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心、發心、發大心」,新一年將至,我們應如何修習發菩提心?──明海法師與你「無門關夜話」(十)

續上期

我們寺院在管理上有些細節還要進一步調整。比如我們在齋堂吃飯,由於我們現在基本上只有一個齋堂,統一管理,行堂都是由出家師父行。依照律儀,並不十分如法。出家師父最好是沙彌行堂,沙彌最好只給比丘和沙彌行堂。因為我們是統一管理,現在是既給出家人行,也給居士行。對出家人來說,沒有甚麼問題。出家人覺得,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福田,我們為他們服務,功德都增長,這是沒有問題的。多年來師父們也都是任勞任怨,但對居士來講,有的居士容易滋長輕慢心。我覺得其實有一個很簡單的對治法,就是當師父給所有的居士盛飯的時候,你們在座位上坐著,但要合掌,心裏生起慚愧,通俗地說,相當於世間的人給你倒茶,你心裏生起「不敢當,不敢當」的慚愧心。有這種慚愧心,對你們來說,就沒有任何過失了,因為這是常住同意安排的。如果沒有這種慚愧心,覺得應該的,「我交錢了」,這就有過錯。這種念頭一出來,慢慢地滋長,就會產生過患。

注意,這就是修行,我現在講的就是最重要的修行。大家不要認為我是在嚇唬人,或者是給大家施加壓力。不是這個意思。我確確實實是從對大家有好處、保護大家修行的角度跟大家分享這些細節。如果在這些細節的地方不注意的話,就會產生很大的過患。

這是講懺罪集資最終要回到恭敬三寶,對三寶有淨信,發自內心地皈依三寶。最重要的覺受就是在內心深處,覺得一刻也沒有離開三寶,三寶與我的心同在。其實三寶與我們的心同在這種覺受,就是常住三寶的意思。你從內心深處對十方常住三寶生起清淨的信解、有力的信解,有這個體會,再去坐禪,那就很容易得到加持,很容易相應,有功德生起,也不容易發生偏差。這就是我為甚麼不厭其煩、反復講禪修前行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怎樣修習發菩提心

如果我們能在內心真切地生起對三寶的淨信,當這個淨信的力量強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自然就會對自己的生命發生一個新的決定,就是要把生命從現在到盡未來際,全部都投入到如諸佛菩薩那樣為利益一切眾生修習佛法這個崇高的目標上,這個就是菩提心。大家注意,這就是我們談到的三個要素:第一個是佛,第二個是我們的心,第三個是眾生。所謂的菩提心就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對這個正見充滿信解,對自己從現在到盡未來際生命的價值做最大的決定、最徹底的奉獻,這就是菩提心。菩提心裏面涵攝了出離心──對因無明、惑而發生的生死輪迴生起真實的厭離。因為自己知道這是苦,生起厭離,那一切眾生也是一樣的。所以禪修的第二個最重要的基礎就是發心要具足。發心的核心內容就是發菩提心,包括了發出離心。

《華嚴經》裏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如果沒有菩提心的攝持,你修積甚麼善法都是魔業。甚麼叫魔業呢?就是這些業沒能變成菩提道的資糧,只是三界之內的世間善法,仍然沒有超出三界之外,沒有出離魔王波旬的掌握。打坐也是一樣。如果你不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成就菩提道發心,坐得再好也只是三界內的一個善法而已,基本上可以說是外道──心外求道。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是一味地打坐,就容易成為盲修瞎練,練不出正果,而且很容易出魔障。菩提心的功德在《華嚴經》裏講「不可思議」,一個真實地發起菩提心的修行人,就是佛子,就是未來佛,就是要繼承佛的法位,就是佛陀的接班人。

發菩提心通常有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剛才講的就是願望,從願望上做最大的決定,對十方諸佛、諸大菩薩所走的這條菩提道產生最徹底的認同:盡未來際,不管遇到多大障礙,我都要走這條路。這個是願。有了願以後能落實到日常的行為及身、口、意的造作上,就叫行菩提心。行菩提心通常表現在受菩薩戒上。因為菩薩戒就是由我們的根本發心──菩提心出發,具體落實在生活中的一系列的要求、自我訓練,所以又叫菩薩學處。過去、未來、現在的菩薩都是在這些事情上訓練自己,都是在這些境界中提高自己的菩提心。受了菩薩戒,在日常生活中按菩薩戒去做,就是行菩提心。

另有一種分法:我們在因地不管是願還是行,都是方便菩提心;我們真實地見到自心和諸佛、眾生三無差別這個實相的時候,就轉入究竟菩提心。究竟菩提心當然要不斷地落實,落實到圓滿就是佛果。全部大乘佛教的核心就是菩提心。在不同的修行階段,菩提心會呈現出不同的內涵、境界、深度和廣度,所以也可以說全部的大乘佛法就是菩提心。

前面我們講到懺罪,真實地在內心生起菩提心,其中一個功德就是能淨除我們以前多生多劫的罪業。就像一堆乾草,一根火柴就能讓它化為灰燼。這堆乾草比喻我們過去生的罪業,這根火柴的火比喻我們內心生起的菩提心。菩提心的火苗也許很小,但是當它遇到乾草的時候,就會燃成熊熊大火,將乾草燒成灰燼,所以菩提心有淨障的功德力。

我們來禪堂坐禪,是不是都有這樣的發心呢?我們打坐之前要檢查、觀察我們的動機。有的同修可能身體不好,希望通過坐禪讓自己身體健康,這就不是正確的動機;有的同修聽說打坐可以讓身體很舒服,這也不是正確的動機;有的同修也許想通過打坐讓心智更敏銳,工作更有效率,學習更有效率,這也不是究竟正確的動機;也許有的同修想通過修習禪定,此生命終能生到天上,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這也不是正確的動機;也許有的同修想要通過打坐斷盡三界所有的煩惱,證入無餘涅槃,不再回到六道中來,這是小乘發心的動機,也是不究竟的。究竟圓滿的動機唯有發心為所有眾生成佛修行,這才是最真實、最圓滿、最究竟的發心。用這個發心來攝持坐禪,所有的問題、挑戰,包括坐禪中要忍耐的痛苦都變成了功德。為甚麼變成了功德呢?就是由於你的發心,所以發心的功德不可思議。

發心、發心、發大心

本煥長老碰到修行人總是說「發心、發心、發大心」,總是勉勵我們好好發心。我的感受是,這個老和尚一輩子沒有離開過「發心」這個詞。他所說的發心就是發菩提心。他老人家一輩子受持〈普賢菩薩行願品〉,《普賢菩薩行願品》裏講的就是十方諸佛要成就無上佛果,必須要修的因行,用普賢行願的因行之花莊嚴無上佛果,所以這品經也可以被認為是《華嚴經》的濃縮。本煥老和尚一輩子讀誦和受持這品經,也勸人要發心、發大心,他說的發心就是發菩提心。

《華嚴經》裏還有一品經也能幫助我們修習菩提心,就是《華嚴經·淨行品》。〈淨行品〉講,在日常生活中不管做甚麼,都要依照所面對的境界、所做的事對法界眾生發起善願,所以它都是「當願眾生」。出家人的《毗尼日用》五十三個偈子也都是從〈淨行品〉裏摘的。〈淨行品〉是修習菩提心的一個很好的法門,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運用。這品經並不長,但它是一個實修法門,功德不可思議。當我們剛開始按照這品經修行的時候,重點可以落在「當願眾生」──你有沒有真實地從內心深處生起願眾生能夠離苦得樂的意願?

在修發菩提心的時候,另一個作意也是很重要的,就是要把所有眾生都看成我們的父母。我們的父母在六道輪迴裏頭出頭沒受苦,我們忍心自己一個人解脫嗎?不忍心!所以要經常思維,面對不同的有情眾生,不管是人道還是畜生道,卵生、胎生、濕生、化生,面對所有這些眾生都要數數地作意:他們都曾經多次做過我們的父母,父母對我們的恩德是最大的,我們不忍心讓對我們恩德最大的父母在六道輪迴裏受苦,所以要「當願眾生」。「當願」的「願」如果發自內心、從心窩裏出來,那就比較容易和諸佛菩薩相應了。

你面對生活中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的一切境界,都可以依〈淨行品〉的方法發願。〈淨行品〉只有一百多個偈子,不能覆蓋我們生活的全部,但以菩提心作為根本推動力,「當願眾生」後面的內容可以自己添加,但你發的願還要跟所面對的境界相應。比如〈淨行品〉裏說:「以水盥掌,當願眾生,得清淨手,受持佛法。」因為是用水洗手,手的功用是持,所以發的願是願眾生得清淨的手受持佛法。這就叫緣起。因為你是用水洗手這樣的一個緣,以這個緣所發的願,也是由這個緣的相狀引申而來。在〈淨行品〉的前面講到,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怎樣得緣起善巧(善巧的緣起),所以〈淨行品〉的這個修法非常深奧,你看那個偈子很簡單,其實很深奧。因不同的外境而發相應的願,你這樣修就是未來善於通達緣起智慧的因。

不管遇到什麼境界,你都是「當願眾生」如何。因為外面境界的相狀是千差萬別的,我們用感官去把握都很複雜──有順境,也有逆境,有合我們意的境界,也有不合我們意的境界,所有這些千差萬別的外境,你都把它帶回到「當願眾生」,這不僅能讓我們的心具足正念這個功用──就在「當願眾生」這一點上建立正念,而且外面千差萬別境界的實有性,都會在「當願眾生」的這個作意中失掉。甚麼意思呢?就是你不管外面是甚麼,在我心中都是以「當願眾生」的正念來攝持,那麼外面這些境界是實有的嗎?慢慢地它就顯得不是那樣實有了,如夢如幻的那一面就會呈現出來。外面這些境界既是有差別的──吃飯、洗手、走路,看到樹,看到花果,看到相貌端嚴的人,看到醜陋的人,確實不同,但是它又都統一在「當願眾生」這個菩提願上了。所以如果你具足正念、恒常地修行,一切外境就不是實際地有一個甚麼境界,它如幻的那一面就很容易在心中呈現出來。

〈淨行品〉的幾句話是同時在修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同時在修慈悲心和大智慧,是悲智雙修、悲智雙運的。以眾生為所緣的大慈悲心和一切外境如幻的智慧,都可以在〈淨行品〉的修行中統一起來,所以〈淨行品〉是我們修行菩提心的一個很好的法門,在這裏跟大家特別地強調。

(待續)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