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維摩詰居士所說的秘密:菩薩竟然會病!而且與我們有關!

(圖:網上圖片)

上文,我們從「方便品第二」的文字中,了解到維摩詰居士勸我們要追求法身,而不是會朽壞的肉身。他亦提出了多種修行的內容,讓我們看清楚目標和方向。

其實他所提出的觀點,也是出自一貫佛教對生老病死的角度,並非他自創。所以,我們已經進一步了解佛教的教導。

我們既然有了基礎,便能進入《維摩詰經》中,非常重要的一品,即是「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維摩詰經》的寫法相當有趣,故事性比其他佛經強。這一品也不例外,用了戲劇的手法去描寫,重點是文殊菩薩與維摩詰居士的對話。

在「弟子品第三」及「菩薩品第四」之中,佛陀吩咐所有弟子去維摩詰居士處探病,但他們都因為害怕維摩詰居士的質問,不願意前往。唯有被稱為「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願意前行。他心知會受到維摩詰居士的種種考驗,其他佛弟子也知道,所以當文殊菩薩去探病時,所有佛弟子都同步出發,他們想目睹文殊菩薩如何反駁維摩詰居士。

在這一品中,提及兩個重要問題:

一、「維摩詰居士的病是因甚麼而起?要病多久?怎樣才能康復?」(「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當云何滅?」)

二、「菩薩應該如何安慰患病的菩薩?」(「菩薩應云何慰喻有疾菩薩?」)

驟眼看,這兩個問題沒有關聯。維摩詰居士患病,與如何安慰患病的菩薩,有甚麼關係?或許只能說維摩詰居士已成菩薩,而文殊菩薩的探病,是一位菩薩對另一位菩薩的對話,僅此而已。

如果這樣想,便看不到兩者的共同主題:菩薩!

大家可能覺得很奇怪,明明是講疾病的,為甚麼會突然轉為菩薩呢?答案很簡單,疾病只是維摩詰居士的藉口,廣傳佛法才是他要做的事。他本身是一名大乘菩薩的修行人,一切依循大乘佛法的修行方法;所以,他在此向佛弟子解釋菩薩的本質,也是可理解的。

由於篇幅所限,本文先簡介第一個問題。

維摩詰居士的病從何而來?

根據古印度對身體的理解,萬物皆由四大而來。對疾病最好的解釋,就是四大不平衡。而《佛說佛醫經》除了指出四大的重要外,還指出人體與大自然的關係。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氣候,要配合不同的食物,例如:

「春三月有寒,不得食麥、豆,宜食粳米、醍醐諸熱物。夏三月有風,不得食芋、豆、麥,宜食粳米、乳、酪。秋三月有熱,不得食粳米、醍醐,宜食細米、麨、蜜、稻、黍。冬三月有風寒,陽興陰合,宜食粳米、胡豆、羹、醍醐。⋯⋯」

除此之外,經中亦指出患病有十種內外「因緣」:「人得病有十因緣:一者、久坐不飯;二者、食無貸;三者、憂愁;四者、疲極;五者、婬泆;六者、瞋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九者、制上風;十者、制下風。從是十因緣生病。」仔細讀這十種因緣,對現代人也是很好的提醒。

但是,維摩詰居士卻不是指著「四大」來回答,而是說:「從痴有愛,則我病生。」文殊菩薩問維摩詰居士的病從何而起,但他卻說從「痴」與「有愛」而起。他所說的,並不是我們肉身上的病,而是生命上的病。痴來自無明,愛產生執著,兩者都能令生命困在生死輪迴之中,生生世世不能解脫。

維摩詰居士由肉身的病,轉移到生命的病上,他最終所關心的,不是肉身。對他來說,肉身只是修行的工具,解脫才是最終目的。因此他指無明(痴)與執著(愛)是他的病源。

他進一步回答問題:「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病滅,則我病滅。」他的病不只是自己的無明與執著而來,更是因所有眾生而來。只要眾生的病康復,他的病也會康復。這是甚麼意思呢?

演培法師在他的《維摩詰所說經講記》裏說得好:「要知菩薩之所以為菩薩,除了上求佛道,就是為了度化一切眾生,要想救度眾生,就得入生死海中,因為眾生是在生死中,如不長期的示現在生死中,試問怎能度生?」

首先,我們介紹何為菩薩。菩薩,全名為「菩提薩埵」。菩提解作「佛道」,薩埵解作「眾生」,全名解作追求佛道的眾生。菩蕯屬於大乘佛教中,理想的修行者。而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的最大分別,就是大乘佛教除了追求自我修行,也關心眾生能否成佛,所謂「自度度他」。

菩蕯擁有一顆慈悲心,希望眾生一同脫離生死,對他們每一世所受的苦,菩薩都特別上心。正如地藏菩薩所言:「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對佛教而言,眾生都患上因無明而生的病,不斷在生死輪迴中,受盡無限的苦。菩薩為了救助在病苦中的眾生,自願來到人間,用各種方法救度其他人。若菩薩不投入人間,不了解世人的生活,怎能明白眾生的處境?

只要苦海仍在,眾生也在病苦中,菩薩亦不能離開苦海。因此,眾生脫離生死後,菩薩亦會康復。最後維摩詰居士說「菩薩疾者,以大悲起。」由大悲心發起,對眾生的關心,為人間的生死輪迴而焦急。維摩詰居士就是這一種狀況。

維摩詰居士由肉身的病,打破四大的框架,再談及菩薩與廣闊的生死大海,層層而上。菩薩所關心的不是肉身的病,而是生死之病。

由文殊菩薩的第一個問題,我們認識菩薩及大乘佛法的一個特點:對眾生的關愛,及自度度他的精神。如果修行者只顧自我修行,對其他人一概不理,佛法就不會廣傳,我們亦不能解決生死問題。

下一篇,我們看看文殊菩薩的第二個問題。

(待續)

延伸閱讀

文殊菩薩去「探病」只是手段?他真正的用意是⋯⋯──一名腎病青年與《維摩詰經》的相遇(一)

Picture of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9%bb%83%e5%a2%9e%e5%81%a5/" title="Posts by 黃增健"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黃增健</a>

法名「重勵」,喜以文字分享生活感受。曾出版五本著作,包括《增健,換腎日記》及《閱微書齋》等。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