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空有無礙中道行

筆者很喜歡慈山寺地藏殿內的一對楹聯︰「即有之空一法不立,即空之有萬法全彰」。據聞香港富商李嘉誠先生亦很欣賞這副對聯。2015年《大公報》報道此對聯是由夢參法師題寫的。[1]上網查一查,有的解釋指是「空」和「不空」如來藏。[2]要講如來藏,可以是一整套書的內容;今日只不過想借題發揮,簡單的說一說「空」和「有」在佛教中的意義和發展。

一般人對佛教說「空」,雖不陌生但感覺總是虚無和不實在,甚至覺得是悲觀的;如甚麼「遁入空門」、「四大皆空」之類的說話(「四大」是指地、水、火、風,不是酒色財氣),似乎都是出世的,跟大眾的實際生活脫節。這可能與一般中國人都略懂一些老莊思想有關,將「空」與「無」混為一談,但又不確切了解它們的意義。另一方面,「有」和「空」是相對的概念,但我相信很多人應該不知道佛教亦說「有」,此點容後再談。為免誤解,必要在此先說明佛教「空」的意義。佛教說空是指無自性,而無自性來自因緣和合。佛陀以緣起說明萬事萬物皆是由各種條件配合所產出來的,「產生」這個用詞不太適當,佛子稱之謂「生起」;「緣」指條件,但有主次之分;緣聚則生,叫「緣起有」,緣散則滅。舉個例說,植物開花結果需要種子、陽光、水分、泥土和養料等等,缺一不可。在此例中,條件當然以種子為主,其他為次;但每樣條件都是開好花,結好果的因素。以上為因緣和合的一個實例。正因為世間事物的此種聚散,所以沒有永恆不變的東西,佛家稱此為「無自性」。「自性」指事物的不變本質,本自本來就擁有的性格之謂也;無自性轉另一個講法就是空。所以在佛教來說,「空」不是虛無、一無所有,反而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本源。佛教說的「緣起性空」就是這個意思,緣起而有,其性本空。

(圖:Pixabay)

依佛教在印度發展的歷史,在偉大的導師佛陀入滅後,追隨的弟子繼續研習佛理並發展為部派佛教,但偏重所謂人空法有,於佛義有所乖離;乃至龍樹菩薩出現,以空義和中論掃除有執,被譽為「空宗之祖」。在中國,龍樹亦被奉為八宗(三論、唯識、天台、華嚴、律、禪、淨土和密宗)之祖,原因是空義為所有佛法的共同義理(共法)。但在印度當時,有佛弟子又偏執空,以為是虚無、斷滅之義,謂之執頑空或惡取空。所以有後來的無著和世親菩薩以剖析法相之理,說三自性[3]及萬法唯識,[4]力糾時弊,稱為「法相唯識宗」,或「有宗」。釋尊一代聖訓,所教皆不出空、有二義;空宗和有宗的理論根源,都是植根於釋尊的緣起法。

其實龍樹、無著、世親,都是以中道為佛法之究竟,[5]只不過敍述面有所側重,空與有是一體之兩面,中道之顯現吧了!龍樹的《中論》偈清楚表明︰「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但龍樹極其重要的貢獻是指出佛法的二諦,[6]《中論》說︰「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湼槃。[7]」第一義諦又稱「勝義諦」,其中的一個理解,便是本文所說的空義。二諦是佛法的重中之重,《三論玄義》云:「二諦是佛法的根本,如來自行化他,皆由二諦。」

至於「有」,前文已交待是緣起有,所以直指現象界,歸屬世俗諦的範疇;世間森羅萬象都是「有」的顯現。法相唯識宗(有宗)認為所有世間現象全是心識的變現,在此短文不能詳談了,留待以後的機緣吧!但總而言之,有宗是以「有」(現象)說空,但仍然契合佛陀開示的緣起之理。如唯識經典論著《辯中邊論》所云︰「虚妄分別有,於此二都無。此中唯有空,於彼亦有此。是故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則契中道。」

關於空有的理解與日常生活的體驗,筆者覺得以下的譬喻可能有一點點的啓示,但當然我們都是以世俗諦來理解這個。大家都應見過溜冰,平時我們走路是靠鞋或腳與地面的摩擦力而達至的,可視為「有」的表現。反之溜冰鞋與冰面的摩擦力極小,可比喻為「空」。因摩擦力小的關係,如不經學習,則極為容易滑倒,此所以平常人都不懂溜冰。「空」亦如是,凡夫難以掌握空甚至畏空,皆不懂其理之故;一如溜冰,如能操控此技巧,則滑行迅捷,空有無礙。

佛法講信解行證,有體有用。信解行證可簡釋為信受、了解、修行及體證。所以單是知空是不夠的,還需進一步修行及體證,才能駕馭空,用好空。明白空之體性,才能以空為用;乃至空有無礙,理事如如!否則學佛一生,都只是落得一個知解宗徒而矣!

最後,我想指出的是緣起法是佛陀一生所教的中心;緣起性空,空義的發揮,以大乘的《般若經》為要,而《中論》則是把性空不二提升到更高的層次罷了!原始佛教的中道以十二緣起為根本理論,[8]以八正道為實踐內容,[9]最後總結為四聖諦。[10]此三者又集中反映為佛陀的中道教。《阿含經》作為原始佛教的聖典,著重以人為本的修道實踐與次第,所以主要是方法論。而中論只破不立,著重義理的闡述,所以是以哲理為主的認識論。實踐中道,要旨都是回歸佛陀的本懷,度眾生脫苦海,有經為證︰

《雜阿含》二八七經《佛說舊城喻經》說:「……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即正思惟……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十二緣起……流轉門

我時作是念:『何法無故老死無?何法滅故老死滅?』即正思惟……無明無故,行無;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處滅;六入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十二緣起……還滅門)……今我如是,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跡;古仙人去處,我得隨去,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八正道)我從彼道,見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滅,老、病、死滅道跡。見生……有……取……愛……識……行,行集,行滅,行滅道跡。(*四聖諦)我於此法,自知、自覺、成等正覺(*自利)。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餘外道,沙門,婆羅門,在家、出家,彼諸四眾,聞法正向,(*利他)信樂知法善,梵行增廣,多所饒益,開示顯發。」      [*此段述說的主旨]

從經中可見,緣起、八正道、四聖諦正是原始佛教的核心。

在《雜阿含》三零零經中有如此的記載:「佛告婆羅門:『我說此是無記。自作自覺,此是無記。』『云何,瞿曇!他作他覺耶?』佛告婆羅門:『他作他覺,此是無記。』婆羅門白佛:『云何我問自作自覺,說言:『無記。』他作他覺,說言:『無記。』此義云何?』佛告婆羅門:『自作自覺,則墮常見;他作他覺,則墮斷見。義說、法說,離此二邊,處於中道而說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雜阿含》二六二經中,阿難對闡陀覆述世尊的教悔如下:「爾時,阿難語闡陀言:『我親從佛聞,教摩訶迦旃延,言:『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迦旃延!於此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如來所說。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尊者阿難說是法時,闡陀比丘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共勉之!


[1] http://news.takungpao.com.hk/paper/q/2015/0330/2959011.html

[2] 「如來藏」是大乘佛教其中的一種義理。「藏」即含藏也。謂真如法性之體,不離一切眾生色心,具足圓滿染淨諸法,是名「如來藏」。

[3] 《顯揚》卷六云:三法者:謂三自性。1、遍計所執自性。2、依他起自性。3、圓成實自性。遍計所執自性者:謂依名言,假立自性。為欲隨順世間言說故。依他起自性者:謂從緣所生法自性。圓成實自性者:謂諸法真如。聖智所行,聖智境界,聖智所緣。為欲證得極清淨故。為令一切相及麤重二縛,得解脫故。為欲引發諸功德故。

另解,《顯揚》卷十六云:三自性者:謂遍計所執自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自性。遍計所執者:所謂諸法依因言說所計自體。依他起者:所謂諸法依諸因緣所生自體。圓成實者:所謂諸法真如自體。

[4] 世間上有唯物論、唯識論、唯心論及唯人論,佛教講的是唯識論。「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裏的「心」指的就是「識」,不同於唯心論站在反對唯物論的立場,否認一切物質存在的說法。

唯識家認為宇宙萬有的存在,必須透過「識」,依識的虛妄分別執持萬有,才能產生一切生命現象。譬如沒有「我」的精神,無法建造房子;在房子裏擺上石頭、字畫,也是自我心識(意)存在的展現。又如,過去對未來世界的夢想,成為今日科技發達的原動力,這個夢想亦即是一種心識的醞釀。所以,法界之內的宇宙山河都是透過自我「心識」的現起,才有種種功用,亦即「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5] 一隻手始終緊握拳頭,這是畸形;如果只張不合,這也是畸形。唯有拳掌卷舒自如,這才正常。所以,凡是落於左右、好壞兩邊,都是極端;能夠不偏不倚,這就是「中道」。中道是佛教的根本立場,中道就是超越有無、增減、苦樂、愛憎等二邊之極端、邪執,是不偏於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佛陀成道後,初轉法輪時即為五比丘揭示:離於偏執,履中正而行,這才是解脫之道。此乃佛陀歷經六年的苦行生活,深體「行在苦者,心則惱亂;身在樂者,情則樂著。是以苦樂,兩非道因。行於中道,心則寂定」。

[6] 俗諦和真諦。俗諦又名「世諦」,或「世俗諦」,即凡夫所見的世間事相;真諦又名「第一義諦」,或「勝義諦」,即聖智所見的真實理性,亦即內證離言法性。

[7] 涅槃(巴利語:निब्बान Nibbāna;梵語:निर्वाण Nirvāṇa),佛教術語,又譯為泥洹、般涅槃、涅槃那、涅盤那、泥盤那、波利暱縛男,意譯為圓寂、滅度、寂滅、無為、解脫、自在、安樂、不生不滅等。佛教教義認為涅槃是將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滅盡的狀態,所以涅槃中永遠沒有生命中的種種煩惱、痛苦,從此不再受後有,也就是不再有下一世的六道輪迴。

[8] 十二因緣(梵文、巴利文:निदान Nidāna)也稱十二緣起支(梵文:pratītya-samutpāda-aṅga,巴利文:paṭicca-samuppāda-aṅga),佛教重要基礎理論之一,是釋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証得到的真理,指從「無明」到「老死」、過去世到未來世、這一過程的十二個環節。它們因果相續而無間斷,使人流轉於生死輪回大海,而不能得以出離。

[9] 又名八聖道,即八條聖者的道法。1、正見,即正確的知見。2、正思惟,即正確的思考。3、正語,即正當的言語。4、正業,即正當的行為。5、正命,即正當的職業。6、正精進,即正當的努力。7、正念,即正確的觀念。8、正定,即正確的禪定。修此八正道,可證得阿羅漢果。

[10] 另譯作「四諦」,四項聖者所證的真理(「諦」是「真理」的意思),即「苦、集、滅、道」,「苦」是說明有情生命現象確實是苦迫的,「集」是說明苦的主要根源是「渴愛」,「滅」是說明苦的滅盡,也就是「渴愛的滅盡無餘」,「道」是滅盡苦的方法,也就是「八正道」。參看「苦」、「集」、「滅」、「八聖道」、「三轉十二行」。(同義詞「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苦聖諦.苦集諦.苦滅諦.苦出要諦」)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