀在鹿野苑初轉法輪時,為五比丘說《轉法輪經》,主要講四聖諦,講完後憍陳如就證悟了。在佛陀講完四聖諦法後,弟子就能體悟到四聖諦的真理,這表示法已入心。希望大家能夠將它用在生活裏。
菩薩應知諸法如水中月
《大智度論‧序品》卷六,有個善巧的譬喻,論云:
復次,譬如靜水中見月影,攪水則不見。無明心靜水中,見吾我、憍慢諸結使影;實智慧杖攪心水,則不見吾我等諸結使影。以是故說「諸菩薩知諸法如水中月」。
在平靜的水面上,我們看到的倒影好像跟實景一樣,但是如果我們拿一枝木棒去擾動水時,影子就變得不清楚了。《大智度論》這段經文要表達的是,我們凡夫看事物的境界,就像看到平靜水面上的影子一樣,以為那是真實的。如果我們沒有般若正見的智慧,就無法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的,不是真實的,一切法都是生滅無常的,不會永恆不變,也就是無自性的。
智慧就如這枝木棒,讓人看清一切現象都是假相,透過智慧的審察,能知道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有,因緣消散而滅。平靜的水,一般比較常聽到的意思是如我們修禪定,在定的情況下,就能看到水底下的雜物,這只是將心沉澱的結果而已;然而,龍樹的水中月則有獨特的意境,肉眼所看的倒影,確實看得很清楚,可是這是自性見作崇而導致的結果,故《大智度論》提醒我們修般若法門時,一定要有「無我」的觀念,「無我」與「緣起」是佛法裏最核心的思想,如果沒有「無我」的思想,就會於似真實而非真實的現象中,引起很多的紛爭。所以,「諸菩薩知諸法如水中月」意思是說,諸菩薩們知道一切的諸法就如水中的月亮,不是真實的。
萬物皆在說法
法師分享了一個故事。說他小時候很喜歡種花,他問聽眾如何讓雜草不生?有人說用殺草劑,有人說在上面鋪石頭,有人說用拔的……法師說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放在大樹底下,雜草就不生了。法師隱喻是要告訴我們,如果學佛者「般若正見」的根,紮得夠深,像大樹一樣,那麼我們的煩惱邪見就不易生起。為甚麼我們常常煩煩惱惱的?就是因為我們佛法正見的這棵樹太小棵了,擋不住陽光、雨水,所以雜草叢生。當我們內心的正見足夠了,煩惱邪見就不易生。屆時就會發現,一切有情無一不在說法。
《阿含經》有個故事。有一個人往生後到閻羅王那邊,他問閻羅王,為甚麼要審判他之前沒有先通知?閻羅王說已經通知了很多次。您在小時候有看到人病死吧!那就是我在告訴您「凡是有情都會有老、病、死」,您看到的這些現象,就是我給您的警訊及提醒,不是我沒通知您,是您沒在意。是的,一切的現象都在說法,端看我們有沒有用心去體悟。當我們知道一切眾生都會經歷「生、老、病、死」的階段時,我們就要好好的珍惜生命,好好的利用時間來修學佛法。要趁還健康的時候好好學習,所以佛法一直就在我們的生活裏。
如水中月
接著看「如水中月」的道理。《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三云:
佛言:「諸法無所有,如是有,如是無所有。是事不知,名為無明。」
意思就是「佛說:『諸法本來就是無所有,畢竟空的,諸法是以這樣的形態而存在著,就如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杯子、電腦等,它的本質是緣起無自性的,是空的。如果我們不知道它是因緣和合的,就稱為無明。』」也就是說本來是沒有的東西,我們卻以為它是實有不變的,這就是「無明」。就像一個家庭要和樂,就是要有和樂的因緣。我們學佛就是要讓家人看到我們變得愈來愈好,這樣家人就會對佛法有信心。如果我們學佛後,讓別人覺得我們變得傲慢、清高,別人就不會對佛教有興趣。所以我們要讓別人知道佛教的好,要從自己做起,佛教徒人人都有責任。
當菩薩不能三心兩意,而且要量力而為,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有正見的佛教徒會知道自己的能力到哪裏,能做到哪裏就做到哪裏,這樣就不會起煩惱。
初學菩薩要念念不忘佛的一切種智
《大智度論》卷八十五云:
須菩提知是甚深般若無憶想,非初學所得,是故問佛:「初發心菩薩應念何等法?」
佛答:「應念一切種智。」
問曰:佛何以答言「念一切種智」?
答曰:初發意菩薩未得深智慧,既捨世間五欲樂故, 佛教繫心念薩婆若;應作是念:
「雖捨小雜樂,當得清淨大樂;捨顛倒虛誑樂,得實樂;
捨繫縛樂,得解脫樂;捨獨善樂,得共一切眾生善樂。」
得如是等利益故,佛教初發意者常念薩婆若。
意思是說:初學菩薩為何要念念不忘佛的一切種智?
龍樹菩薩補充說:一個初發心的菩薩,他已經捨棄世間的五欲,如果在佛法中得不到什麼法益,他就會退失菩提心,所以佛陀教導他要憶念佛的智慧。對於一位初學菩薩,要教他如下的方法:
「我們願意捨棄小的雜染的快樂,就能得到清淨的大樂;
我們願意捨棄虛誑的樂,而得到真實的樂;
我們願意捨棄受煩惱的快樂,而得到解脫的樂;
我們願意捨棄個人的樂,要得到共一切眾生解脫的樂。」
所以佛陀在教初發心的菩薩也是有次第的。
初學菩薩應學空無所得法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廿一:
須菩提!菩薩從初發意以來,應學空無所得法。是菩薩用無所得法故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用無所得法故修智慧,乃至一切種智亦如是。
大悲為上首:《大智度論‧序品》卷十八:
觀真空人,先有無量布施、持戒、禪定,其心柔軟,諸結使薄,然後得真空;邪見中無此事,但欲以憶想 分別,邪心取空。
意思是:一個學習真實空慧的菩薩,不是只學「空」、學「般若波羅蜜」就好了,他還要修學無量的布施、持戒、禪定,讓他的心柔軟,讓他的煩惱減少,這樣所證得的空才是真空。如果他不做布施、持戒、禪定,他所證到的空是邪空。
譬如田舍人初不識鹽,見貴人以鹽著種種肉菜中而食,問言:「何以故爾?」語言:「此鹽能令諸物味美故。」
此人便念此鹽能令諸物美,自味必多,便空抄鹽,滿口食之,醎苦傷口,而問言:「汝何以言鹽能作美?」
貴人言:「癡人!此當籌量多少,和之令美,云何純食鹽?」
無智人聞空解脫門,不行諸功德,但欲得空,是為邪見,斷諸善根。
《大智度論》裏有個譬喻說:
有位農夫到有錢人家吃飯,有錢人家加了些鹽在菜裏,農夫覺得非常好吃,他心想,我如果只吃這些鹽一定很好吃。結果他回家就炒了一鍋的鹽巴,自己覺得非常難吃。所以農夫就問有錢人說:「這鹽怎會好吃?」有錢人說:「愚癡!菜要加一點適量的鹽才會好吃,您怎會只吃鹽巴?」所以龍樹菩薩說:「沒有智慧的人,聽到『空』就以為甚麼都不用修了,只是想要得到空,最後只有得到邪見並且斷了種種的善根。」
如果我們要學佛學得好,就要有「無所得」的智慧、無量的慈悲,然後念念不忘佛的一切種智。
如何修「無常觀」
我們如何修「無常觀」?《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九一云:
恆作無常想,變壞則無憂;如賭電為先,聞雷不驚怖。
意思是說:我們要常常觀想,一切萬物都是無常變幻的,沒有永恆的,都會壞滅的。有這樣的正念,當它變壞時我們的內心就不會擔憂難過;就像當我們看到閃電後,心裏已有準備,再聽到打雷聲時,就不會害怕驚恐一樣。所以《阿含經》告訴我們要常思惟「無常」,當生死來臨時就不會害怕。
「緣起法」的正見
甚麼是性空緣起?印順導師說:「畢竟空就是緣起的實相。」緣起就是因緣和合所生的法,沒有自性,所以稱為「畢竟空」。所以要度眾生一定要有「緣起法」的正見。知道性空的道理就不會起煩惱。無論修菩薩道或解脫道,還有很重要的就是要修「三善根」,也就是無貪、無瞋、無癡的共法。在菩薩道若要增強這三善根,就要深入禪定來對治貪;以慈悲來對治瞋;以般若來對治癡,這樣才能降伏諸煩惱。
福業與福德
在《大智度論》裏有個譬喻說:「我們有三善根,我們所做的『福業』才是『福德』。」在佛教中有個偈語:「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修福不修慧,福中也造罪;修慧不修福,善緣不具足。故事是說以前有兩個人,一個人很喜歡做布施但不修智慧,後來投生到畜生道,因以前常做布施,所以生到國王家,牠就是「大象披瓔珞」;另一個人很吝嗇不肯布施只求智慧,所以他此生成就了阿羅漢,但因沒有廣結善緣,所以就沒人布施一餐飯給他,所以就「羅漢托空缽」。(此喻雖有討論空間,像聲聞並非完全不修福業的,但其所要傳達的訊息:福慧不該偏廢,才是重點。)
《大智度論》又說,如果只做布施的善業,而沒有善根的話,這樣的福業也是雜染的。就像我們衣服破了要縫衣服,除了要有針以外,還要有線。如果只有針,縫來縫去還是破衣服。所以龍樹菩薩說:「善業就如針,善根就如線。」當我們做布施時,想著我能夠供養修行人,降伏自己的貪欲心,成就別人的功德,這種與三善根相應的布施,才有福德。如果以傲慢的心行布施會有福業但沒有福德。行菩薩道要廣修一切法,雖說自己可能不需要,但眾生需要。
般若道的實踐,是依一切法而觀一切皆空──「空」的正見,不離一切而超越一切。般若就是智慧,至於般若波羅蜜多就是把智慧修到圓滿的地步。
感恩法師在百忙中特別到香港弘法,法師內修外弘,一邊以內修體證,一邊外弘以資大眾斷惡修善,滅妄證真,發菩提心修六度萬行,行菩薩道。法師慈悲,在講座最後帶領大家做「慈心禪」安定大家躁動的心,也為香港社會及世界祝福!
人生之歌,緣來緣去,生滅變幻無常,萬法皆緣起性空。在如此紛亂的社會裏,佛法宛如一股清流。講座雖已結束,但它的力量仍在延續著,淨化著每位參與者的心,何等清涼!一期一會,各自珍重,各自努力!
延伸閱讀
開仁法師的其他講座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