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煉見識及廣結善緣──明海法師談「禪心三無」(十三)

識,就是見地,實際上就是智慧。佛教講的智慧有聞、思、修三種。聞是聽聞,思是思考、思維。聞、思就是學習,包括讀書、聽講──聽老師講、聽別人講這都屬於聞思的智慧。學習令我們增長見識,掌握很多前人的經驗。修,在佛教裏面主要是指修禪定。禪定的積累能改變身器,而更重要的是能改變心識。改變我們對自身、對世界的看法。在這些地方發生突破以後,它就會改變我們的心量,改變我們的理想、志向,改變我們思想的高度。

如果以世間的標準來看,擴大識的途徑,古人用兩句話來講,那就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很有概括性。讀書就是聞、思;行萬里路就是實踐,實際上就是修,修行。修行不僅僅是靜坐禪修,也包括在生活方面去磨煉、去歷練、去碰撞;經歷失敗、再試驗、再失敗這個不斷的過程,最後見識增長了,心量打開了;當然也包括空間上的遊歷。在古代印度和中國,遊歷的經驗也是很重要的。一個人要是足不出戶,他的見識也很難增長。現在我們說旅遊,佛教稱為行腳或雲遊。中國疆域廣大、山川秀麗,所以雲遊天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經過很多的名勝古跡,這個過程一定會增長你的知識,會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養。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這些山水、名勝古跡本身就像老師一樣浣洗我們的身心,開闊我們的心量。只是待在小小的街巷或者是很偏僻很封閉的小村莊,和你遠望無邊無際碧波萬頃的大海,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感受絕對不一樣。當然對於心智相當成熟的人,在很小的屋子裏,他的心也是跟虛空一樣大。但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我們的心隨境而轉,會受境的薰陶。行萬里路,就是主動地用好的環境,用這些波瀾壯闊的、宏大的、秀麗的外境來薰陶我們自己,增長見識。

廣結善緣

身器要養護,識要培養、要磨煉。那麼講到緣呢,就是要廣結善緣。一個人為甚麼會生在很開明──比如說有佛教信仰、有文化氛圍的家庭呢?這與他過去世結的緣有很大關係。有的人走到哪裏都能遇到好人,走到哪裏別人見到都喜歡他,都願意幫助他。也有的人處處碰壁,人緣老是不順,總是有人跟他過不去,這也跟他過去世結的緣有關係。所以要改變緣,只能從廣結善緣做起。

廣結善緣要從生活裏做起,認識的人,不認識的人,一面之交或者多年相處,都要能結善緣,慢慢地我們在人生路上的積累就會越來越好。廣結善緣主要是有奉獻的心,要有奉獻精神。在任何一個環境中,都要多為他人著想,為他人服務,多關照對方,不要處處只想到自己。廣結善緣,從語言上講就是要說愛語,說柔軟語;從心態上來說,要有奉獻的心,有歡喜的心;從行為上來說,要多做利他的事;從儀表來說,要多微笑。有時一面之交,一個善意的微笑也可能會給對方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結下很深的緣。

我在書上看到一個故事:大概是在風景優美的瑞士,那時正值旅遊高峰,四面八方的遊客都聚集到一個城市裏,賓館已經住滿了人。一位服務員正在值班,天已經很黑了,有一對老年夫婦來投宿,但是賓館已經客滿。服務員就同這對老夫婦解釋,說確實沒有房間了。老夫婦很失望,不知道該怎麼辦。年輕人想了一下,說:「我有一間宿舍,雖然比較小,條件不怎麼好,但是衛生還可以,你們在那裏休息一晚上吧,反正我值夜班,在外面坐著就可以了。」老夫婦接受了他慷慨的布施,第二天離開時很高興,特意要了這個年輕人的聯絡地址。過了一段時間,年輕人收到老夫婦從美國一個城市發來的電報,邀請他去做客。年輕人放假時就去了美國。老夫婦專門派人接他,將他領到一個富麗堂皇的酒店,年輕人以為是要住在那裏,老人卻說要將這酒店交給他來管理,作為對他那個晚上所做善舉的回報。

這個故事可能是人們杜撰出來的,但是能夠給我們一個啟發,有時候在生活中一個小的善舉能令我們結很深的緣。一件小事足以把我們的善心表達出來,所以古人說:「勿以善小而不為。」為甚麼說小的事會給我們結很深的緣呢?因為不管是小事還是大事,所表現出來的心態是一樣的。所以廣結善緣時時處處都可以做。這需要我們有愛心、有責任心。今天的社會很多人目光短淺,沒有責任感,不相信三世因果,不相信我們要為自己的一切行為負責任。因此我經常聽到人們反映說,很多時候,在火車站、汽車站買的是假冒偽劣產品,食品經常都是過期的。為甚麼呢?因為人們總是認為,在那裡買東西的都是趕車的人,一旦坐上車,就不會再回來了,所以他們做的是一次性買賣,能多賺一些錢就多賺一些。那種心態好像是做完這一次生意,以後就永遠不會再見到這個人了。事實恰恰相反,以後還會見面。如果我們對自己遇見的每一個人都能想到以後還會見面,我們的行為、做法就會不一樣,我們就知道要認真對待了。因此,從緣的這一點來說,我們也應該要廣結善緣。

廣結善緣,通俗地說就是要奉獻──奉獻我們的財物,奉獻我們的愛心,奉獻我們的歡喜心。這便是佛教講的布施,所謂財布施、法布施、無畏施。無畏就是安全感,無畏施是安全感的布施。

養護身器、磨煉見識、廣結善緣這三個方面,如果我們都能很好地去做,我相信,我們的命運會越來越好。因為我們扣住了命運的脈搏,不僅可以把握現在,還可以把握未來;不僅可以通過努力逐漸地改變今生今世,無窮的未來際都掌握在我們的手上。

──2003年10月6日於柏林禪寺普賢閣的開示

問題一

出家應該擁有怎樣的心態?

回答一

出家正確的心態就是為信仰、為修道。

出家這種想法,在很多佛教徒特別是年輕的佛教徒心裡都可能有過,但未必每個人都能出家。要好好地觀察一下自己在各方面能不能適應出家人的生活,另外也要考慮一下自己對佛法的瞭解,包括對僧團生活的瞭解究竟有多少。我們在書上看到的出家人的生活,跟現實中出家人的生活還是有距離的,如果你滿懷期待地看出家人的生活,想像自己出家以後如何如何,當你在現實裡遇到一點挫折,遇到跟自己的設想不一樣的情況,可能就會受到影響。

因此我覺得出家的動機應該就是為了佛法。法是常住的,真理是永恆的、不變的,不會因為時間空間的改變而變動,不會因為時代的改變而變動,也不會因為人們的水準參差不齊發生改變。佛所講的法超出所有這些變動的現象,作為真理這一點不受這些因素的影響。如果我們的信心維繫在法上面,而不是維繫在其他因素上,甚至也不維繫在某一個人上面,比如你遇到一個很好的師父,就是因為看到這個師父很好,你願意出家,當然這種因緣也可以。但是比較而言,畢竟因為佛法是真理,我願意為它而獻身,去實踐它,這種心態更好些。

將信心維繫到法上,這樣我們的信心會比較堅固,比較能經受得住考驗。當我們把信心維繫在法上,我們所處的環境和目前所看到的各種現象越不如意,我們越有精神。為甚麼呢?因為周圍的一切都很好的話,那還需要你幹甚麼?那就不需要你了。周圍的一切有問題,那才需要我們。

問題二

甚麼是戒律的遮和開?

回答二

「遮」是遮止、不要這樣。「開」是指特殊情況下可以例外,如妄語。妄語可以開,在甚麼情況下可以開呢?如果你的妄語對對方不會造成損害,而是出於善心、出於愛護對方,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開。比如有一隻鹿被獵人追趕,從你面前跑過去,獵人追過來問你鹿逃跑的方向,你告訴他相反的方向,這時你不犯妄語戒。因為你是為了保護那只鹿不受傷害,同時也是幫助獵人少造一次殺業,這樣的情況下是可以開的。

(待續)

原文刊自《禪心三無》,天地圖書2017年出版。佛門網獲授權刊載。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