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終一刻心如何能安?死亡這一課人人都要學──「大悲學苑」住持宗惇法師把關懷從安寧病房帶進社區

宗惇法師(圖:Tim Liu)
宗惇法師(圖:Tim Liu)

對於大多數人,尤其是較年輕的人來說死亡雖是人生大事,但距離也許還很遠。佛陀說,人生是無常的,生老病死是無法避免的。人生匆匆百年,我們耗費最多心思在世間享樂上,卻從未想過要為死亡這一刻作任何準備。台灣「大悲學苑」的創辦人、台灣臨床佛學研究協會前理事長宗惇法師,從事末期病人靈性照顧的臨床服務、教學與研究多年,曾任台灣大學醫院緩和醫療病房佛教宗教師臨床講師,致力於推廣「社區末期病人的靈性照顧」。法師告訴我們,大部人生命步入終點,卻不願意正視死亡,討價還價,最後只能帶著遺憾而去。她希望借助佛法,幫助更多人勇敢面對生死。「有一種醫療模式,我們稱做安寧療護,為末期病人提供身心靈的「全人照顧」。在靈性照顧方面,佛法最重安心,心一旦安住,可以無所畏懼。很多人面對絕症,第一個反應必然是恐懼,因為心不安,因為不了解生死法則。」無論我們稱之為安寧療護、緩和醫療、臨床關顧、臨終關懷,背後談的都是生命教育。這一課,我們必須要上,而且還要趁早上。

培養佛教臨床宗教師

法師二十多年來,見證臨床佛教宗教師的專業角色在台灣從無到有,將佛法的生死智慧應用於臨終病人的臨床照顧。「談臨終照顧,不得不提及蓮花基金會。1994年,基金會成立,一群學佛的醫事人員、教界法師、學者及志工朋友,有鑑於末期病人在醫院得不到適切照顧,及為喚起公眾對重症末期病人的支持與關懷,成立了蓮花基金會。」基金會的創會董事長陳榮基教授當時同時也是台灣大學附設醫院的副院長。是因為他促成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的成立。法師憶述,基金會草創初期,台灣的安寧病房還沒有那麼普遍。是台大醫院成立安寧病房開風氣之先,加上基金會努力推波助瀾。風氣一開,立刻有幾十家醫院跟著成立維護末期病人善終權益的安寧病房。

雖然有安寧病房和醫護人員的照顧,但對於末期病人來說,這還不足夠。而且對於在西方盛行、起源於基督教「身、心、靈」全人觀點的「靈性照顧」(Spiritual Care),他們還未能很好的掌握,於是下一步是銳意發起研究。由於佛教是台灣的主要宗教,所以基金會安排法師去安寧病房服務,然後把過程遇到的問題帶回來,研究怎麼才能更好的照顧臨終病人,是為「佛法與臨終關懷研究計畫」的濫觴。

法師二十多年來,見證臨床佛教宗教師的專業角色在台灣從無到有,將佛法的生死智慧應用於臨終病人的臨床照顧。(圖:大悲學苑)
法師二十多年來,見證臨床佛教宗教師的專業角色在台灣從無到有,將佛法的生死智慧應用於臨終病人的臨床照顧。(圖:大悲學苑)

宗惇法師第一年便已開始參與計劃。計劃從第三年開始培養佛教臨床宗教師(Clinical Buddhist Chaplain),由法鼓文理學院的惠敏法師及時任台大醫學院家庭醫學科主任的陳慶餘教授主持訓練。

宗惇法師述說多年來培訓宗教師的情況,台大醫院的緩和醫療病房有十七個床位,各自有負責的醫師、護理人員及法師。宗教師同一時間會照顧五位左右的病人,他們全程參與團隊的運作,包括團隊會議,了解病人生理、心理社會及靈性的狀況。很多病人本來是希望尋求治療才住進醫院的,一旦轉到安寧病房,就意味著身體已不堪負荷原本的治療,甚至他們已經很接近死亡的邊緣,這無論對病人還是對家屬都是極大的衝擊。因此宗教師需要協同醫療團隊,與病人、家屬深入的互動,認識他們過去的生命故事。「一般來說病人的平均生命期只有三周到半年不等,但這不代表他們進來了便一定要待到往生。有很多時候,在安寧病房的治療得到成效,他們會出院回家,等到出現比較困難的症狀再回到醫院,我甚至見到有病人要來來回回四、五次。末期疾病對他們心理上的煎熬,可想而知。」

死亡是需要學習和作準備的

以生命期只有三周的病人為例,他們會經歷一些變化。起初病人會發現症狀控制得較好,比他在原來單位時好很多。本來感到疼痛的,現在痛楚會減少;之前沒辦法睡覺,現在可以了。法師指出這些改善為病人帶來機會,有時間思考下一步──如何跟家人道別及交代身後事。「死亡是需要學習和作準備的。宗教師會像朋友一樣去認識病人,和他談天,瞭解他還有沒有牽掛的事情、有哪些關係想處理清楚。之後病人會慢慢進入多重器官衰竭的階段,症狀會變得比較複雜。我們這時需要陪伴在病人旁邊,引導他怎麼去用功。最後是病人臨終幾天,臨床宗教師會教導家屬怎樣陪伴,例如是助念佛號。」

法師說,人的死亡,就好像電腦慢慢關機,逐步有程序可依的。「很多病人身體會經歷四大分解,多重器官系統衰竭,瀕死症狀漸次出現。」據佛經記載,人體由地、水、火、風四種元素和合而構成。人在死亡的過程,隨著四大元素崩解,會感到不同程度的痛苦。「越接近死亡,我們會逐漸失去對色身的掌控。這個時候,只能依靠內在的力量。我們會引導病人找出生命的意義,也會建議他們和家人修補關係,以致能夠了無遺憾的離開。」

據法師粗略統計,大約百分之五十的末期癌症病人,會出現譫妄(delirium)的情況。病人的意識清醒程度大為降低、注意力忽然變差、失去定向感、情緒激動或呆滯。《阿彌陀經》有言:「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經中『意不顛倒』,就是對治譫妄這種狀況而說的。這種意識上的變化一般又分為生理性和心理性。生理性的可能是病人體內的阿摩尼亞太高、電解質太多;心理性的有太多未了事,有巨大的恐懼,或過去的習性。」

生理性的狀況需要醫療的協助,也需要靠內在力量提升來調節。照顧病人時,法師相信家人的角色至關重要。「很多人誤以為,住在安寧病房,有專業的醫護團隊,那我們豈不是甚麼都不用做?這是不正確的想法。一般病人認為未了的事情,其實都和家人有莫大關係。人與人之間的心意若要相通,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困難。佛法讓我們獲得依靠,所以我們要皈依三寶。」法師不止一次觀察到,許多病人皈依後,隔天就往生了。因為當下他們的內心很平和,真正做到「安」和「寧」。

德嘉法師(圖:大悲學苑)
德嘉法師(圖:大悲學苑)

只有負責任的人才能善終

問及法師多年臨床關顧的經驗總結,她不諱言只有負責任的人才能善終。「有些病人,一輩子都很負責任,學習善終的能力自然較高。有些病人一輩子靠別人生活,臨終提不起內在力量。」說到最後,都跟習性有關。

法師分享了一對姊妹的故事:姊妹倆大半生都活在衝突中,家裏是父親跟姊姊親近一點,而母親則跟妹妹親密一點。父親過世後,姊姊非常失落,因為家中只有母親和妹妹。姊妹倆都沒有結婚,妹妹之後當上了大公司的老闆,是很聰明的人。她五十多歲,卻已是末期癌症。法師去了探望,當時妹妹坐在地上哭,原來之前腫瘤科醫師剛離開,說化療已經沒效了。妹妹反問他,那我除了身體的病,還有心理上的問題,難道你就這樣放棄我嗎?「這種問題對年輕的醫療人員來說太為難了,他也真的在這方面幫不上忙。佛教臨床宗教師在台灣受到這麼大的重視,正正在於我們為病人提供精神上的輔導。」法師向姊姊建議,讓妹妹住進安寧病房。

之後第一位宗教師去探望,妹妹劈頭就問,佛教既然強調慈悲,為甚麼要講地獄。第一位法師對她說《地藏經》的故事,妹妹沒法接受,趕了法師出來。第二位宗教師來,又是談地獄的問題,妹妹也不滿意,法師同樣趕了出來。妹妹於是投訴,說搞不懂轉到安寧病房如何能夠幫助她。「其實她是外表強硬,不肯輕易向人求助,但內心充滿衝突,也渴望他人關懷。」到了第三次,是整個團隊中最優秀的德嘉法師去看她。妹妹問,你們怎樣幫我安心?她邊說邊戳著右腳。德嘉法師知道她腳痛,於是讓她雙腳墊在椅上,幫她按摩,跟她說二祖慧可斷臂求法的故事──傳說慧可殺人如麻,每晚都作惡夢。為了向達摩祖師求法,他站在雪上一天一夜,自斷左臂,希望得到達摩傳法,讓他安心。說到這裏,妹妹愣住了,好奇心給勾起來,追問到底最後慧可的心有沒有安住了。

德嘉法師回答,其實慧可的心有沒有安住並不重要,最重要是慧可承認自己有困難,他願意把困難說出來,向他人求助,還有他願意去接受建議並且學習。妹妹聽到後,安靜了五分鐘,然後開始哭,問了法師幾道問題。一,我會不會像隔壁的病人那樣痛苦;二,佛經說人死如烏龜脫殼般痛苦,是不是真的?三,念佛能否止痛?四,我死後會去極樂世界嗎?我沒去過也沒看過,那怎樣知道極樂世界是真的?德嘉法師為她開示了西方淨土的法門,及教她如何念佛、數息,祝福母親,祝福姊姊。

最後她問,我媽媽八十多歲,在療養院中,我應該求生還是求死?法師用禪宗的方法回應她:「不求生,不求死,求安心。」於是她明白了,要和家人和好。因為在人生最後的旅程中,只有家人是真正能陪伴在身邊的。姊姊知道後,接了妹妹回家,住了二十一天。在那三星期裏,她們重新交心,五十多年的恩怨情仇,盡在道歉、諒解及感謝中化解。最後雖然妹妹往生了,然而對姊妹倆而言,彼此再無遺憾。

大悲學苑(圖:Tim Liu)
大悲學苑(圖:Tim Liu)

創立大悲學苑,在社區結合佛法與醫療

早期台灣的安寧病房,只接收末期癌症的病人,後來愛滋病患者、腎病末期、腦部受損的病人,都能夠住在安寧病房。然後宗惇法師發現,大部分的末期病患卻希望在家中渡過最後的日子。然而社區普遍缺乏靈性照顧的資源,許多病患無法完成回家往生的心願。在這個背景下,她許下大願,於2014年聯同僧、俗二眾道友,創立大悲學苑,結合佛法與醫療,從社區著手,為這些希望在家往生的病人提供出院後的靈性關懷。這是台灣首座以培訓社區靈性關懷志工團隊為職志的道場。「以往大家都認為死亡一定要在醫院發生,但現在在家往生的觀念越來越普及。例如蓮花基金會提供製氧機和電動床的租借服務,這都成為臨終關顧在社區中開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佛教是注重生死智慧的宗教,對於臨終前後的處理更是緊慎。在漢地佛教界普遍施行各種對臨終者關懷或是助念的儀式。宗惇法師希望能把這種思維,傳遞到社區中。正如同法師在大悲學苑網站所言:「真心」學習佛法可以「度一切苦厄」。年輕學佛、平日學佛會讓生命更有力量。祈願這樣的看見,能讓越來越多有緣參與者的生命更幸福、寬廣、豐富。這看見也讓我感覺到臨床佛學專業發展因緣的千載難逢及其殊勝處。我們就在結合佛法修行與醫學實證精神中,建立自利利他的新典範。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