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的「定」要知苦離苦,才為我們披上菩薩的瓔珞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很多人對禪修的認識,只留在修「定」,有些則會加上「專注」,但都忽略了它在「慧」的層次。佛教的道理和修行是層層相扣,並非各自獨立,更不是盲修瞎練,我們坐禪亦要不忘佛陀修行的目的或動力:離苦,那可是我們學佛永遠的座右銘。

從佛陀的生平故事,我們學習到他人生第一個重要的轉捩點是「知苦」。他體察到世間的榮華富貴、權力欲望都不能給予我們長久的樂,也不能對抗世事「成住壞空」的變幻,每個有情都要面對「生老病死」帶來各式各類的苦,他才毅然出家,追尋終極解脫之道。現在我們佛教徒理念上大都已有這種認識,但是如何通過禪修去進一步體證呢?

坐禪的第一階段的目標是「定」,這和「戒」是有關連的,因為兩者都有「不為」的意思。

佛陀臨終時給予弟子最後的「錦囊」就是「以戒為師」。「戒」的意義在於「防非止惡」,包括了「正念」、「正行」、「智慧」和「慈悲」等,簡單來說,要「清楚」甚麼是「非」和停止此類行動,而「修定」有三種作用與此相應,其一是先不加判斷,面對任何外物,不被干擾或牽引;其二是停止起心動念,向外追逐,轉求內心平靜;其三是體證平日追求的目標的真正面目:虛幻不實,變化無常。

相信大家都聽過禪修為了對付「心猿意馬」,坐禪時可用不同的方法如拿一條繩子將那猴子縛在柱子上,讓牠「停一停」,不要再盲目地追逐外物,進而靜下來,看看那些外物的實相,值不值得自己再花以後的人生去追求?方法包括以一念制萬念的數息或話頭,也有排斥身體誘惑的不淨觀,以及對任何風吹草動都不迎不拒的默照等。

曾有朋友問老師:「無明風從何而來?」事實上,就算是瑞士平靜如鏡的湖泊也不能阻止從不同方向飄來的落葉、微風等斷斷續續地惹起的漣漪,我們可以做到的只是不隨境起舞,任它無聲地來,悄悄地走。

經過多次修定,如能養成習慣,就算出靜後,不隨名利、情欲、權力、得失而反射性起心動念,人就會感到輕鬆清涼,身上也像掛上菩薩真正莊嚴亮麗的瓔珞,那就是心的自在和清淨。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