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過上圖的行為嗎?或者,曾否於看到電影的驚險情節時,大聲提醒主角「小心後面」?曾否看到心儀角色遭受傷害,而不禁涕淚俱下?筆者還記得,十多年前香港電視台現場直擊家庭觀眾收看劇集《小寶與康熙》(即《鹿鼎記》,由張衛健飾演韋小寶)大結局的反應,幾名少女看到其中一名女主角被殺的情節,就在電視機前哭了出來……
觀心如看戲
馳譽中西的幽默大師阿姜布拉姆(Ajahn Brahm)今年再次訪港,2月20日假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舉行禪修日營。活動期間,阿姜(泰語「老師」)舉出上述例子:有些人看電視球賽時,向著螢光幕大叫「起腳射吧!」、「傳球啊!」、「避開他!」,彷彿相信球員真的會聽到。不過,叫喊的人身處香港,球員則在英國;何況,那場球賽是錄播的……
阿姜指出,我們對待自己的念頭,就好像看球賽或電影過份緊張一樣,自己完全陷入其中,無法抽離。若能把念頭視作螢光幕的影像,不相信、不執著,自然不會受影響。
阿姜舉出一個故事說明:某位太太,請丈夫去超級市場替她買雞蛋。在市場,丈夫遇到一名小孩不斷罵他醜如駱駝、臭如豆豉。盛怒之下,丈夫還未購物便折返家中,對太太發脾氣。太太指該小孩因意外而令腦部受損,沒有上學也沒工作,經常在市場流連、胡言亂語。接著,丈夫再次去到超級市場,那名小孩仍在,並繼續辱罵他,但這次他覺得對方本身就有問題,完全不在意,順利地把雞蛋買回家中。
同一道理,對於種種問題(如被老闆罵)、情緒,只要我們置身事外,即能保持內心安樂。
擁抱自己 增進健康?
阿姜開示:我們應該與念頭保持距離,塑造空間讓慈悲注入。正念加上慈悲,能使身心放鬆,放鬆則能促進身心健康。他強調mindfulness(正念)與kindfulness(阿姜自創的詞語,把kind「仁慈」與mindfulness合在一起)同樣重要,眾笑。
他舉出另一個事例:紐約一名律師壓力甚大,所以脾氣很差,下屬暗地裡稱他為「地獄老闆」。他每天午飯後都禪修半小時,這期間秘書會為他婉拒任何電話。律師喜歡禪修,因為禪修後腦筋更清晰,較少犯錯;秘書也很喜歡律師禪修,因為禪修後他脾氣會變好,從「地獄老闆」變成「天堂老闆」。為何出現這種轉變呢?因為身心放鬆,則容易生起慈悲心,反之亦然。
如果希望首先生起慈悲感,從而達致放鬆效果,阿姜傳授大家幾個「絕招」:在胸前交疊雙手,擁抱自己;撫摸自己的身體或頭髮;面向鏡子,對自己微笑;反覆跟自己說:「I love me」(「我愛我」)。這樣培養出溫暖和慈悲的感覺,不僅能去除身體的不適,更能改善各方面的人際關係。
更進一步,阿姜說我們禪修時,也應該對身體慈悲,覺察身體的需要,別強行維持某些動作;還要對自己的心慈悲,對過去慈悲(放下痛苦的回憶、對曾經傷害我們的人慈悲)、對未來慈悲(放下對未來的憂慮與計劃)、對現在的經驗慈悲(樂在當下)。如是者,慢慢地鬆弛,繼而感到平安、和樂、自在。
莫與憂愁同眠
阿姜提及,我們的心平時太多事情要做,習慣了忙碌,有時應該讓它休息一下。他自言不會穿著鞋睡覺,正如不會帶著過去與未來上床一樣。明天可能就會死,因此不要與憂愁同眠,免得浪費自己的寶貴人生。我們是human being(人類,being又有存在、生命、當下等意思),而非human doing或human going(要做甚麼或要去哪裡)。想著其他東西,即不能滿足現狀;心若追逐外境,只會越追越亂;情緒生起,儘管由它去,否則越計較情緒,越會迷失其中。
阿姜認為,禪定(三摩地samadhi)有時被翻譯作「專注」(concentration),帶有刻意用功的意味,不太合適。真正的禪定,是放下游思妄想,從而自然安住的。
中庸的智慧與慈悲
阿姜提醒大家,熱衷禪修的同時,也不要過份精進。連佛陀也要睡覺,何況我們?睡覺時無須時時刻刻提起正念,而應該放下萬緣(否則會失眠);駕車時無須觀呼吸,而應專心觀察道路。另一方面,慈悲心是重要,但若慈悲太多、智慧太少,可能為自他帶來苦惱。如果我們連自己也處理不好,哪裡有能力幫助別人呢?
這令筆者想起,佛陀其中一位比丘弟子,名叫二十億耳,出家後過度精進修行,弄壞身體,反而退失道心。佛陀問他:「你出家前善於彈琴,假如琴絃太緊,能演奏出美妙的音樂嗎?」
「不可,世尊!」二十億耳回答。
「假如琴絃太鬆,能演奏出美妙的音樂嗎?」
「不可,世尊!」
「假如琴絃不緊不鬆,適得其中,能演奏出美妙的音樂嗎?」
「可以,世尊!」
「同樣地,比丘,過度精進會令心昏亂,毫不精進卻會令心散漫。你應該分辨適當的時機、思察合宜的表現,不要放逸。」[1]
二十億耳遵奉佛陀教導,心安而得定,不久更證得阿羅漢果。如果我們也依照中庸之道修行,最終必能成就!
[1] 見《中阿含經》卷29:「世尊告曰:『如是,沙門。極大精進,令心調亂;不極精進,令心懈怠。是故汝當分別此時、觀察此相,莫得放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