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一法師禪七開示

聖一法師禪七開示

聖一法師講述

庚午年臘月於香港虛雲和尚紀念堂(一九九一年一月)

弟子衍輪恭錄

十二月初八日

釋迦牟尼未成佛時,稱為悉達多太子,出了家後,先後跟兩位仙人學非非想定及無所有定,知非即捨,捨了之後,又跟外道學苦行、日食一麻一麥,六年後還未悟道,知非即捨。太子那時年三十歲,跑到菩提樹下,發了一個大願:若不悟道,誓不起此座。便在金剛座上結跏跌坐,如是一日到七日,第七日天快亮時,東方有一顆明星,太子一望便悟道,所謂夜睹明星,成等正覺,悟了之後便見道,什麼是道?佛云:「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執著,不能自證,若除妄想執著,則無師智,自然智,一切智現前,與佛無異無別。」

太子成佛後,先說阿含經、方等經、般若經,最後說法華涅槃經,度無量眾生悟道,是屬於「教」,即教人之意,最後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屬於「宗」,不名為教。我們今天參禪是屬於宗,不屬於教,教與宗有些不同,什麼叫做教呢?教是對機說法,你有什麼毛病便下什麼藥,眾生有種種病,如來有種種藥,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病,故如來說八萬四千法,所以有三藏十二部,這是屬於教:宗則不同,宗就是明心見性,要明白這個心,見到佛性,這樣便成佛,不需要斷八萬四千塵勞煩惱,斷八萬四千塵勞煩惱叫八萬四千波羅蜜法門,屬於教,宗只有一個,萬變不離宗,能明心見性就是,所以宗很簡單,但簡單或不簡單都是對待妄想,所以在宗門下教人看話頭,話頭一看下去便有功用,這個功用就是離了妄想,故看話頭第一個條件是離妄想,離貪鎮癡種種的妄想,看話頭的時候,又能離種種執著,所謂執著者就是我執、法執及空執,話頭都能空去三種執:看話頭時沒有我執,有我執,話頭便看不到,第二無法執,不許你執一法,一執話頭也看不到,第三亦不許你有空執,若落了空執,話頭也看不到,故話頭能破執著。話頭又能離妄想:打妄想便不見了這句話,不見了頭,打妄想「頭」就不能見,見到了頭便是無妄想,頭者就是妄想之頭,妄想之頭是無妄想,看這個頭的時候,一切妄想便息滅,妄想教我們作業,所謂貪鎮癡,諂曲嫉忌,人我是非,這些全都是妄想。

為什麼會有妄想呢?人人有八個識:前五識、第六識、第七識及第八識:第六意識就是種種妄想,所以金剛經云:「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人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就是妄想,是第六意識,人人都有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最歡喜打妄想,日間為想,夜間為夢,見色生心便取捨憎愛打種種的妄想,由妄想而作業。

執著不是第六意識,是第七識。恒審思量我相隨,就是執著,執著有我、執著法、執著空,便稱為我執、法執、空執。金剛經云:「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第七識執著。若除妄想,第六識便轉識成智,稱為妙觀察智,若果用功能把執著破除,第七識便轉過來,稱為平等性智,所謂「五八六七果因轉」,五識及八識成佛時轉,六識的妄想,七識的執著,是修因時轉,所以看話頭有兩種作用:第一息滅妄想,第二破除執著,破除了我執及法執便是「頓忘人法解真

空」,那時便見性,見性便平等,所以破執稱為平等性智:若無妄想,妄想度盡,便能知一切法,觀一切機,故稱妙觀察智。

看話頭時,向一念未生以前看一切話之頭,看一切念之頭,看一切法之頭,全副精神看下去,照顧話頭,妄想便遠離,執亦遠離,妄想執著遠離,第六七識便轉過來,那時便是如來一切智、一切種智、無師智、自然智,自然現前,便見到如來智慧德相,見到如來智慧德相俗稱明心見性,與佛相齊,故禪宗看話頭的法門是無上之法,是以今日臘月八日是釋迦牟尼佛悟道之日,因此今日起七打禪七,釋迦牟尼佛七日便悟道,我們若能跟佛而學,勇猛精進,一心不亂,萬緣放下,七日亦可以悟道啊!

十二月初十

各位善知識,佛法千生難遇,祖道萬劫難逢,在這個娑婆國土之人,出無佛世名為佛,出有佛世名為祖,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已成了佛,釋迦佛以前迦葉佛已滅度,將來有彌勒佛出世,釋迦牟尼佛修行時無佛,故出無佛世名為佛,釋迦佛修行,歷代祖師亦修行,歷代祖師修行亦悟道,但歷代祖師悟道時出有佛世,釋迦佛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未法一萬年:雖然修行悟道,出有佛世名為祖,祖與佛沒有什麼差別,佛則因圓果滿,修因已圓,證果亦滿名為佛,祖師修因已圓,因即明心見性已圓,但果未滿-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授記作佛等未滿,所以名之為祖。

我們今天的確萬幸,能夠遇到這個成佛之法,亦能遇到佛祖之道,佛祖之道是佛因,成佛之法是佛果,佛果是佛:佛因是祖,所以我們很有福氣,所謂佛法千生難遇,祖道萬劫難逢,雖然是逢到,不能入寶山空手而回,既入寶山,空手而回等於零,人到寶山一定要取寶,我們入什麼寶山呢?入佛法之寶,祖道之寶,我們要取,取即修也,說食不飽,聞法不修等於零,修行如何修呢,每一個眾生的組織,簡單的來說是色心和合,色是四大之色,心是我們靈覺之心,和合而成,或謂由五陰:色、受、想、行、識和合而成,詳細而說是由八個識而成,人人都有眼識,能夠見色,有耳識,能夠聞音聲,有鼻識,能辯香,有舌識,能嚐味,有身識,能覺觸,有意識,能分別是非好歹,又有第七識,念念執著,俗稱傳送識,我們所作一切善惡業等均由它送入第八阿賴耶識,又名藏識,第八阿賴耶識的種子多得很,不單是今世的種子,無始劫以來所有善惡種子均由第八阿賴耶識藏起來,不單是生死的種子,六道輪迴的種子,又有聲聞緣覺,佛菩薩的種子亦在其中。各位,你們誦妙法蓮華經,那你想不成佛也不可能:「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若聞如是法,皆已成佛道。」所以誦了妙法蓮華經,就在八識田中有成佛之種子,勤力的則快成,懈怠的則慢慢才成,我們今天跑到禮堂來坐香,萬緣放下,一念不生,靜到極則明心見性,你已下了祖師的種子,你若想來世不作祖師也不可能,因八識田中有了祖師的種子,第八識是播藏,一切有漏及無漏的種子、世間及出世間的種子都藏在阿賴耶識裏,你看我們初念大悲咒,念熟了,便是藏在阿賴耶識裏,以後日日都識念,譬喻有些人背楞嚴咒,背熟了,不是藏在腦內,是藏在阿賴耶識裏,阿賴耶識有楞嚴咒的種子,就能把咒一字不漏的念出來,我們今天修行以何為本錢?就是以這八個識為本錢,眼見色亦可以用功,耳聞聲亦可以用功,第六識分別思量亦可以用功,第七識更好,恒審思量,第六識思量有間斷,第七識思量則無有間斷,思量到悟道為止,第七識古人稱為「志」,有志事竟成,這是第七識,不是第六識,第六識很脆弱,第七識則可以令你所作事辦。

各位,我們參禪亦復如是,八個識用那一個識去參呢,就是用第七識去參,恒審思量,古人說:念茲在茲,綿綿密密,相續無間。普賢行願品裏說:「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這個就是第七識,所以六祖菩薩在壇經中說得很清楚:「報諸學道人,努力須用意,莫於大乘門,卻執生死智。」智即分別智,在大乘佛法不是靠一個講字,一定要修,所以莫執生死智;生,我亦知道,死,我亦知道,善惡我也知道,君子小人我也知道,這個是生死智,是第六識,分別好醜富貴,亦是第六識生死智。「報諸學道人,努力須用意」,這個意就是第七識,什麼是意呢?我們吃飯時,見到沙粒便會揀掉去,飯粒便吞下肚去,見到合自己胃口的飯菜便夾來吃,不合自己脾胃的便不要,修行亦復如是,要找出自己的意,用這個意去修行,什麼是意,現在舉一個譬喻:若有人問你,「有意無意?」「有意!」這話怎說?在你未出聲答以前已經有了這個意,有意無意是意中的事,不是口中說的:又如有人問你有意朝普陀山否,你說有意,縱使你從未表明想去朝普陀山,但當人家一問你有意否,你即答有意,有意是未講話以前那個心,這個就是意,默然允可也,人家問你喜歡否,你點頭,這個也是意,未講話以前那個心就是意,未開口以前那個心也是意,這個意是很長久的,「有意久矣」。意不是現在的,若人有意朝普陀山,可能十年前已有這個意在,十年後這個意還未間斷,若人明白這個意,就懂得用功,若想學祖師的道,想明心,就不要用分別心去分別種種的名相,這是生死智,未分別以前那個心名之為意,參禪全憑用意去參,不是用念佛是誰,這個是生死智,要用無分別心去用功,不念而念,不是有念而念,不念而念,打成一片,念念如是,念念都是這句——誰?不是文字上誰,是意識的誰,誰?誰?在心內繼續無間斷的打成一片,這就是努力須用意。

這個意字最難講,中庸有幾句話:「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和之道就是中庸,喜怒哀樂就是第六意識,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未發以前是什麼?未發以前,不是第六識,是第七識,今日用這個功,不是喜怒哀樂已發那個功,是喜怒哀樂未發以前的中和之道,中即不偏,和即和平,中和就是打成一片的氣份,保持這個氣份,不要那個喜怒哀樂,若用第七識修行,便很容易打成一片,前念後念,念念一如,前念是淨,後念是淨,念念是淨,淨便打成一片,以第七識用功,古德稱之為疑情,亦即是打成一片,第六識不會打成一片,第六識生生滅滅,妄想彼起此生,那裏可以打成一片,如大海波濤,千濤萬浪,這就是第六識的境界,第七識如水平如鏡。

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疑情,只知道參禪要起疑情,起疑情就是打成一片,打成一片後就沒有第六意識,一念萬年,萬年一念,沒有第六意識,就沒有時間性,打成一片是一個氣份,只有自己才知道,不單參禪可以打成一片,持戒方可以打成一片,持戒之人,戒律現前,如影隨形,行住坐臥,出入往還,舉止威儀好得很,因有戒與其打成一片,定也可以打成一片,所謂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不單定可以打成一片,慈悲心也可以打成一片,若慈悲心打成一片,這人慈祥和氣,所以用功打成一片後,行與坐無有差別,行如是,坐如是,寤寐一如,欲想打成一片,一定要用第七識,不可以用第六分別意識,以第六意識用功,話頭很粗,念佛是誰?好像有,頃間便不見了。用功而話頭不見了,便會生煩惱,還是捨離第六識,用第七識好了。

以第七識用功,提又不是提,很微細,但要留意那個「看」字,念誰則看誰,念無則看無,無字不會生滅,念念無,無生滅心便現前:前念心是無,後一念心是無,念念無,「無」心相續,便打成一片,「誰」字亦復如是,第一念是誰,第二念是誰,念念是誰,誰字無相,誰字無生滅,便打成一片,所以虛雲老和尚說法,的確妙不可言,他老人家「看」話頭,用個「看」字,他老人家提醒我們-看!我在南華寺聽老和尚講開示云:「初發心的多提,老參師傅多看。」這個看字,就是萬法一如,若人跑到山頂看香港,香港亂七八糟,但於你眼無礙,萬物一如嘛,所以用功,欲想功用成片,用第七識,下手用功,用看字,一看便看下去,看到無我無人,無生無減,無此無彼,好好用功啊!

十二月十二日

各位善知識,十力薄伽梵,一路涅槃門,十方即東南西北,四維上下,薄伽梵是焚語,是佛的特別名稱,十方薄伽梵即十方佛,十方佛成佛時都是一樣,沒有兩條路,名一路涅槃門,涅槃是焚語,我們人人違背涅槃,所以有生死,焚語涅盤,此云不生不滅,一切法從來不生,有無明才生,一切法從來不滅,有無明則見滅,違背涅槃,故有生死,釋迦佛想人人證大般涅槃,最後才講涅槃經,證大般涅槃便有涅槃之樂,涅槃有四德:常、樂、我、淨,入了涅槃便常住世間,不會有生滅,不像我們現在朝生暮死,生老病死就是違背涅槃,涅槃是常住。常淨、涅槃是清淨,不會有染汙,現在做人很苦,周身染汙,口水鼻涕,大小便利,又有汗垢,不得清淨,死時更不清淨:生蟲,發臭,入涅槃門永遠得清淨,此謂清淨之樂。我,什麼是我,我們現在沒有我,我想肥不能令肥,我想瘦不能令瘦,肥與瘦自己不得作主,皆由沒有我,若肥有我可令我肥,瘦有我可令我瘦,好像手臂一伸一屈皆由自己作主,一切肥瘦、高矮、貧富、苦樂、為男為女,通通沒有一個我,我是以自在為義,未能得大自在故沒有我,惟涅槃有我,「我為法王,於法自在」,看釋迦佛度眾生多自在,娑婆世界有百億四天下,可以一身現百億釋迦,一即是多,一多自在,此名為我:還有樂,世間的樂,靠不

住,今晚樂,明天便消失,今朝樂,晚上亦消失,飲酒樂,過了三寸喉頭便沒有樂,見面是樂,離別便苦,所謂花無常好,月無常圓,青春不常駐,轉眼間使成老態龍鍾,不要說人家不欣賞你,就是自己也討厭自已,違背了涅槃,便沒有常淨我樂,釋迦佛及歷代祖師均入涅槃門。

「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此兩句來自楞嚴經,既然十方諸佛一路涅槃門,現在我們換一個名稱;十方眾生一路涅槃門,我們是眾生,也可以入涅槃門,如何入呢?涅槃是不生不滅,不生不滅是個什麼東西,就是我們的心,心是非圓非方,非長非短,非青黃赤白,非過去未來,非外亦非內,此心赤灑灑,淨裸裸,無形無相而能現一切相,無法而成就一切法,所以我們的心就是涅槃,故我們要看心,離心無佛,即心是佛,但心有兩條門,所謂「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既然一切惟心所造,動靜都是惟心造,動也是心,假若我們看動的心,便是陀羅尼,有些人念大悲咒,念到成熟,念到圓滿,念到相應,便得大悲陀羅尼,這是屬於心的動相,楞嚴咒的陀羅尼、往生咒的陀羅尼、六字真言等,這些都是心的動相,若能看心的動相而得陀羅尼,便能明白自己的心;心的靜相就是寂滅相,所謂坐寂滅道場,成等正覺,若問佛是在什麼地方成佛,就是在寂滅道場成等正覺,寂滅者是心的形狀,是心的靜相,所以歷代祖師觀到心的寂滅相便開悟,開悟後繼續用功,觀到圓滿便悟道,名之為祖,名之為佛,祖即是心,是自己的寂滅心,寂滅心人人均有,什麼是寂滅心呢,你行路時,這個心沒有行,食飯時這個心不食,講話時這個心不出聲,聽的時候這個心不聽,人有生老病死,此心無生老病死,人有人我是非,此心無人我是非,有古今現在,此心無古今現在,這便是心的寂滅相,若能觀到,便入涅槃門,現在我們是用靜功,打靜七,不是打動七,靜七就是觀心寂滅的靜相,心的靜相就是禪,禪即是靜也。

無著禪師又稱文喜禪師,是南方人,跑到北方五臺山參文殊菩薩,他在金剛崛遇到文殊菩薩,文殊問他從何方來,他說從南方來,文殊說:「你從南方,可有帶來好的念佛珠?」文喜便從身上拿出念佛珠,文殊曰:「這不是你的。」「這是我的!」「若是你的,焉能從南方來,若是你的,亦可以從上方成下方來,不可以單從南方來。」文喜無言。文殊又問:「南方佛法如何?」「南方佛法,出家的多,持戒的少。」「南方一個叢林住多小出家人?」「五百或二百。」文喜反問曰:「北方佛法又如何?」「北方佛法,龍蛇混雜,凡聖交參。」「北方有多小出家人?」「前三三,後三三。」文喜不領會文殊說法的要旨,臨別時,文喜問:「末法眾生,業障深重,善根微薄,以什麼法門能得見心性?」文殊說偈曰:「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恒沙七寶塔,寶塔畢竟化為塵,一念靜心成正覺。」

你看,一念靜心見到心的靜相,見到心的清淨相,離心無佛,即心即佛,便成正覺,所以一念靜心成正覺。那又要靜到如何境界呢?「若人靜坐一須臾」,現在大家在紀念堂靜坐,雙跏趺或單跏趺,心內調氣,氣和心則平,觀心的平相,清淨相,無妄想,無煩惱,不昏沈,是心的靜相,若能觀到心的靜相,一個妄想也無,但不是昏沈,便是心的知相,如其本相,心本來的相名如其本相,見到心的如相,心的靜相時,靜相就是佛,所以一念靜心成正覺,那麼這個功不是很簡單嗎?縱然簡單,但是一須臾是不容易,什麼是一須臾,一日之中有三十個須臾,一須臾有四十八分鐘,故靜坐多是四十五分鐘,若靜坐四十五分鐘無妄想,無昏沈,不掉舉,那麼心的平相便現出來,見到心的靜相,心就是佛,故謂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恒沙七寶塔,這是無為的功,無為是無起滅,假若你起恒河沙的七寶塔,這是有為法,不得長久,寶塔畢竟化為塵,所起這些寶塔是有為法,有生有滅,經過恒河沙劫,這些寶塔便化為塵,一念靜心則無古無今,無此無彼,立地成佛,所以勝造恒沙七寶塔。

人人都有心,若能全副精神去觀,初初觀的時候是觀不到,那就向觀不到的地方繼續觀落去,慢慢的,清淨心觀不到,妄想心卻觀了出來,你不要理它,放下,只要不相續便可以,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妄想心一起,只要不相續便會滅,若繼續打妄想,妄想不會滅,打得久便會隨妄想去作業,那麼生死便無有了期,所以妄想來由它來,好此別人罵我一聲,我不回罵他,對方便不會再罵,好像燃著了的人,若不加油,火便自滅,故看心時妄想來不用怕,只要有方便,不相續,如相續心不斷,便有過失,若相續心斷,便沒有過,所以妄想來不用怕,但妄想去了,昏沈又來,加發夢、睡眠、打呼,這都是昏沈,昏沈來時,糊里糊塗,如空中有雲霧一樣,見不到月亮,是故昏沈屬於無明,妄想屬於掉舉,這兩樣都是魔,妄想令我們做生死的業,昏沈亦令我們作生死業,作螺螄蚌殼類,螺螄昏沈最大,不睡則已,一睡一千年,一萬年,故海底的螺蚌撈土來全身都是青苔。看心時不要打妄想,不要昏沈,昏沈來的時候,不防提起本參話頭來參一下,到底念佛是誰?這樣昏沈便不見了,妄想來的時候亦不防提起本參話頭來參一下,誰念阿彌陀佛呢?妄想聽到你這麼提便走了,提便是正念,妄想是邪念,正念一來,邪念便馬上冰消瓦解,既無妄想,亦無昏沈,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不異,便入涅槃門,日子久了便會悟道,最緊要有一個長遠心。

昔日南京有一位俞道婆賣油磁,它的師父是琅琊禪師,有一天她問禪師:「弟子賣油磁,可不可以修行?」「可以。」「請師父開示怎樣修?」禪師日:「看臨濟老人說的無位真人。」從此她便一心看無位真人,這個無位真人不在眼識,眼識是有為,不在耳識,鼻舌身意等識,這六個識都是有為的,全都不是,亦不是第七識恒審思量,恒審思量亦是有為,亦不是第八阿賴耶識,第八識集諸種子起諸現行也是有為,那麼這個無位真人在何處呢?於是在三年中不斷的看下去,離了五識,六識不起現行,把七識我執轉了過來,便豁然大悟,她的悟是觸景而悟,一天她賣油磁時聽到乞丐唱蓮花落:「若非柳毅傳書信,焉能得到洞庭湖。」她便悟了過來,跑到禪師處,禪師一見,知道她悟了道,便問她:「何謂無位真人,道一句來!」答:「有一無位真人,三頭六臂怒目鎮,一掌華山分兩路,萬年流水不知春。」

各位,要有長遠心,什麼也不要求,只求涅槃門,什麼也不要觀,觀自己的清淨心,什麼也不動,要用靜功,一天三十個須臾,看能生多少個須臾,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恒沙七寶塔,寶塔畢竟化為塵,一念,靜心成正覺,參!

十二月十四日

各位善知識,打禪七的目的是求悟道,功成熟了,這個道就悟,為什麼要求道呢?別的不求,不求做大官,不求作大富翁呢?做大官不能了生死,做大富翁亦不能出苦海,惟有求道不但度自己出苦海,亦可以度人出苦海,得道以後,自己了生死,亦能助人了生死,所以要求道。

道要求,何以說悟呢?昔迷今悟,若昔日不迷,今日不說悟,比方一個小乞兒,一歲兩歲迷失了父親,故做乞兒,根本就不知有父親,亦不知父親是大富翁,故流落異鄉作乞兒,多麼苦,雖然他本人在迷,作父親的沒有迷,父親知道有兒子,經過種種的教訓,經過種種提示,後來這個兒子豁然悟了過來,原來我的父親是個大富翁,我現在覺悟過來,跑到父親的懷抱,繼承家業;我們亦復如是,迷的時候是工商仕農,悟的時候就是佛子,跑到佛的懷抱,繼承佛的家業,這便是悟,故云昔迷今悟。

迷是在什麼時候迷呢?一念就迷,好像晚上發夢,一念就入夢境,不是慢慢地入夢,一下子就入夢境,離開這個世界,入另外一個世界,是夢的世界,不要說我們一念迷人了夢境,離開這個世界,就是莊子也有一次迷失了這個現實世界,跑入夢的世界中做了蝴蝶,在花間叢中翩翩而飛,快樂非常,這是個夢蝴蝶的世界,不是人的世界,他在一剎那中從人的世界迷失跑入蝴蝶的世界,後來他醒來,蝴蝶世界不見了,莊子世界又現前,到底莊子發夢作蝴蝶,抑或蝴蝶發夢為莊子呢?他自已分不清楚,故古人有詩云:莊生夢醒迷蝴蝶。因此,我們迷是一念迷。

各位呀!萬法亦然,有些事情一下子錯,是一剎那間錯,錯即迷也,如人返家門,鑰匙不見了,不知道在什麼地方失去。一念迷就不知道,迷即不覺、不知道,若知道就不稱為迷,知道就是悟,若知道在什麼地方失去便可立即拾回來,但是迷起來就完全不覺,這就是迷;如人行路,為什麼會忽然跌一交,他跌的時候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跌,這便是迷。眾生在迷,迷了什麼,迷了這個道,所以落生死,俄而作人、俄而生天、做鬼、做神、做畜生、乃致入地獄,六道輪迴,生生死死,無有了期,都是我們不想去求道,求道便悟道,悟道便不受生死輪迴,最低限度也可以作阿羅漢,或作辟支佛、或作菩薩,最後成等正覺作佛。

求道就是想悟,迷了道便要悟道,道在何處?志公禪師云:「大道只在目前,雖在目前難睹。」人人都當面錯過,為什麼呢?各位要明白,是你迷失了道,道沒有迷失了你,道是在你眼前,道還是跟著你跑,你跑到天堂,道跟你到天堂,你跑到地獄,道便跟你入地獄,今世迷,來世更迷,若不修行,做一次人,多一次習氣,做一百世人,多一百世的習氣,若不修行,歷劫輪迴,煩惱增多。看我們其中一位祖師溈山老人,他出家後跑到天臺山國清寺受戒,天臺山有兩位仁者,一位是寒山,一位是拾得,寒山拾得不外馳求,他們未曾迷,兩人見溈山來受戒,一個從東門出,一個從西門出,寒山作老虎叫,偽山愕一愕,拾得問:是什麼?他再愕一愕,寒山云:不必問了,靈山一別,做了三世國王,前世事全都迷失了。你看,溈山做了三世國王便迷失了,點也點不醒,所以莫謂輪迴好,做人有做人的習氣,做鬼有鬼的習氣,做牛有牛的習氣,做豬有豬的習氣,狗有狗的習氣,猴子有猴子的習氣,因此我們有幸聞到佛法,應趕快修行,早日要悟,不要等來世又來世,使習氣積厚,從前古人沒有今人這麼多習氣,今人的習氣要看電視,要聽收音機,他們不知道老和尚二十年還是那件衲衣,爛了就補,那裏有那麼多習氣,一年幾次的時裝,不就是多了個妄想,古人坐禪論香,一寸香坐完後就行香,行一寸香後又坐,現在則不同,看時鐘,人人都有個手錶,則人人都多了個習氣,久不久就看表,又不是多了個妄想,於是習氣又多了,修行就更難,寒山說溈山老人做了三世國王便迷失了自己的本性,何況我們無始劫以來輪回生死呢,若明白了道,了生脫死,生死奈汝不何。

然則道是怎樣求呢?今日紀念堂打禪七,名是參禪,實是學道,道是不二法門,你看紀念堂門前的那副對聯:南宗不二法門,粵東第一寶剎。不二法門如何求呢?亦不是生死,亦不是涅槃,超出世間以外,名之為不二法門,古來祖師非常聰明,處處指示我們不二法門,大慧杲禪師是圓悟勤的法子,他的道場三十多人悟道,他在禮堂內不是拿香板,是拿竹蔑,邊行邊對大眾講:喚作竹蔑則觸,不喚作竹蔑則背。你看,不喚作竹蔑則背,它本來就是竹蔑,若不稱它為竹蔑則遺背了它,故不喚作竹蔑則背,但竹蔑它不可以自稱是竹蔑,若自已稱自己為竹蔑,好比一個君子,自己不稱自己為君子,若自稱君子,便是觸,是□慢,所以竹蔑不可以自稱自為竹蔑,故喚作竹蔑則觸:我們不是惡人,是善人,也不能自稱是善人,就是金剛經內也說:須陀洹不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阿羅漢亦不作是念謂自己得阿羅漢果,釋迦佛在燃燈佛前受記作佛,亦不作是念謂燃燈佛授記我作佛,這便是觸。「喚作竹蔑則觸,不喚作竹蔑則背,去此二途,道一句來!」這就是道,當時有些人因此一問而悟道,這便是不二法門。

現在我再解釋明白:不喚作竹蔑則背,各位可能都懂,喚作竹蔑則觸,恐怕有些難明之處,虛雲老和尚有一日食普茶,他說「古人食茶又食花生,今日常住請大眾食花生,古人步步無生,念念在道,食花生怎可稱為道呢?假如你食花生,知道花生的味好食,你是個凡夫,那個人不知道花生好食,假如你食花生不知道花生好味,你是個木頭,若你食花生時,離花生的香味,亦離不知花生的香味,去此二途,你道一句來!」這便是佛法,花生的香味人人知道,這便是觸,花生的實相非香非不香,不能說它香亦不能說它不香,說香與不香,便落了二邊,不見中道,不見實相,所以老和尚說若離二邊,便能知道花生的本際,花生的實相,這便是不二法門。

各位,我們求道叫不二法門,不二就是不一,不可以說不二就是一,例如虛空與法身不二,不是離了虛空以外有法身,又不是離了法身以外有虛空,故虛空與法身不二,現在不防再解釋清楚:有人說虛空含法身,不對,虛空含法身即虛空以外有個法身,法身在虛空之內,這樣便是二,這是迷人所說,若是悟人則不同:虛空不作虛空解,虛空就是法身。法身不作法身解,法身就是虛空。所以虛空與法身不二,不是兩個,亦不是一個,為何不是一個呢?我們現在未見法身,既未見法身,虛空未壞,所以不能稱為一,見法身時,虛空亦不會增加,所以亦不能稱為二,若說一,那未見法身時,虛空便沒有了,見法身時難道虛空又增加了嗎?切不可這樣說,故虛空與法身不一不二,不一不二是中道實相,不二法門,我們的佛性亦復如是,與我們不二,我們去到香港,跟我們到香港,去到美國,跟我們到美國,入地獄,陪我們入地獄,上天堂,陪我們上天堂,但佛性與我們又不是一,我們在地獄受苦,佛性不受苦,我們在天堂享五欲之樂,佛性不享受,我們受生死輪迴,佛性不受生死輪迴,佛性與我們不一不二,這便叫作不二法門。

現在禪宗祖庭秋晚,我們是未法的兒孫,對不起歷代祖師,為什麼呢?佛法傳到我們這輩子便斷了,便是對不起歷代祖師,從前還有虛雲老和尚,來果老和尚,冶開老和尚,八指頭陀,應慈法師,都是參禪悟道的,現在又有多少個參禪悟道呢?沒有,既然沒有,禪宗一法傳到我們便末了,我們是大罪人,我初出家時,已知道來果和尚悟道,虛雲和尚悟道,冶開和尚我未見過,他也是悟道,上海有應慈法師講華嚴經,講得非常好,他也是悟了道,那時還有一輩人悟道,現在他們都作古了,如今想找一個有手眼的人也不容易見到,所以我們現在要發心,道未曾離開我們,道步步不離我們,所以傅大士云:「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起坐鎮相隨,語默同居止,纖毫不相離,如身影相似,欲識佛住處,只這語聲是。」欲識佛住處,阿彌陀佛!

十二月十五日(解七)

各位善知識,禪宗一法是心地法門,不可離開心地以外用功,所以六祖壇經云:「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頓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我們的心地含一切善種:慈悲喜捨戒定慧六波羅蜜都具足,雖然如是,若不聞佛法便不會萌芽,所謂普兩者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法,歷代祖師說的法,都是落雨一樣,我們聞到佛法,戒定慧慈悲喜捨六波羅蜜的種子就萌芽,善根成熟,就會開悟,開悟稱為頓悟,不是慢慢地悟,一剎那間即悟,一悟一切悟,頓悟者一切都悟,即心就是佛,自己是佛,一切人都是佛,山河大地都是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故謂頓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然則用功應如何下手呢?六祖菩薩很慈悲,在壇經內講得很清楚:前念後念及今念,念念不被驕誑染,這個心便清淨,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這個心便清淨,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忌染,這個心便清淨,所以我們不可以離開這個心用功,這便是心地法門,在心地中必定有前念,前念不可以被煩惱染,前念滅去,便有今念,今念不可以被煩惱染汙,今念滅去後念又來,後念亦不可以被煩惱染汙,念念心要看得清楚,念念心要離開塵勞煩惱,念念心便清淨,這便是過念關,一念是一個關,善亦一個關,惡亦一個關,凡亦關,聖亦關,念念都是關,假如一念惡打不破便不能跳過惡道關,一念善看不通,不能登天堂,過關即登天堂,所以念念要過關,一念放不下便不能過關,一念打不破,一念不能空,亦不能過關,念念過關,念念不被驕誑嫉忌染,那麼這個心便清淨,故古人云:「靜坐一[骨+堯]爐香,一卷金剛經,兀然忘然。」心地內無我人眾生壽者相,心地清淨,離了四相便名諸佛,所以修行用功不可離心地:在心地內用功,魔王奈你不可,別人不能打岔你,如果用功不在心地內,便怨破人打岔,若在自己心地內用功,誰人能打你的岔,是你自己的心地嘛,故六祖菩薩很慈悲,最後用一首偈告誡我們:「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你看,他老人家臨入涅槃時說了這首喝,如如不動稱為兀兀,好像須彌山便是兀兀,須彌山四寶所成,何用再修善呢?心若兀兀便是善,不必再去修善,騰騰者,正氣也,正氣必定上升,正氣不會橫流,人欲則橫流,故騰騰者即正氣,如飯熟,飯氣上升便是騰騰,正念現前,一正百邪滅,那裏還有惡,百萬四千塵勞煩惱都不會起,故所以騰騰不造惡:寂寂斷見聞,寂寂者,空也,六祖時常教人內以空離空,外以相離相,若以相離相,六塵清淨,以空離空不著空,六根便清淨,外離六塵,六塵不染汙,內六根空,六根空即六根清淨,六塵空則六塵清淨,迥脫根塵,靈光獨耀,你的無量光便現出來,故六祖要我們外空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一定要空,內空六根,不要執著我有眼,有耳鼻舌身意等,時常記著心經內說的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一空六塵空,六塵空六根亦空,六根六塵同時空,不分先後,六根與六塵頓時空,根塵一空,靈光便獨耀,自己的心光,佛光,無量光便會現出來,這便是寂寂斷見聞:一切法空了,不與萬法為侶,在禪宗來說,不與萬法為侶是什麼人,就是蕩蕩心無著,在教下來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蕩蕩心無著,此心一切不住,一切不住便住自己的本位,眼耳鼻舌身意亦住自己的本位,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住自己的本位,虛空住自己的本位,山河大地住山河大地的本位,所謂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這便是無住真心,蕩蕩心無著。

六祖壇經講的是心地法門,我們學禪宗一定要從心地上用功,心地只有你自己無別人,別人不能進入你的心地,一切魔王也不能到你的心地,你的心地是光明心地,魔王一來便被燒掉,最要緊就是惺惺寂寂,在自己心地內用功,念佛要在自己心地上念佛,布施要在自己心地上布施,誦經要在自己心地上誦經,參禪要在自己心地上參禪,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塵勞染,念念清淨,故修行一定要過關,過一念的關,過到最後一關呢,便照見五蘊皆空,(五蘊皆空是五個關),度一切苦厄,所以心地法門是禪宗的特別法門,又稱為正法眼藏:各位來這裏坐禪,雖然七日時間很短,但是一粒靈丹,轉凡成聖,大家種下菩提種子,在心地內用功,在心地內成佛,在心地內度眾生,除了心地法門,更無有一法門可以令我們轉凡入聖。

各位,時間無多,前途無量,要自己努力,恭祝各位解七以後,都不離開這個心地,時常觀照自己的心地,念念清淨啊!

各位菩薩,前途珍重啊!維那師父打引馨開靜。

解七法語

古人修行皆有見地:趙州茶、雲門餅、楊歧三腳驢子弄蹄行、黃龍三關、五祖水牛過窗櫺,皆是奇特爾,今日紀念堂很平淡,如何是紀念平淡呢?

風從花底過 水向石面流

一片西來意 蕩蕩遍神州

解!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