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禪修與科學結合的學習旅程

在前往德國南部的基姆湖 (Chiemsee) 的火車上,看著窗外綠油油的山坡、田野以及歐洲風情小屋,心裡想: 我將如何渡過未來一周的日子呢? 這次跟我曾經參加的禪修營或學術研討會有何分別? 想到將會遇到幾位著名的禪修老師,心情當然興奮。

心智與生命學院

在偶然的機會下,我報名參加了今年8月23至29舉行的「心智與生命歐洲—暑期研究學院」(Mind and Life Europe Summer Research Institute)[1]。「心智與生命學院」(Mind and Life Institute) 於過去十年的夏天都在美國紐約舉辦暑期研究院,這是首次於歐洲舉行,主題是「邁向歐洲的禪修科學」(Towards a Contemplative Science in Europe) ,目的是讓不同領域的學者包括腦科學家、臨床醫師、心理學家、人文學科學者和禪修者得到一個相互學習與交流的機會,以促進及鼓勵新一代的研究生及年輕學者進行相關研究。據大會公佈,是次有170份申請角逐120個參加名額,大部份參加者是研究生、博士後及在職教授等。不過,活動當中也不乏在職教師、導演及藝術家等其他專業人士。

以本篤會女修道院作為活動場地

是次活動地點相當有特色, 大會選擇了基姆湖的本篤會弗勞恩沃爾特女修道院(The Benedictine Abbey of Frauenwörth), 這所女修道院位於湖上的女士島 (英語: The Island of Women; 德語:Fraueninsel), 與湖上的另一島先生島[2]齊名, 可謂各具特色。

修道院的一些建築物如大教堂,建於公元八世紀, 至今依然保存著中世紀時的歐洲風格, 它的「洋蔥頂蓋」鐘樓 (bell tower)更成為女士島的標記。整個小島面積只有12公頃, 不足一小時就能夠完成環島行 (相比之下不及香港南丫島的百分之一), 不過, 小島氣候溫和、雨水充足, 一年四季花草叢生, 吸引不少候鳥居住, 當我在經行的時候, 大部份鴨子都旁若無人地在我面前自由行走或者到湖裡戲水, 毫無恐懼。由於出入女士島必須乘坐小輪, 令小島保持著世外桃源般祥和的寧靜氣氛, 因此這裏的詩情畫意一直以來都吸引不少詩人和藝術家到訪,以喚起創作靈感。每天到訪小島的當然少不了朝聖者和遊客, 其中最吸引之一就是第一任修院住持 (Abbess) Irmengard (公元830-866)的舍利子(relics)[3], 一直以來她都被視為修院的守護者和聖人[4]

禪修與科學的演講與對話

第一天的晚上大會首先以一套紀錄片展開序幕, 紀錄片 Monte Grande Film 主要介紹Francisco J. Varela (1946-2001)抗癌過程中對科學及生命的反思, 雖然Francisco 54歲就離開人世, 他是位傑出的生物學家和腦科學家, 生前著作甚豐, 並積極開拓了佛教與科學之間的對話, 是『心智與科學學院』的其中一個重要創辦人。大會於過去十年均設有Francisco J. Varela研究獎學金, 曾經參加暑期研究學院的學員於五年內都有資格申請。

之後修院代表Sister Scholastica McQueen 以幽默和智慧的短講歡迎所有參加者, 由於修院的廿十多位修女會於早上五點前起床, 她邀請我們一百二十多人協助於晚上保持靜默(observe silence)。雖然修院某些角落可以以無線區域網絡設備(wifi)上網, 修女鼓勵我們可以嘗試一周之內不要上網, 因為很難得才可以離開外面瘋狂的世界來到這個小島, 『即使不上網, 一周之後那個世界依然存在呢! 由你自己決定究竟活在這兒, 還是活在那兒!』

接著每一天的都有至少三場的主題演講及對話, 演講內容包括腦科學、物理學、心理學、哲學及人類學等對禪修的最新研究, 多位講者都是來自歐洲出色的研究所[5], 例如, 來自德國Max Planck 研究院的腦科學家Tania Singer報告最近有關悲憫心(compassion)與同理心(empathy)的比較研究。對我來說, 較為深刻的是德國心理學家Paul Grossman 的報告, 作為世界知名及資深的正念(mindfulness)研究者及正念量表(mindfulness scale)專家, 他深刻的反思了現時正念量表的限制和缺陷。此外, 每一分場的講者都被安排有對話的機會, 由於學科的領域不一樣, 有時也會出現唇槍舌戰的精彩場面, 其中來自丹麥的人類學家Martijn van Beek 質疑心智與生命的研究方向是否必然是大腦與專注的研究, 並提出應該鼓勵更多人文學科(humanities)的參與。

除了主題演講, 大會也安排了兩次的海報報告(poster presentation)時段, 給予研究生發表其研究成果的機會, 每一位報告者都很用心講解, 令整個走廊熱鬧非常。

滋潤心靈的活動–禪修 、瑜伽、音樂

學術活動固然能令大腦有新的刺激, 不過缺乏滋養和休息, 腦細胞又如何更靈活地運作呢?! 對我來說, 較為新鮮的體驗是飲食及生活作息的安排。大會刻意安排了一組廚師為參加者準備Ayurveda (阿育吠陀)素食, 廚師非常用心, 每天三餐的菜式都幾乎沒有重覆。

每天都期待的活動當然就是早上六時的瑜伽時段, 早上七時正及晚上八時半的禪修時段, 以往筆者參與的禪修營, 一般只有一位導師帶領, 然而, 大會就刻意了不同風格的老師輪流帶領, 例如著名的法藉禪師Matthieu Ricard, 來自英國的Stephen Batchelor 等, 讓我們可以向不同風格的老師學習。最深刻的是活動的第四天, 大家進行的整天靜默禪修 (Contemplative day silent retreat), Matine Batchelor 下午為我們介紹了韓國禪法, 以 『是什麼? 』 (What is it?) 直接觀照內心, 我當時很自然的留下淚來, 這方法可說是相當震撼呢!

於最後一個晚上, 大會安排了一個非常享受的環節, 就是耳朵聽著Kiku Day 的日本竹笛(Shakuhachi) 演奏, 眼睛看著Matthieu Ricard 過去幾十年於尼泊爾高原所拍攝的硬照, 當然接著就是難捨難離的告別時刻。

更多精彩圖片,請按此:http://mingkok.buddhistdoor.com/cht/news/d/41890


[1]  詳情可參看網址 http://esri.mindandlife-europe.org/

[2]先生島(德語: Herreninsel) 面績約240公頃, 島上矗立著始建於1878年的路德維希二世王宮, 具有巴洛克式豪華建築風格。

[3]Irmengard的墓曾於1004年被開啟, 當時的一塊鉛製紀念牌依然保留至今。2001年在當時的主教Cardinal Friedich Wetter的批准下, 她的舍利子被人類學家考察, 證實它的DNA合符所記載的年份。

[4]她正式於1928年12月被封為聖人。

[5]同註1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