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講的是禪修中的五種障礙,又叫五蓋。蓋是蓋覆,一種比喻,蓋覆令禪定不顯現。五蓋是甚麼?第一是貪欲,第二是嗔恚,第三是昏眠,第四是掉悔,第五是疑惑。貪嗔昏掉疑,這五種煩惱是禪定現前的障礙,所以在禪修中,我們可以自我檢查,如果這五種蓋都得到了對治,禪定一定會現前。對這五種蓋,我們可以粗線條地做一種對應的認識:貪嗔,主要是煩惱障;昏眠,主要是業障;掉悔,主要是業障,也有煩惱障;疑惑,主要是所知障。但這些對應不是絕對的,因為貪嗔裏面也有業障,昏眠其實也是一種煩惱。
古代祖師講,「客塵易伏,家賊難防」。客塵就是由外面來的,引申為煩惱的緣,當我們在禪七或是封閉的禪修狀態下,客塵通常都被減少和排斥在外面。比如說你在一個封閉的環境閉關,很多會引發你貪嗔痴的外緣就沒有了。但是家賊難防,家賊是甚麼?就是我們心裏本來就有的煩惱習氣種子。因為無量劫來,我們在六道輪迴裏頭出頭沒,造了一大堆貪嗔痴的業,經歷過許許多多貪嗔痴的惡習,所以當外面的環境對我們不造成障礙,我們的注意力完全內轉的時候,內心會現前煩惱習氣種子。
我們可以一個個地簡單分析一下這些煩惱習氣種子。比如說如果貪欲現前,它有可能在你心中顯現一個想,想蘊。所謂的想就是與貪相應的一個概念現前了。它有可能是你很貪愛的東西,打個比方說,一位居士在寺院坐禪,有一天突然心裏想,家裏面的古董會不會被別人偷走?這就是來自於他對這個東西的貪。或者是他心中顯現一個異性,對她有貪欲,如是等等的人或物。
嗔恚的煩惱也是一樣。你在禪坐中突然想起一個人,或者曾經跟他在一起的某件事,然後心裏生起怨恨和惱怒。那件事過去很久了,甚至有可能那件事發生的時候,你的嗔恨並不強,只是心裏不舒服,然後很快就淡忘了。為甚麼淡忘了?因為在日常生活裏,我們眼前總是不斷地出現新的境界吸引我們的注意力,所以,你當時所經歷的不快轉眼就放下了,或者只是在心中徘徊一個短暫的時間,就放下了、不會再注意它,但是在禪修中把它翻出來的時候,你非常生氣。
不管是貪還是嗔,這兩種煩惱,如果你在禪修中翻出這個種子的話,就是很大的障礙。它有可能是微細的,也有可能是很猛烈的,在你心中現前。當它現前的時候,會不會造成你氣機紊亂、心緒不寧、呼吸粗重呢?因為人在禪坐中,心會更加安靜,煩惱在安靜之中被放大了,似乎對我們的影響也變大了。這時候怎麼辦?當然這裏講的是極特殊的,比較嚴重的。這個時候古人講,對治這種煩惱,你只能用正見去觀察。所謂的正見,都是十方諸佛般若智慧裏開顯出來的。
用正見去觀察現前的煩惱,是有很多理路的。在這裏我們就要提到《楞嚴經》,坐禪的人一定要研讀《楞嚴經》──「成佛的《法華》,開悟的《楞嚴》」。因為《楞嚴經》在前面七處徵心,釋迦牟尼佛其實就教授給我們一種觀察煩惱心所的方法,用《楞嚴經》前面的那種觀察方法,任何一種煩惱現前,你都可以觀察它。在這種觀察下,煩惱了不可得。關於《楞嚴經》這個觀察方法,你們下來去看。
不管是貪還是嗔的心念現前的時候,天台宗有另外一個觀察理路,這個理路來自於中觀的一個偈子,說一切的煩惱心所:「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這個偈子大家都很熟悉。「諸法不自生」,注意這裏說的諸法,包括心、心所和色法。這裏的諸法是說,我們現在對一個對象生起貪欲;對一件事,我一想起就惱火──這個惱火的心、貪心是自己生出來的嗎?不是。因為如果是它自己生出來的,它已經有自己了,為甚麼還要生?那是他生的嗎?從另外一個對象生出來的?也不是。你在這裏要作深入的觀察。因為你自己可能會說,一想起這件事就惱火。比如說他罵你一句,你一想起他罵我這件事就惱火。這個話裏面包含的你的嗔恨,是從他罵你這件事生出來的,那麼就是他生嗎?怎麼會不是從他生呢?這裏要觀察,要用因明、邏輯來觀察。這個人罵你,你就生氣,就相當於說,任何一個人罵你這件事,具有讓你生氣的自性,是這個意思。好了,在這個結論下,我們就會發現,很多時候有人罵我們,我們不生氣,對吧?如果你師父罵你,你可能還感到高興,消我的業;如果你父母罵你,你還感到一種親昵、愛意,可見有人罵你這件事,並不具備讓你生氣的特性,所以不從他生。可能你會說,我想起那個人就惱火,那你觀察一下,你的惱火是不是從那個人生出來的呢?如果那個人具有讓你心裏生嗔恨的特性的話,為甚麼別的人看見他不惱火?如果他具有讓你一見就生嗔的特性,應該是所有見到他的眾生都會生嗔恨,有沒有呢?沒有,所以不從他生。
這個觀察也適用於貪。比如有人說,我們任何時候見到錢都會生貪心,錢就是讓我們生貪心的一種東西。這不一定。因為在那個說法裏,錢具有讓我們生起貪心的自性,但是在有一種情況下,有些人看到錢可能會害怕。比如我們出家人裏有一些修行人修苦行的,自我要求很嚴的,看到錢嫌麻煩、嫌髒不願意碰。那你說,錢究竟是甚麼自性呢?好像也沒有一定讓我們生貪的自性,也沒有一定讓我們覺得它髒的自性,所以不自生不他生。
下面說「不共不無因」,就是自生和他生兩個合起來會不會生這個煩惱?如果自不生這個煩惱,他也不生這個煩惱,兩個合起來,同樣是不會生。這是三個檢查、三個推窮,但是煩惱生出來,又一定是因緣法,它不是從這個人生的,但又離不開這個人,離不開這件事。它是因緣聚合而現前的,所以下面接著說「是故說無生」,這是講無生。如果我們的資糧足夠,可能從這四句話上,能當下悟入諸法不生不滅的空性。如果我們的資糧不夠,這四個推窮就能夠對治我們對煩惱,以及引起煩惱的相的執取。即使僅是對這四句偈子有決定見,有決定的信解,它也能幫助我們對治在禪坐中現前的煩惱障,因為我們堅信不自生、不他生。其實你的煩惱不是從某件事生出來的。最終回到前面說的,了不可得,煩惱不可得。它在哪裏?這樣就加倍使我們的心緒復歸寧靜。
這是講在禪坐中,特別是在長時間的封閉禪修中,如果有煩惱障現前,觀察它的理路。那麼觀察它的理路有很多方法,就是我們平時所聞思的經論裏面的核心教導。其實釋迦牟尼佛講的法,諸大菩薩、祖師講的法,都是幫助我們認清煩惱的面目、對治煩惱現前的可以操作、可以實修的方法,而不是一個純粹的理論,用來思辨、做學術研究的對象──肯定超過這個的。這是貪和嗔。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