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何濼生教授談僧璨大師《信心銘》的心安妙法

現任香港珠海學院商學院院長的何濼生教授,大家都認識他是著名的經濟學者,但不是很多人知道,他對佛學也有湛深的研究,別號「善護居士」,並且出任香港佛教心理學及心理健康協會會長。他於八月初主持了由該會與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合辦、題為《內心平安是福;如何心安是智》的講座。

開宗明義,何教授一開場立即解說為甚麼「內心平安是福」。他指出,即使生活富裕、子女成群也不一定是福,若內心不平安,也可能感覺在受罪。但是如果內心平安,不受環境影響,那就是真正的福。

何教授引用禪宗二祖慧可大師向初祖達摩大師求教的故事。慧可千里迢迢去找達摩,站在雪中良久,求達摩教他怎樣才可以心安,達摩只是答他:「我已經為你安了心。」慧可頓然開悟。何教授認為,這個小故事說明了兩點:第一點是心安真的非常重要;第二點是達摩單憑一句說話已令慧可心安,可見能否心安只是一念之間。

城市人很多心理病、失眠等,其實都是源於內心不平安,可能是為了逃避懼怕的東西,或要追逐想要的東西,內心從來沒有時間休息;另一個因素是心隨境轉,因而失卻了自由。而心理病也會引發生理疾病,令人無法享受人生,而且太多牽掛,即使有愛心也無力去愛護別人。

接著何教授用禪宗三祖僧璨大師留給後人的詩歌《信心銘》來進一步解說心安。對於所謂「信心」,何教授有自己的體會,認為信是指信實、足以置信,因此信心應解作「真誠的心」,並將這首詩譯為英文,名為《Song of the Truthful Mind》。後來有一位演藝學院的專業音樂家Frankie Ho將歌詞譜了旋律,製作成合唱歌曲。

那麼怎樣才能心安呢?何教授指出,佛家認為懂得如何心安已是大智之人,而智慧並不是指學術研究之類,而是身體力行的修行,重視的是實踐。《信心銘》中說:「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毫釐有差,天地懸隔。」意思是我們不要有喜惡和偏好,即使某一些日子遇上令我們不快的事情,但我們應該不存分別心,日日是好日,都是同樣重要,沒有一天是應該白過的,好與不好,我們都應該盡力吸收養分。

何教授引用美國大法官羅伯茲在一家學校畢業禮別出心裁的致詞:「我希望你們經歷不公平的對待,這樣你們才會發現公義的價值;我希望你們遭遇背叛,這樣才能知道忠誠的重要;我希望你們有時會感到孤單,這樣才不會把朋友當作理所當然;我希望你們不時遭遇不幸,你們才能意識到機會和運氣在人生裏的角色,才會了解你的成功不完全是你應得的;我希望你的對手會對你的失敗幸災樂禍,這能讓你們了解甚麼是體育精神;我希望你們被人忽視,這樣你們才會體會傾聽他人的重要;我還希望你們遭遇足夠的痛苦,藉此學習同理心。這些事總會發生,至於能否從中獲益,取決於你們獲得教訓的能力。」何教授認為,倒霉的日子對於我們開悟、了解人生、看得比較闊是很重要的──沒有吃過苦,又怎會有慈悲心?這是人生所需要的,值得我們擁抱和珍惜。

《信心銘》接著說:「欲得現前,莫存順逆,違順相爭,是為心病。」正如上文提及,心病源於我們有所追求或逃避的東西。何教授指出,要擺脫這種心態並不容易,不過,人生貴乎有真誠的心,一時間解決不了,只要持之以恆修行,終能達到目標。同樣重要的是「無我」的根本,就是不論我們多麼成功,心態上也不會居功,而是純粹體現生命的光輝,正如《信心銘》所說:「莫逐有緣,勿住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盡。」

《信心銘》指因為有「我」的存在,我們做事往往容易陷於凡事追求或甚麼都不做的兩個極端,所謂「唯滯兩邊」。何教授提醒我們,不要「執有」,以自我為實有,追逐名利,以佔有為目的;但也不要「執無」,以世間為虛幻,不做正事,當虛無為真。他以佛陀作例子,一生周遊列國,努力弘揚佛法,因此,真正的修行人要做世間事,才能覺悟。他認為,只要能做到沒有小我,發揮真誠的心,做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不介懷成敗得失,就能心安。因此,我們若能減少說話和思慮,反而更能好好的過活。

何教授接著談到妄見的問題,《信心銘》說:「前空轉變,皆由妄見。不用求真,唯須息見。」妄見是由成見、偏見、自大和自我產生的,何教授認為,即使向當事人提出,他們也往往不會感覺到那份虛妄,因此「息見」是最難做到的。因此,我們若不斷主觀地判斷是非對錯,就會失卻真誠的心,正如《信心銘》所說:「二見不住,慎勿追尋。才有是非,紛然失心。」

何教授接著解釋《信心銘》的另一段:「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兩段,元是一空。」「境」環境,「能」指行動者,但是兩者其實是相對才會存在的,才可以產生互動,是因緣的和合。他指出,能有這樣的體會,就可以離棄妄心。

何教授認為,修行是有很多種不同方法的,因此不論做甚麼工作的人都可以修行,重要的是不要計較和懷疑,全心熱誠地生活。這正是《信心銘》所說的:「大道體寬,無易無難。小見狐疑,轉急轉遲。」

對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感官接觸到事物,《信心銘》的教訓是:「六塵不惡,還同正覺。智者無爲,愚人自縛。」何教授解釋,我們不需要厭惡或迴避「六塵」,而是要接受,但卻也不應喜愛或追逐。

他這樣總括,不論是甚麼宗教,最終都要做《信心銘》所說「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促延,一念萬年」的境界,也就是要超越自我,也即「無我」,只要做到這一點,就可以進步神速。

何教授在以《信心銘》解說佛法中有關「心安」的道理後,除了解答在場觀眾的疑問外,更旁徵博引,引用了很多中外文藝作品,說明殊途同歸,都包含同樣的哲理。他引用的既有英國詩人William Blake的詩句、流行歌曲《問我》,更有他自己創作的歌曲和詩篇,令整個講座更顯多姿多采。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