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對死亡感到恐懼,中國人對死亡更是諱莫如深。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這是儒家的智慧,但以佛教的角度來說,人如何活便決定了如何死,要死得好便要活得好,但「好」的標準是甚麽?
一、佛教的三世論──現在如何活決定將來如何死
中國人傳統看生死是一期生死的觀念,認爲每個人誕生時,一期生命由零開始,而當人死後便魂歸天、魄歸地,死後一切都完結。如果每個人都是由零開始,為甚麽每個人的基因、天賦、樣貌、智力、體格、家庭、以至際遇都各不相同?世界上沒有兩個人是相同的,就算是攣生子,都是完全不同的個體。為甚麽有些人天生比較聰明?有些人天生體弱?同一對父母所生的孩子都有不同樣貌和身高?
這個現象要用佛教的生死觀才可以解釋,佛教的生死觀是「三世論」,即有前世、現世和來世;過去的因造成現在的果,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不是由零開始,而是帶著不同的天賦、條件和因緣,那是過去世所種下的因所致使。如果沒有過去生,我們便無法解釋現在的這個「我」為甚麼會是這個樣子。
佛教的因果論說一切事物都是有因必有果,昨天的因造成今天的果,今天的因造成明天的果,這是一種必然的自然法則,所以我們現在怎樣活便決定了未來會是怎麼樣,包括我們的死亡和下期生命。
二、佛教看生命的意義──改善生命的機會
有人認爲既然過去決定未來,一切都是已經寫好的劇本,那麼現在再怎麼努力也沒有用,採取消極態度。其實過去的因等同是寫了一個大綱,性格是可以改變的,我們做的決定都出於我們的自由選擇。佛教看生命的本身就是改善生命的機會,為我們的解脫做好準備,這就是生命的意義。
怎樣才算做好準備?首先我們要明白,不斷的生死輪迴,對眾生來説是苦。生命充滿無常,沒有人能掌握、控制生命,人生充滿煩惱與無奈,如果不爲死亡好好準備,死亡便是苦。從另一面看,基於因果論的自然法則,人在一期生命中所想、所說、所做的一切積累下來便決定了人的死亡情景,如果能把握現在的生命爲死亡作好準備,令死亡成爲解脫輪迴的機會,那麼生便不會苦,死也可以無憂。
往生淨土的條件
佛教有不同的解脫法門,在當代佛門中,最流行的是淨土法門,有人說臨終念佛便可以往生淨土,其實往生淨土需要具備五個條件:
1. 預知時至──自己知道什麼時候會死
2. 身無病苦
3. 心不貪戀──對塵世的人事物都沒有不捨,能夠放下
4. 意不顛倒──明白死亡是必然之事,能夠順其自然
5. 如入禪定
如果能做到這五項,便是最有把握可以通過死亡這個黃金機會來解脫。
不過,大多數人不但沒有在現世好好處理過往生帶來的習氣,反而在現生中不斷積累貪、瞋、癡,這樣的話,死亡便很危險,因爲在一期生命完結後,貪煩惱重的會往生餓鬼道,瞋煩惱重的會往生地獄道,癡煩惱重的會往生畜生道,這就是生命的無奈,眾生都被無常、無我所影響,對於生命沒有半點控制權。相反,如果現在能培養好的習氣,減少貪、瞋、癡,那麼死亡便是一個出生天的機會。
生而不苦的秘訣
生是一件好事,生是否苦則要視乎我們有沒有被無常、無我所影響。佛教所講的苦,並非純粹的受苦(suffering),而是無法控制外圍環境,不能保持對自己有利的因素,就是所謂無常、無我。其實無常、無我一直都存在,只是當無常是對我們有利的時候,我們便不在意,到外圍環境達不到我們的期待,我們便叫苦連天。人常常被無常、無我牽著走,受著身邊情況和環境所影響,無法脫離。
要離苦只要認清無常和無我,認清之後,有條件改變的便去改善,不能改善的便好好面對、接受和應付,這樣便不苦了。所以佛教看生不單不苦,更是一個黃金機會讓我們準備迎接更好的未來。所以佛教看生死是中性的,不是好也不是壞;如果做好準備,有把握的便是解脫的黃金機會。解脫的方案,簡單來說有淨土法門及禪宗的法門,也有人現世便可以斷貪、瞋、癡,簡單來説有這三條路。
三、死而不苦
死亡對離世者(包括臨終至死後中陰)及在世者而言都是苦,對離世者而言,病是苦,最苦是與親友分離,所謂愛別離苦,加上要面對茫然不可知的未來,會極度恐懼。在世親友也有愛別離苦,苦是因爲不捨,面對親人的離世,在世者會有强烈的無助感。
病苦、死苦、愛別離苦──佛教如何解決
對於這些苦,佛教提供了解決方法。從佛教角度看,眾生往生淨土後,不單解脫了生死輪迴,將來更可以跟親人再見,所以對現在短暫的別離便不覺得苦了。在世親友如能爲離世者貢獻和鋪路,爲他們改善來生去處,在世者和離世者的苦都可以減少。就好像父母送子女出國留學,父母知道這個短暫的離別能爲子女換到一個美好的將來,都不會感到苦。
在英國有一位醫生最近發表了一個研究報告,他用了十年時間,追蹤了一百個瀕死病人,做了一個關於靈魂的研究。在這一百個病人中有七個被搶救回來了,他的實驗是在病房的假天花上藏一些小東西,這七個有瀕死經驗的病人甦醒以後都能講出他們在假天花上看到的小東西。這個醫生的結論是,靈魂在人死亡後會離開肉身,而且會向上升,證明意識能離開大腦獨立運作。
意識就是帶著業種輪迴的載體,是可以離開大腦獨立運作的有機體,宗教的目的就是要追尋意識要往哪裏去。如何可以令意識往光明的方向走?令死者有一個好的去處,人面對親人死亡又如何減輕痛苦?按佛教的因果論,我們可以運用這一期生命的有限資源去創造一個光明的未來世。
佛教看生死一如,在生與死之間是不同的車站,在某個站我們會遇上某些人,然後我們會別離。對於別離,我們都覺得被動、不安、無奈和痛苦。有沒有辦法控制上車、下車的時間和地點?有沒有辦法幫助我們的親人,令他們免於這種無奈和痛苦?這就是佛教修行的目的和宗旨。
佛教如何處理對死亡的恐懼
佛教對死亡持有肯定的態度,人對於死亡有很多未知,未知帶來恐懼。佛陀已經歷了多生多世的死亡,最後超越生死輪迴,所以他可以跟眾生分享他的經驗。釋迦牟尼佛在《阿含經》、《瑜伽師地論》、《俱舍論》等典籍對死亡情景都有多方面的描述,讀宗教典籍可以對充滿未知的死亡有一定的了解。有人會問,怎樣知道佛經對死亡的描述是真確的呢?佛教所提供準備死亡的方法又可信嗎?
其實佛經所講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都是我們在現生中能經驗得到的,所以我們有足夠的基礎去相信佛經所講的三世論及死亡情景是可信的。大家都有親人離世的經驗,有些人臨終時會說見到已亡的親人來接他們,又有人說見到債主臨門,也有些人臨終時會「遂失便穢,捫摸虛空,翻睛咀沫」,出現大小便失禁、雙手在空中亂抓、反白眼、口吐白沫等情況,這些都是我們能經驗的,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佛陀教我們怎樣準備好的死亡和下期生命的好去處也是可信的。
人對於死亡感覺不安的第二個原因是不捨,我們不知道親人離世的情景是會怎樣,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應付。佛教怎樣幫助我們應付這種未知?既然知道離別必然會出現,在離別來臨前便應該好好珍惜;更積極的做法是營造將來的重遇,除了自己要求生淨土外,更應該教導親人求生淨土,將死亡帶來的未知變成肯定,從而克服不安和不捨。
佛教如何看自殺
《大智度論》卷十二說「自殺無殺罪。罪福從惱他益他生⋯⋯自殺身無殺罪,有愚癡、貪欲、瞋恚之咎。」自殺本身不是一種罪,視乎自殺的人是抱著利益他人還是惱怒他人的念頭或帶著貪、瞋、癡而死。
人臨終時,念頭產生很強的推動力,推動他到下一期投生的地方。例如1996年八仙嶺山火中爲了拯救學生而願意犧牲自己,葬身火海的老師,他們臨終時懷著捨己救人的心念,放下自己,將眾生的利益放到最高,這是益他的念頭,所以應該可以往生善道。相反如果因爲對現實有種種不滿而自殺的話,那便是惱他的心念,這樣死亡的話便有很大機會下地獄了。
至於放棄治療就要看那些醫療步驟是否能拯救病人的「治療」,還是只是延長病人的痛苦。曾經見過一些人,他們堅持延續已無存活希望的親人的生命,只是因爲害怕不這樣做,親人會怪罪他們;又有一些是因爲不捨,希望可以將親人留住,多留一天是一天。如果病人已無存活的希望,而所謂的「治療」只是延長病人的痛苦,那麼停止這些醫療步驟只是運用有限的因緣不去延長病人的痛苦。
又有一些老人家在臨終時拒絕進食,希望可以早一點離世,自餓等於自殺,其實這是基於對生命的執,對自己的老、病、弱的狀態不滿,希望快點結束這種苦,佛教當然不主張。在台灣有一種情況,會讓臨終病人回家,讓他們在家中往生,有些老法師因爲知道自己時間已經到了,在臨終前的那兩天會拒絕進食,只是喝水,慢慢調節身心來迎接死亡,他們這樣做的時候沒有起貪、瞋、癡,所以不是一種惡意的自殺。
佛教不主張安樂死
一般人考慮安樂死是因爲自己承受不了身體的痛苦或不想連累親人;或親人覺得病人在受苦而希望幫他們結束這種痛苦。其實安樂死是一個被動、消極的選擇,佛教有更積極的方法可以解決眾生臨終時的障礙,《地藏經》說「若未來世,有男子女人,久處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得⋯⋯日月歲深,轉復尪瘵,眠中叫苦,慘悽不樂者。此皆是業道論對,未定輕重,或難捨壽、或不得癒。男女俗眼,不辨是事。」患重病的人可能是壽緣未盡,也有可能沒辦法痊癒了,但我們世俗人沒辦法分辨。其實人病得很嚴重,但又死不了,那是因爲過往的惡業造成了很多障礙,親人需要爲他們處理惡業的業力,滅罪增福。佛教的角度不是單純地決定是否終止病人的生命,而是更徹底地處理罪福的問題,希望滅除惡業之後,壽緣未盡的可以痊癒,壽緣已盡的可以臨終無障礙,往生善處。
臨終皈依
佛教說「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傍生。」不是說皈依三寶便拿了免死金牌,不會落三惡道。佛教認爲眾生下一期生命的去向是由過往所造的善業和惡業所決定的,《奉法要》說「持五戒則人相具,守十善則生天堂」,斷除殺、盜、淫、妄就能關閉三惡道之門,得到一個基本的人身,得到人身之後如果能基於慈悲的本懷而造善業,例如布施、持素等等利益眾生的行爲,慢慢積累善業就可以往生天界,所以往生天界不是靠皈依與否。其實皈依佛、法、僧不墮三惡道的邏輯是:皈依佛,學習佛的慈悲,斷瞋恨心,便能斷地獄因;皈依法,斷除愚癡和執愛,斷餓鬼道的因;皈依僧,因爲明白清淨修行是甚麼一回事,故此能斷畜生道的因。
如果一個人平生做的都是惡業,臨終時又不處理過去的惡業,是否單靠臨終一句皈依三寶就可以生天呢?當然我們不能說一定沒有用,臨終皈依起碼種了一顆善種子,讓他將來有機會得到善的知見,知道應該要修行,那便可以往生善道。臨終皈依起碼可以讓臨終人見到法師,幫助他提起正念,教他釋懷放下,絕對有好處;但要有這種好處,也需要具備善因緣,大家也明白不是想找法師就馬上找得到的,就算法師馬上趕來也可能遇上塞車,到了醫院也可能遇到電梯故障,善因緣還需臨終人過往積累善業才會有。所以不能一刀切的說一定沒用,我們要清楚當中需要甚麼因緣,又能得到甚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