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禪修再感悟

2006年1月

有關內觀禪修,去年的模達紀事已有述及。沒有滿天神佛,更不用誦經,禪修中心只是幾所平平無奇的村屋,從火車站搭乘約四十分鐘公車,在一個只有數十家小店的村鎮下車,沿著初開的桃花和枇杷樹一直走,繞過植有竹樹的小溪,道旁躺著一隻僅能辨認出是貓的腐屍,鋪著蒼蠅。生滅與無常,哀矜勿喜。拖著兩件行履過了橋,便是禪修中心了。幾棵櫻花樹迎在路旁,而頭一棵的位置就是這活動範圍的邊界。這十天不能與外界接觸(包括不能打電話、書寫工具和書籍得要沒收)、恪守禁語、完全的靜默,包括任何的肢體語言,除了向老師請益和向事務長解決生活必須的問題。沒有文字,讀書人像繳了械,心不能再往外攀緣,就只得往內跑,展開心靈旅行,從每天凌晨四時起,直到晚上九時三十分方休(每天靜坐十二小時)。在禪修期間的一舉一動,都是很有規律而且是必須,吃飯(過午不食)、洗澡、洗衣服和上廁成了惟一的「娛樂」,久沒有洗曬的毛衣,就是在這幾天洗的;然後你會留意到,原來每天需要喝多少的水吃多少飯;大腸的蠕動會告訴你上廁的時候,弓在蹲廁上,你久沒有與身體和糞便如此親近,長長的一尾完整無缺的躺在胯下,你會想起是那口飯的餘剩,自然的循環。

年前突然發心參禪,除了是朋友推介的因緣之外,主要還是因為顯之於身上的無明作動。無端的痕癢了三、四個月,夜不成眠。西醫說是皮膚敏感而中醫說是風「癱」。最後要找到順勢療法的醫師和服用了好一陣子微量疪霜,才好轉過來。然而痕癢是一種很弔詭的病,它既是病癥又是病源,你無法擺脫騷癢的心癮的話就只能越搔越癢,永無逃境,是無明的最佳體驗,也是貪和嗔的即時懲罰。

十天裡的頭四天是觀息,逐漸遠離妄想而只觀察呼吸;到了第六天才開始內觀,觀察身體上下,課程依錄音指示而行,約八十人在禪堂內面著同一方向席地而坐,老師坐在前方的台座上,控制錄音聲帶的播放,也即是控制靜坐的步驟。第六天以後,會要求學員要能坐上一個小時完全不動。這些年來以freelance方式維生,常年維持著一心幾用、一眼關七、思前想後。這下子要把心不斷的拉回當下,既不能回到過去(反省、後悔、懊惱……),也不能計劃將來(明天、下個月、一年後……),簡直是對症下藥。觀息的頭兩天,日來的妄想和夜來的夢,把台北和台南的旅程不斷重溫,歷歷在目;等這些近因都落定了,益發深遠和根本的慾望和回憶才浮現。而這下子照見的,除了食和性之外,思念得最多的依次是我媽、愛人、過年之後要搬的新房子和藝術。許許多多奇怪的念頭不請自來,有的是自己久遠之前說過的話、做過的事、遇上過的人、看過的電影。有一天晚上做惡夢,夢見自己在獨立媒體的友伴之中(遊行乎?),手臂突然被割破了一大個洞,血湧如流,我想呼喚我的同伴,然後便被自己的叫聲嚇醒,再急急的又捲回被子裡怕吵醒其他睡在通舖上的室友。又有一天下午靜坐,覺得自己在吃飯,好好味啊!口張開了作吞嚥狀,才猛然想到己刻下正盤著雙腿在禪堂,不由的失笑起來,而其他千奇百怪的綺夢就更不在話下了。

坐著一小時不動聽來像沒有甚麼大了。然而要你認真的坐下來,便會發現平日身體原來是會不斷的因應習性的自我調整,搔癢、搖動、轉換姿勢──而當這些都被禁止以後,最直接的生理反應就是痛。越是痛,下意識就越想逃避,逃避不得,便對痛的感覺產生反感,惡性循環(無明)。沒有唱誦(念咒、誦經)、觀賞(幻想神明的形想),內觀訓練要的是手空空,無一物,平白地獨自體味身的感受和心的實相。一念就是一念、一動就是一動,無遮無掩的擺在你眼前讓你昭然看見。看見了以後,就要學習把感受割離於心理的自動反應──痛=苦、舒暢=悅(signifier- signified)。把所有感受停留在單純的(身體)感受──而已,(心)不予置評,於是──痛=痛、舒暢=舒暢(empty signifier)──而已。去年我沒有能坐到一小時,腿就鬆了,覺得痛竟是成了恆常,雖然成功把癢感與不悅割蓆,便就接受了生的苦是應當的,僅此而已。而這次做內觀的頭一天,我使盡了全身的氣力強迫自己坐下去,在極度的麻與痛之中體味痛的細膩如何在體內流轉,從一邊的大腿上移到腰盤、又轉移到另一隻大腿、不斷的生起滅去。最後痛雖是依然,心卻片刻片刻的去除了苦念,然後是一陣清涼──啊!原來是這如此這般。隨即痛楚又再轉回,一個小時的身心交戰,等待只會讓人痛苦,以忍受的方式來勉強維持不是正確和「有效」的辦法。在苦苦等待鐘聲的兩天之後,才漸漸搞通了惟有是保持立於當下實相,以無待取代平日有待的時間觀,不向未知的將來(和已然的過去)作任何判斷(「大概只有五分鐘吧!三分鐘吧!快敲鐘了!」),才能讓心客觀平靜的觀察身體感觀。上次禪修,老是看輕眼前光坐著的老師,以為她就只是個錄音控制員而已。這回在掙扎之間偷眼看老師,總是紋風不動的就只是坐著,面露祥和之色,才明白這已是勝過千言萬語的教導。在這轉念之間,初嚐與感官割蓆而坐,便是這次禪修的得著。

(本文蒙作者授權轉載,為原題〈禪悟再感悟 祝新春快樂〉一文之節錄;原載於梁寶山著:《活在平常》,香港:Kubrick,2012年6月出版。)

延伸閱讀:

梁寶山:〈活在平常的創作、修行與政治︰ 《活在平常》新書發佈會〉,梁寶山網誌「藝文.三昧」,2012年6月。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