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的「禪」(上)──佛教認識宇宙人生的方法

禪坐的「禪」與禪宗的「禪」

禪宗的「禪」和禪坐的「禪」,雖然有聯繫,但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禪」,全稱「禪那」,為梵語Dhyāna的音譯,漢語的意思是靜慮、思維修。這兩個詞揭示了禪的內涵。生活在兩千六百多年前的釋迦牟尼佛,在覺悟以前,曾經歷過相當長時間的禪修探索。早在釋迦牟尼佛之前,古代印度人在禪定方面就有非常悠久的歷史,積累了豐富的禪修經驗和方法。據記載,釋迦牟尼佛曾經向兩位佛教以外的老師學習過禪定,而且達到了非常高深的境界,後來覺得不究竟,不能從根本上擺脫生死輪迴,就放棄了,重新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深入禪觀,最後終於獲得了對宇宙人生的領悟。釋迦牟尼佛所創的禪觀,包括古代印度人一些傳統的禪修方法,今天仍然被人們廣泛運用著。當然,在佛教傳入以前,中國人其實也有自己的禪坐傳統。

釋迦牟尼佛禪觀的思想,從「禪那」──靜慮這個詞來說,由「靜」和「慮」兩個層面構成。第一層面指的是心靈的專注能力,梵語音譯叫「三摩地」(Samādhi),漢語裏「三昧」這個詞,就是對「三摩地」的略稱。第二個層面指的是心靈對於事物的清晰透徹的認識能力,梵語叫「毗婆舍那」(vipaśyanā),就是「觀」的意思。「禪那」這兩個層面的含義,在中國傳統佛教的文獻裏簡稱「止」和「觀」。專注就是「止」,清晰、明了、透徹就是「觀」。這兩種素質統一起來,就叫「禪」。

止與觀的關係,好比被點燃的蠟燭與燭光一樣。蠟燭如果老是晃動,燭光就閃爍不定,照東西就不清楚,所以,它一定要保持穩定性。這個穩定性,就相當於心靈的「止」,即專注能力。另外,燭光還要有一定的亮度,如果不夠明亮或太昏暗,也照不清楚東西。燭光的亮度就相當於心靈的「觀」,即清晰地觀察事物的能力。心靈的這兩種能力──止和觀,在每一個有情生命的身上都存在著。禪坐的目的,就是要用特定的方法把這兩種能力加以系統地訓練,使之提高。

佛教有不少經論,詳細具體地描述了不同層次的生命形態在心靈專注能力和觀照能力方面的高低、粗細層次之不同。生命層次越高,專注力和觀照力相應地也越強大、越微細。同一個層次的生命形態,每一個個體在專注力和覺照力方面的差異也是非常巨大的。

就人類來說,每個人的心靈專注能力也不完全一致。有的人專注能力非常強,而有的人專注能力卻非常差。一個人如果他的注意力沒辦法集中,連短時間的集中也做不到,那就說明他的心靈有問題。一個人如果心靈非常專注,那麼他在事業上的成就以及生活品質就會超過一般人。另外,從人們所從事的工作性質來看,有一些工作需要有很高的專注能力,比如說,做腦外科手術的醫生,當他把一個人的腦袋打開,在裏面做手術,那就需要非常強的專注能力,不可以有其他雜念。次之,如鄉下的婦女繡花,心裏也要非常專一,要不然就會繡錯了或把針扎在自己的手上。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需要專注。沒有專注,甚麼事情也做不成。總而言之,專注的深淺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

人們不僅在「止」的方面存在著差異性,就觀的能力,即透徹地認識事物的能力而言,也同樣存在著差異性。不同的工作、不同的生活境界、不同的教育修養、不同的生活閱歷,導致人們在認識事物、領悟事物方面的透徹能力也不一樣。

止和觀是佛教禪修最核心的內容,也可以說是佛教認識宇宙人生的根本方法。經常有人問我,佛教與自然科學有甚麼區別,與其他的社會科學如哲學、心理學有甚麼區別。區別當然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卻是方法上的差異。佛法也要認識宇宙人生,但是,它的認識方法與科學是不一樣的。科學是建立在感官的基礎上,通過對感官所收集的外部資訊資料進行歸納、分析,從而得出結論。而佛教認識宇宙人生的方法卻是止觀,也就是禪坐,通過止觀來認識世界,認識宇宙人生。止觀的運作,重在對自我內心世界的認識。所以佛教認識宇宙人生,首先是認識「能認識的主體」。能夠產生思想感情並作出概念判斷的心,就是所謂的「能」。先認識「能」,然後再由此延伸擴展開來。這就是佛教認識事物的根本出發點。

以上我們從語義學角度解釋了「禪」的內涵。簡而言之,禪就是指心靈的止和觀兩種能力。佛教有一套非常完備、非常精密的禪修理論,在佛教戒定慧「三學」中稱為「定學」,旨在説明人們系統訓練和提高這兩種能力。

禪宗的禪,與我們前面所講的修習止觀的禪坐以及英文的Meditation,在理念和方法上並不完全一樣。它和坐禪、止觀有聯繫,但是也有區別。談到禪宗的特點,人們用「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句話來描述。禪宗是中國化的佛教,是我們東方文化貢獻給人類的最寶貴的文化遺產,是人類文化史上最璀璨的瑰寶。(待續)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