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是世界上最精細的工作之一,不是粗心大意就能辦的──明海法師與你「無門關夜話」(二十一)

(續上期)

前面我們講到調身體,講到打坐的姿勢,其中有個要點忘了說,就是我們的頸椎,我們頸部的姿勢相當重要。我們的頸部應該是個甚麼形狀呢?頸部和整個脊椎這個形狀,注意啊,它不是板直的,不是一個絕對的直線,如果是這樣就有問題了。我們的脊椎是有生理彎曲的,它是S字形的,所以靜坐的所謂坐直,是自然直,自然直的意思是在保持生理自然彎曲、身體曲線情況下的直。那麼在頸部和肩這一帶,是略微有一點前傾,這個實際上是放鬆狀態,因為你使勁地板直是用力。我們看佛像就知道,放鬆是頸部和肩部有點略微前傾。怎樣找這個感覺呢?當你脊柱自然坐直以後,略收下巴,就是略微地收下頜。還有另外一個用意念的部位,就是頭頂。當你略收下頜的時候,你感覺頭頂好像從上往下有根線,這根線往上抽了一下,調直了一下,有這樣一種感覺。在練武裏講,這種情況下頭頂可以放碗水。它實際上是把脊柱做了一個輕微的調整。所以在入座以後,要觀照頭部,因為頭部涉及到頸部。如果長時間養成不良習慣,搞不好頸部就會出問題。頸部還要注意防風寒,在靜坐中如果頸椎入了風寒就很麻煩。這是調身裏的一個點。

還有一個點是關於我們的兩隻手。有的人靜坐以後,兩手結定印,靜坐一會兒後手會發熱。基本上每個人都是這樣,手的溫度會升高。在冬天溫度升高,一般人能夠接受,但也有特殊的人,他的手溫度迅速升高,升到很燥熱的情況,像普通人夏天一樣,這時可以把兩手放在兩個膝蓋上,手心朝下,這樣做有散熱的作用。在南方寺院的禪堂裏,每個禪和子都有一個竹子做的禪板,夏天坐禪會把這個禪板放在腿上、腹前,當兩手結定印,溫度太高、太熱的時候,就會把手心朝下扶在竹子做的禪板上。因為竹子是涼快的,就會達到散熱的目的。這也是與身體有關的一個情況,之前沒有講到。

現在我們要講講調呼吸。

呼吸是最難調的,為甚麼呢?呼吸是我們的身體和心態以及意念之間的一個橋樑,是個連接。呼吸對一般人來說,是我們生命正在進行的表徵,會反映我們的身體狀態。我們身體的疾病、哪裏通暢哪裏不通暢,會反映到呼吸的品質上。呼吸同時也反映我們的情緒和意念,我們情緒波動會反映在呼吸上,意識波動也會反映在呼吸上。

前面我們講到,靜坐中把呼吸當作專注的對象,它不僅僅是一個專注對象,還有一個就是,當你專注於呼吸的時候,呼吸能得到自然的調整。所謂的調呼吸,不是要人為地去控制、去調,而是當你專注于呼吸、心靜下來的時候,呼吸自然調暢。有時候刻意去調,反而會累。其他外道也有用呼吸法來靜坐的,佛教與之不一樣在哪裏呢?佛教一般對呼吸的專注是自然的,沒有人為刻意地去調。

呼吸有幾個情形屬於問題。比如出聲,呼吸能聽到聲音;或者沉重,就是在胸部;或者呼吸有阻礙;或者呼吸感覺很粗;或者呼吸感覺不深、很淺……凡是上述現象都是呼吸沒有調柔。當呼吸沒有調柔的時候,你說我馬上把它弄好,不可能,有時候好幾天你也弄不好。剛才我講了,呼吸既然是反映身體以及意識、情緒的狀態,就不可能馬上能調好。當你發現這幾個問題的時候,就更加用心地專注於它,讓它自然變深、變勻、變細,自然地得到調暢。當呼吸真正調柔的時候,你會發現意念要專注在鼻端的呼吸上非常容易,那個時候,呼吸好像清晰可見,不是散的,很容易被把握住,很深、很勻,與心念息息相依,這個就叫息(呼吸的息相),這時候你基本上能沉靜下來。

有的人說,我靜坐時呼吸能停住。告訴你們,初學靜坐的人呼吸不可能停住,只有達到色界禪定的人才可能。這種感受來自於甚麼呢?來自於一種錯覺。這種錯覺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可能是他的心很粗、很昏沉,不夠敏銳,自己覺察不到呼吸;第二個可能是他的呼吸很細、很微弱,呼吸很慢,由於靜下來,人體的代謝變慢,需要的氧氣減少,呼吸變慢、變得非常細,可能吸一點點就能管很長時間,於是他就錯誤地認為能停住呼吸,這是錯覺,不太可能。有人可能在靜坐中有意地控制呼吸,把它拉長或是在呼和吸轉換之間停頓,對於初學坐禪的人,都不要這樣做。

調心當然是我們禪修的根本目的。調心的原則是讓心不要浮、但也不要太沉。心浮的時候會散亂,心沉的時候會昏沉。不要讓心特別警覺,特別警覺的時候會緊張;不要讓心特別鬆散,特別鬆散的時候會掉舉。所以調心也是一個不斷進行的過程,是一種不調之調。所謂「不調之調」,是說你特別刻意地調本身就是錯──刻意本身就是心念上的問題,渾然不調又不是修行。所以你要有一個觀照,又不能死死地觀照、刻意地觀照,這個分寸需要我們在實踐中體會。

在佛教的修行方法中,「七覺支」都是講調心的。我們的心在禪修之中,需要喜悅、輕安,也需要觀照、安穩、平等。這些都是互相對待的情況,特別喜悅就會浮,特別安穩就會沉,特別定就會死、呆板,特別敏銳就會散亂,都是兩個方向,所以調心就是在兩個方向之間,以正念為工具去調和。就是我講的「如人習射,久久方中」,就像射箭一樣,開始時會偏左偏右、偏上偏下,最後射中靶心。當心真正調的時候呼吸也會調柔。

禪修就是要調,調飲食、調睡眠、調身、調息、調心。從前面所講的我們能知道:所有這些調都要取中道,不要走極端。我們也能得到一個印象,禪修是世界上最精細的工作之一,不是粗心大意就能辦的,不是光苦幹、蠻幹就可以辦的,既要苦幹又要巧幹。表面上坐到那裏不動,實際上有很多的分寸在其中,希望大家體會。如果體會得到,那他在生活中一定是一個很有智慧、很有分寸感的人,不會是一個呆呆木木的人,這是由禪修所訓練出來的一種心理素質。

(待續)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