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進禪五」封堂的當天,法師、義工菩薩馬上積極營造修行氛圍,希望使禪眾儘快進入狀況,投入禪修之中,把握時間好好用功;因此,免不了一而再地提示大眾各種要點。其中,護持我們「上禪堂」的助理總護菩薩的一句話,打動了不少人──包括我:「要做自己的孤島,當作只有你自己一個。」
簡單的一句話,多麼有力量!
1. 紛雜的生活,早讓我們慣於把注意力往外投;即使已落髮出家,自問還未徹底改善這問題。因而,每當想到佛陀當年語重心長地叮嚀比丘「自依止,法依止,不餘依止」[1],特別覺得慚愧!
據《阿含經》所載,「自依止,法依止,不餘依止」即專心、勤勉地觀照內身、外身、內外身乃至受、意(心)、法等等;[2]且對於所觀照到的,要深刻地烙印心中,憶持而不忘失,以袪除世間的貪憂。[3]要觀照種種對象的甚麼內容呢?原來是觀一一法都是「無常、苦、變易」,從而透達緣生法中的空無自性,於是逐漸斷除憂悲苦惱,遠離執著,達致安穩、樂住、離欲、寂靜。[4]若配合其他經典,更能明白而簡要地看出所謂「自依止,法依止」,就是以涅槃解脫為目標而修習四念處,破除自性見。[5]四念處,不正是修習止觀嗎!不正是當下我們進禪堂要做的事嗎!故此,簡單的一句「做自己的孤島」,其實代表了佛陀當年的教學與提醒。甫進禪堂而得此叮囑,能不謹而慎之?能不心懷感恩地依教奉行?
2. 禪期之前,剛好看完了繼程法師的《禪門直心》,那是他某年為法鼓山僧團主持的結夏禪期的開示錄。書中記載,法師當年以 聖嚴師父的「大信心、大願心、大憤心、大疑情」──取得進步的四種必要心理狀態[6]為開示主軸,反覆教導大家如何用功、怎麼修行。猶使我記憶深刻的,乃繼程法師說:「要能夠精進,前面則需要一個支持的力量,那就是我們的信心。」[7](這恰能連接上往昔所整理的《佛法也講「信」?》)信甚麼呢?綜合兩位師父的法語,加上自己的理解,得出以下圖表:
以上的觀念,彷彿簡單,卻往往能為人──至少是我,提供修行的力量。無論禪修經驗的深淺、時日的長短,我們都會遇到不同的情況,有些是前所未有的。面對未知,我們多少會徬徨、恐懼⋯⋯福報好、有因緣,就可及時得到明師從旁指點迷津,讓你撥雲見月,繼續安穩上路;福報不佳,或因緣不具,就得靠自己去拆解困局。這時候,便大大考驗兩項事情:
(1) 從前打下的(觀念、方法)基礎有多少?有多扎實?
(2) 當下的內心狀況(心態)是如何?上圖所呈現的,正與這兩點(尤其後者)息息相關。
譬如這次「禪五」,由於沒有「小參」,沒辦法請教繼程法師;一兩次遇上小狀況時,就在內心重溫以上的觀念,重建信心,幸而最終安然渡過,繼續用功。而其中最讓我感受到力量的,是關於「自己」的部分。一直以來,得遇不少好老師,知見應該也沒大問題;這些不但值得給與自己信心和鼓勵,還逐步使自己在 修學上能夠「自立」。這恰巧回到「自依止」的教學。試問若是「異洲,異依」,每每唯靠外力,要別人給了指示甚至推上一把/幾把才能上路,卻對自己毫無信心,如何在一切時應對任何狀況?如何能安穩踏上修行的道路,乃至向人弘法?甚至,開悟、成佛也都成疑問呢!回過頭來說,當穩下了心、耐著性子去用功,因緣成熟而展現的結果,能幫助自己檢驗修行的進度和狀況,並使自己的信心日益增強;到時候,就更加「精勤無懈,憶念不忘」。
由此而深刻感受到,「自依止,法依止,不餘依止」是多麼深刻的教學!「要做自己的孤島,當作只有你自己一個」,是多麼溫馨且有力的提醒!
[1] 語出[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卷 2(大正 25,66c5)。
[2] 據[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卷 19(大正 25,202a5-b22)和印順導師《大智度論筆記》(A032,p.60),四念處的內外觀可整理為下表(凡頓號前的是「觀內」──如「自身」,頓號後的是「觀外」──如「他身」):
[3] [後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譯《長阿含經》卷 2〈2 遊行經〉(大正 1,15b6-13):
阿難!當自熾燃,熾燃於法,勿他熾燃;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
云何自熾燃,熾燃於法,勿他熾燃;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
阿難!比丘觀內身精勤無懈,憶念不忘,除世貪憂;觀外身、觀內外身,精勤不懈,憶念不忘,除世貪憂;受、意、法觀,亦復如是。
是謂,阿難!自熾燃,熾燃於法,勿他熾燃;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
[4] [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卷 2(36 經)(大正 2,8a22-b10):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住於自洲,住於自依;住於法洲,住於法依;不異洲,不異依。比丘!當正觀察,住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異洲、不異依。何因生憂、悲、惱、苦?云何有?因何故?何繫著?云何自觀察未生憂、悲、惱、苦而生,已生憂、悲、惱、苦生長增廣?」
諸比丘白佛:「世尊法根、法眼、法依,唯願為說!諸比丘聞已,當如說奉行。」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比丘!有色,因色繫著色,自觀察未生憂、悲、惱、苦而生,已生而復增長廣大;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比丘!頗有色常、恒、不變易、正住耶?」
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比丘!色是無常。若善男子知色是無常、苦、變易,離欲、滅、寂靜、沒,從本以來,一切色無常、苦、變易法知已,若色因緣生憂、悲、惱、苦斷,彼斷已無所著,不著故安隱樂住,安隱樂住已,名為『涅槃』。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5] [後秦]鳩摩羅什譯《佛說華手經》卷 8〈29 逆順品〉(大正 16,191a12-19):
是故汝等,當依法行、勿依於人,當自依止、勿依於他。舍利弗!是則名為如來教法。
云何比丘依法而行不依於人,當自依止不依於他?
舍利弗!比丘隨離、隨順涅槃,修四念處。
何謂「念處」?於身、受、心常念不捨。又,舍利弗!如實見法無所有性,於是法中正念不謬,是名「念處」。
是為比丘依法而行,不依於人;常自依止,不依於他。
[6] 詳見聖嚴法師《牛的印跡》(臺北:商周出版,2013 年 1 月)第 9 章,頁 264-280。
[7] 繼程法師《禪門直心》(臺北:法鼓文化,2015 年 7 月),頁 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