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期)
禪作為佛之心法,它的真正興起是在中國。在具體講述禪的內涵之前,我們先追溯一下中國禪宗的演化歷史。
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現在學者通常認為是在西元前二年,也就是西漢哀帝元壽元年,到現在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從西漢到隋唐,佛教在中國已經發展了將近一千年。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裡,中國古代的祖師們翻譯經典,研究教義,闡述佛經的思想,對印度傳過來的佛教經典、宗派思想及修行方法,進行了取捨選擇、創造發揮,最後在隋唐時期形成了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佛教宗派。
佛教從印度傳到東南亞、傳到中國漢地、傳到西藏,它所面臨的文化環境並不一樣。在東南亞地區,像現在的泰國、老撾、柬埔寨、緬甸這些地方,佛教傳入以前,基本上處於未開化時期,社會文明很不完備,缺乏成熟的信仰,有的地方甚至連文字都沒有。所以佛教傳入東南亞以後,很快就成為他們文化的主流,一直到現在,現在東南亞有很多國家仍是佛教國家。佛教傳入漢地則不一樣。那個時候中國的文明已經非常成熟了,有非常完備的社會典章制度,出現過很多偉大的思想家,如老莊孔孟等,哲學思維非常發達,至於語言文字那就更不用說了。所以,佛教到漢地來,它所面臨的環境,跟西藏、東南亞是不一樣的。
中國人對佛教文化的認識和接受,一開始就是以中國本有的文化傳統為基礎的,是一個不斷吸收、取捨、創造的過程,而不是完全照搬。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後,經過一代又一代祖師們的不斷消化、吸收、創造,到隋唐的時候終於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宗派,如天台宗、華嚴宗、律宗、密宗、禪宗、淨土宗。在這些宗派裏,最能代表佛教與中國文化的完美結合、也就是說最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宗派,就是禪宗。
禪宗作為一個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宗派,並不是中國祖師創造和發明的。在佛法的傳承上,它有印度佛教的淵源。禪宗在印度的起源有一個非常優美的故事。宋朝的時候,大政治家王安石在皇宮裏讀到一本佛經,裏面記載了這個故事。因為在其他經書裏人們沒有看到這個故事,所以有人就懷疑這是杜撰。王安石是在宋朝皇宮收藏的佛經裏面讀到的,說明這個故事是有根據的。
拈花微笑 一葦渡江
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天,釋迦牟尼佛在印度的靈鷲山準備講法,當時有人供養了他一枝蓮花。大眾集合了以後,釋迦牟尼佛並不像以前那樣開始就講,或者是有人提問然後開講。他拿著那朵蓮花不說話。佛陀這個與平時不一樣的表現,使當時所有在會的人感到非常疑惑。這是甚麼意思?只有一個叫迦葉的出家人──他在佛的弟子中資格最老,歲數也比較大,修行很刻苦──在大眾中破顏微笑,也就是說,只有他明白佛所說的法,於是佛陀說:「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在禪宗史上,這句話非常有名。後來有很多禪宗修行人經常問:佛當時傳給迦葉的是甚麼法?這就是禪宗的源頭。此後迦葉尊者成為禪法在佛之後的第一位印度祖師,從他開始,一直傳到菩提達摩。菩提達摩是印度的第二十八位祖師,在中國則被尊為禪宗初祖。
達摩祖師是在南北朝時來中國的。那時正是南朝的梁武帝當政。梁武帝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個菩薩皇帝,他曾經幾次捨身出家,還經常在皇宮裡講經說法,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梁武帝聽說達摩到中國來,從廣州登陸,於是派廣州刺史蕭昂把他請到南京。見面時,梁武帝向達摩祖師問了一個問題,他說,我修了很多寺院,印了很多經,也經常講經,也曾經出家,我這樣修行有沒有功德呢?達摩祖師說,沒有功德。梁武帝提問的時候,他是有一種期待,希望能從達摩祖師那裏得到一個肯定的回答,得到一個獎勵性的回答,但是對方卻回答說沒有功德。因為話不投機,達摩祖師後來便離開了南京,「一葦渡江」──踩在一枝蘆葦上渡過長江,來到北朝的河南嵩山少林寺,在那裡面壁靜坐。河南洛陽一帶的人都稱他「壁觀婆羅門」。
在少林寺面壁靜坐了九年之後,達摩祖師終於等到一個法的傳人,叫慧可。慧可是中國禪宗的二祖。慧可在出家以前有非常良好的文化素養,對老莊和儒家都有很深的研究,可以說是那個時代知識分子裏的精英。後來他出家學佛,學習坐禪,但是覺得自己還沒有通達禪的奧秘。他的剃度師於是介紹他到少林寺去見達摩祖師。慧可開始見達摩祖師的時候,祖師只顧自己打坐,根本不理睬他。為了表達自己求法的至誠心,一天晚上下雪的時候,他一直站在達摩祖師打坐的洞外,雪一直積到他的腰間,他也不肯走。於是達摩祖師就問他,你站在那裡想幹甚麼?慧可說,我想求法。達摩祖師就說,妙法不是以輕心慢心可以求得的,過去的佛菩薩、歷代祖師都是捨生命求法。慧可聽他這樣講,就拔出刀把左臂砍斷,以示求法之誠。現在少林寺還有一個「瀝血亭」,就是二祖慧可當年斷臂求法瀝血的地方。祖師被他感動了,就說,你有什麼事情啊?慧可說,我求師父給我安心。祖師說,你找一找你的心,找出來我給你安。慧可沉默了良久,說:「覓心了不可得。」達摩說,我已給你安心竟。找不到心這就行了,也就不存在安與不安的問題了。在這一出其不意的回答之下,慧可開悟了。後來禪宗從慧可傳到三祖、四祖,一直傳到六祖。
達摩祖師雖然被尊為中國禪宗的初祖,但是在開創有中國特色的禪宗、使之成為中國佛教文化的主流、並對傳統主流文化形成衝擊的過程中,六祖慧能大師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慧能大師在禪宗史上佔有非常崇高的地位,可以說,禪宗真正的創始人是他。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慧能大師祖籍河北涿州,出生於廣東。他父親因做官犯錯誤被貶到了廣東嶺南,六祖就出生在那裡。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去世,他只好以砍柴為生,供養他的母親。有一天,他將柴送到街上的一家店鋪裏,恰巧聽到有人誦《金剛經》,經中有一句話,叫「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恍然大悟,就問誦經的人,你是從哪裏得到這本經的?誦經的人說,在湖北黃梅,有位弘忍大師住在東山,給我們講法,叫我們誦《金剛經》,說是可以明心見性。六祖聽了很高興,回家把他母親安置好以後,就離開廣東,到湖北去拜見弘忍大師。弘忍大師所住持的道場後來就叫五祖寺。五祖寺就是慧能大師第一次見到弘忍大師的地方。
五祖見到慧能,就問他說,你來做甚麼?慧能說,為了成佛。慧能大師是一個砍柴的,文化並不高,也沒有系統地研究過教理,當五祖問他來幹甚麼的時候,他直截了當地回答說我來這裡是為了成佛,這個回答是非常敢於承擔的,非常有氣魄。五祖聽了,就說,你一個嶺南人,一個「獦獠」連開化都沒有,還想成佛!嶺南位於廣東,唐朝時還沒有開化,屬於邊地,當時犯錯誤的人就被貶到那裡,是蠻荒之地。獦獠相當於野蠻人。六祖說:「人有南北,佛性沒有南北。」五祖當時聽了,覺得這個回答很不錯,但是表面上卻不吭聲,叫他到寺院後面的碓屋裡給大眾舂米。
過了一段時間,五祖覺得自己歲數大了,要找一個合適的人傳法,於是他放話說,現在我歲數大了,你們跟我學法的時間也不短了,大家都把自己的體會用一首詩寫出來,讓我看看,合格的就把衣缽傳給他。這個話傳出去以後,在寺院引起了很大的轟動。當時寺院的首座叫神秀,文化修養很高,修行很好,德行也很好,平時是寺院僧眾的老師。大家就議論說,五祖的衣缽非神秀大師莫屬。神秀大師也知道大家有這種期許,於是就寫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這是他對修行的理解。大家可以看出,神秀大師對修行的理解,有生和死的對立,有身和心的對立,有染和淨的對立。大家都覺得這個偈子寫得很好,於是不斷地傳誦。六祖聽到這個偈子以後,認為這個偈子寫得不好,沒有達到開悟的境界,於是就說,我也有一首偈子。他不會寫字,就找人來寫:「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首偈子是針對神秀大師的偈子寫的,它把禪的精神表達出來了。禪是超越對立的,超越身和心、染和淨、拂拭和不拂拭的對立,本來就沒有染和淨,甚麼地方還會染上塵埃呢?五祖看到這首偈子以後,就把衣缽傳給了他。
離開五祖之後,六祖經過了十三年的隱居生活,後來在廣東光孝寺出家、受戒,又在南華寺講法,當時的人把他講的法記錄整理成文,就是現在的《六祖壇經》。我們都知道,佛經一般是釋迦牟尼佛講的,而在中國佛教史上,六祖慧能大師的語錄是唯一一本不是釋迦牟尼佛講的但仍然被稱作「經」的著作。它是中國祖師向印度祖師學習、領悟了禪的精髓以後,用本土化、生活化的語言──在唐朝來說它是白話──來表達禪的精神、禪的境界、禪的修學的特殊著作。我們說六祖大師是中國禪宗的實際創始人,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他出身樵夫,是個文盲,因為他的生活最貼近普通的勞苦大眾,所以他的教法是大眾化的,他提倡的修行也是大眾化的。《六祖壇經》裏講,「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修行不一定非要出家,「若論修行,在家亦得」。我們的自性每天都在起作用,穿衣、吃飯、睡覺,言行舉止,起心動念,都是在用這個心。如果能覺悟這個心,直下就可以成佛。《六祖壇經》把禪的生活化風格以及直指人心、直截了當的做派表露無遺。
六祖以後,中國的禪宗蔚然成風,不僅成為佛教的主流,而且也衝擊著主流文化,影響到中國古代哲學、文學和藝術的發展。宋明理學的復興,完全是受了佛教的影響,特別是受禪的影響。不少宋明理學家都跟禪師有過交往,從禪師那兒學到很多東西,或者有所開悟,最後表述為儒學的語言,即宋明理學。中國的書法、繪畫,在唐宋以後也受禪的影響。可以說整個中國人的思維、中國人的生活,無不受到禪的影響。中國文化像一條龍一樣,點了「睛」即可以飛升,而正是禪為中國文化點了「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