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神通只是工具,解脫才是目的,不可本末倒置⋯⋯

(圖:網上圖片)

上文,我們這兩篇文章,要介紹一個有趣的題目,就是「神通」。在上一篇文章裏,我們已認識了甚麼是「神通」、神通有哪幾種、佛陀使用神通時的目的及原因。

本文會介紹《維摩詰經》中,一篇充滿神通的章節,就是「香積國品第十」。

這一品的重要之處,在於它說明了維摩詰居士,不但是一名在家的居士,更是一名大乘菩薩。而且他修行極高,能使出非常奧妙的神通。

在開始介紹之前,先簡介它的背景。

在第九品「入不二法門第九」時,維摩詰居士詢問眾多菩薩,甚麼是不二法門?眾菩薩包括德守菩薩、弗沙菩薩、師子菩薩及上善菩薩等,都不能給予令維摩詰居士滿意的答案。直到文殊菩薩及維摩詰居士的對談中,才顯示出真正的不二法門。

這時,舍利弗突然想到食飯的問題。維摩詰覺得很奇怪,便說:「佛說八解脫,仁者受行,豈雜欲食而聞法乎?」你來聽佛法,為何心中想著食飯?舍利弗當時非常尷尬,不知如何是好。不過維摩詰居士叫他等一會,他去準備食物。

大家不要忘記,當時在場有很多佛弟子、菩薩、阿羅漢等在維摩詰家裏,雖然維摩詰居士是非常富有,但要準備食物的話,也不是容易的事。因為他不是只準備舍利弗的食物,而是要準備所有參與者的。

正當我們以為,維摩詰居士吩咐工人煮飯時,他竟然:

「時,維摩詰即入三昧,以神通力示諸大眾,上方界分過四十二恆河沙佛土,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今現在,其國香氣比於十方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為第一。」

「三昧」即是禪定。筆者在上文提過,神通必須以慈悲心、持戒及禪定為根本,否則與邪魔外道沒有分別。維摩詰居士這一刻,便通過禪定來使用神通。他以神通向大眾顯示一個有「四十二恆河沙佛土」這麼遠的眾香國,「四十二恆河沙佛土」有多遠?

我們經常在佛經中,讀到很特別的時空單位。例如時間上,有剎那、劫、三大阿僧祗劫;在空間上,有三千大千世界等。每一個在佛教上都有解釋,但簡單來說,與我們所認知的時空概念有所不同。

以「三千大千世界」為例,佛教認為宇宙是由無數個小世界所構成:

一千個小世界,稱為一小千世界;(1000)

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一中千世界;(1000×1000=1000000)

一千個中千世界,稱為一大千世界;(1000x1000x1000=1000000000)

這樣計算十億個小世界為一大千世界。而一大千世界包括了小千、中千及大千世界,因此又稱「三千大千世界」。

而佛教更認為,宇宙中有無數個的「三千大千世界」,佛經稱為「十方恆沙世界」及「十方微塵世界」,可見佛教的宇宙觀是相當宏大。

出現在眾弟子面前的眾香國,究竟是來自哪一個星系?我們不得而知。但這種時空概念,如果不是神話,而是真真實實出現的話,它確實是顛覆了我們的歷史觀及宇宙觀。試想,在古印度時期,已經對宇宙有這麼廣大的想像,究竟他們是從何得到這些知識?

眾香國,顧名思義,是充滿香氣的地方。經文中說「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樓閣,經行香地,苑園皆香。其食香氣,周流十方無量世界。」眾香國以香為供香,更加以香為食物,所以整個地方都香氣四溢。

這時,更神奇的事發生了。維摩詰居士化身出另一名菩薩,並吩咐他去眾香國尋找香積如來,希望取得食物。維摩詰居士吩咐他的化身菩薩,要依照他的說話去對香積如來說:「維摩詰稽首向世尊行禮,並致衷心問候,世尊一切安好嗎?懇請世尊將吃剩的食物,施與娑婆世界,讓原本修行小乘法的人,也能弘大乘佛道,讓如來的名聲揚諸四海!」

積香如來聽到化身菩薩的要求,便把一些香飯交給他。當化身菩薩接受了香飯後,便「承佛威神及維摩詰力,於彼世界忽然不現,須臾之間至維摩詰舍。」剎那之間,化身菩薩在眾香國消失了,回到維摩詰居士家中。這是多麼神奇的事,但更奇特的是:「鉢飯悉飽眾會猶故不殫。」雖然化身菩薩取得的香飯很多,但總是有定的數目,可是維摩詰居士家中的佛弟子,怎樣吃也吃不完。而且吃了香飯的菩薩、聲聞和天人,都感到身心愉快,全身的毛孔都溢出一陣奇妙的香氣,好像眾香國土裏的樹香一般。

讀到這裏,大家會否覺得像科幻電影一樣,同一時間有兩個佛土出現了,而在此處的佛土,要透過一個化身,去接觸彼處的佛土。而這個能進出兩邊的化身菩薩,卻由一名長者所演化出來。這些神通看似很吸引,可以穿梭時空,又可以化身多一個人出來。其實神通並不是最「利害」,它也有限制。

星雲法師在談論神通時,提出四個重點:

一、神通非究竟之法

雖然神通可以吸引眾生的眼球,令更多人對佛弟子肅然起敬,但過份使用神通,反而是譁眾取寵的行徑。神通不是了脫生死的究竟之法,若不審慎使用,反而成為走進解脫之道的障礙。

二、神通敵不過業力

「在世間上各種力量之中,最大的力量並不是神通,而是行為的力量,也就是業的力量。」

神通只是一時的效果,但一個人所做的行為,可以影響很多世。如果是做善業的,下世將會有好報;反之,會落入三惡道,即是畜生道、餓鬼道及地獄道。所以,行為影響深遠,力量比神通更強。

三、神通比不上道德

很多學佛的人,對於神奇怪異的事情特別感興趣。假如他親眼見到維摩詰居士或佛陀的神通力,只會被這些能力吸引,忽略了除佛法以外,更重要的道德修養。作為人,道德修養非常重要。作為佛弟子,更加要著道德修養。

四、神通及不上空性

「神通是在有形有相上求,而佛法般若的空理無所不遍,無所不在。」空性是佛教與其他宗教的最大分別之處。其他宗教追求做善事,要關心窮人,要孝順父母。佛教也關注善行,但更加強調空性。空性的意思,是萬物沒有永恆的性質,人世間所有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這是宇宙的真相。因此,修行人應該花時間研究空性,而不是追求神通的神秘經驗。

筆者透過這兩篇文章,簡單介紹了一些神通的知識。維摩詰居士能使用神通,因為他已到達菩薩的境界。正如眾香園的九百萬名菩薩,都希望去我們身處的娑婆世界供養釋迦牟尼佛,及參見維摩詰菩薩。(「時,彼九百萬菩薩俱發聲言:『我欲詣娑婆世界供養釋迦牟尼佛,并欲見維摩詰等諸菩薩眾。』」)我們不能只追求神通,而忽略背後有更大的珍寶。

下一篇,我們會介紹維摩詰居士的「獨門絕技」:「不二法門」

(待續)

分享:

Picture of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9%bb%83%e5%a2%9e%e5%81%a5/" title="Posts by 黃增健"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黃增健</a>

法名「重勵」,喜以文字分享生活感受。曾出版五本著作,包括《增健,換腎日記》及《閱微書齋》等。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