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禪修寶圖(一)──聖嚴法師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聖嚴法師教默照禪
聖嚴法師教默照禪

最近重新細閱聖嚴法師在象岡默照禪十的開示[1],略為整合,並加入繼程法師的看法及自己在禪七的體驗,與有興趣禪修的大眾分享,願大家在新的一年,禪悅充滿,菩提上進。

最欣賞法鼓山禪修體系有方法和次第,尤其是法師在多日禪修營的開示,如一張指引清晰的導覽地圖,讓學員有所適從,可安心地循圖進入佛教的寶山。

我所認識的法鼓山禪修基礎,由調身開始,繼而調息,進而調心。因為身根較粗,易被覺察和調校。姿勢正確後,便留意呼吸,至身心安定,我們就能平等和整體地覺照到身心內外幼細的覺受。

調身──肯定、承認自己本身是虛妄的

在多日禪修營中,最常遇到的問題是腳痛、疲勞、幻覺和氣動,這多和坐姿有關。坐姿要做到三個目標:舒服、穩定、持久。雖然在初級禪訓班便教了,法師再次很仔細地指引學員。[2]另外,處理一些常見的問題,他開示:

「調身根本原則是身體要放鬆,坐的姿勢要平穩,身體上的痛、癢,知道而不管它。如果痛得很厲害,腿痛就放腿,背痛就彎腰,頭痛就將注意力放在臀部與蒲團之間。如果頭部發熱、發燙,也許是有病或感冒,這就需要吃藥休息了;除此之外,身體上任何狀況都不管它。有些人會連續的抖動,那是因為特別注意身體某處的關係。」[3]

對於幻覺,他引用其中一位弟子夜間打坐時見鬼、事後發現原來見到只是法師的遭遇,指出要依《金剛經》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佛法的基本原則。

「修行時,首先一定要肯定自己、承認自己本身是虛妄的,進而體會到自己的身體與心也都是虛妄的,然後才不會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4]

「一定要肯定自己的我執以及身體是虛妄相,所見所思是幻想幻覺,才能夠在面對外境時真正把它當虛妄來看。否則只是觀念上的理解,當自己遇上境界時就不虛妄了。」[5]

聖嚴法師亦在開示中,提到若用頭腦想像自己在打坐,可能會出現身心分離的狀況,漸漸會看到一個自己的形象在打坐,造成幻覺出現。[6]

另外,常炬法師曾經提醒我們坐禪時不要將意念放在眼部或眉心,因視覺常受刺激,易生幻覺。我就親身試過因此而看到地磚花紋浮起、空氣中的浮塵等,到今不知當時是眼睛變得敏銳,抑或是幻覺,總之會教人分心,避之為上。

繼程法師常笑說禪堂是最好睡的地方,很多人平日生活奔波勞累,睡得不多亦不好,來到禪七,身心放鬆了,往往坐禪時昏沉。他通常面對這樣的情況,會先讓他們好好地睡覺。他更指出在禪法的教學裏,調和飲食與睡眠是基本的工夫,如果平時生活沒有規律,很散漫或是很緊迫,禪修時狀況一定顯現出來,即使心態可以調得很正,但多少還是會受到干擾。我們要接受因果,也要處理它和轉化它。[7]

關於氣動,法師們意見不一。多位法師不贊成隨順氣動,主要怕大家貪戀氣動時輕鬆的狀態,以及將來身體氣通後,沒有了氣動時常見的失落和追求。應對的方法是不與它對抗之餘,儘量慢慢回復正確的坐姿,默記要做自己的主人,氣動大都會慢慢減弱。

象岡道場禪七戶外草坪經行
象岡道場禪七戶外草坪經行

調息──體認到每一次呼吸都是新鮮的

調息時最常見的問題是緊張和控制呼吸。聖嚴法師一向都提醒大家要自然呼吸,在此次開示,他多番強調:

「體驗呼吸是很單純的,只要知道空氣從鼻孔呼出時是溫暖的,從鼻孔吸入時是清涼的。絕對不能去控制呼吸,使它快或慢,多或少;也就是說,你的責任是在於體驗的感覺,而非去計較、考量呼吸的量多量少,以及呼吸的品質。」[8]

「體驗呼吸從鼻孔出入的感覺,只管呼吸出入的感覺,不管呼吸的多或少、深或淺,或者空氣品質的好與壞。」[9]

他在同一本書更仔細地開示調息的要門:

「呼吸的感覺是在鼻孔的前端部位,但是不要特別去留心呼吸在進鼻孔之後是進到肺部或進到哪裏;就是自然的平常呼吸,不要控制它,不要故意使得呼吸快或慢、深或淺,只要知道有呼吸出及呼吸入的感覺就好。這時你的心,就好比站在電影院門口的收票員,收到一張票,就讓一個人進去,至於進去之後是坐在哪一個位置上,那就不是收票員該管的了。

有的人想控制呼吸,希望呼吸越長越好,越深越好,這不但沒有必要,而且會引起呼吸不順、胸悶氣塞的副作用;也有的人呼吸時注意小腹,最初開始能夠感覺到小腹在蠕動,但是,這只能使心一時間安定下來,卻沒有辦法入定和開智慧。[…]也許有人已經習慣呼吸在小腹的蠕動,並且心境平靜,那麼可以暫時用它,直到你的心已安定之後,就不要再去注意小腹了。」[10]

法師鼓勵我們將體驗呼吸培養成興趣,「要體認到你的每一次呼吸都是新鮮的,都是一個新的經驗,都是重新開始的一個生命。生命不斷地開始,不斷地向前邁進,而不是停留在原地踏步,否則會覺得無聊、枯躁。」[11]

在最近那次禪七,我坐得較好時,曾覺得很無聊,就因未懂這樣去欣賞每一剎那都是全新的體會。常源法師對此的開示,也十分有啟發性:清淨心就是如此,哪裏有尋有伺?

下次續談第三部份:調心。


[1] 聖嚴法師《聖嚴法師教默照禪》(台北:法鼓文化,2004,初版七刷)

[2] 同前書p.91

[3] 同前書p.107

[4] 同前書p.146

[5] 同前書p.146-147

[6] 同前書p.120

[7] 釋繼程 《老實是禪》  (台北:法鼓文化,2016,初版) p.30-35

[8] 聖嚴法師《聖嚴法師教默照禪》 p.107

[9] 同前書p.120

[10] 同前書 p.26-27

[11] 同前書p.92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