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上月出席駱慧瑛博士新書《觀心自在》簽名會暨觀音藝術展,其中一幅展品是唐代吳道子觀音菩薩畫像拓本(見圖)。吳道子的畫流傳至今,歷代不少詩人墨客曾歌詠讚歎;當中包括宋代蘇東坡《王維吳道子畫》、《記所見開元寺吳道子畫佛滅度以答子由》詩,及清初為霖禪師《觀音大士贊》,反映吳道子畫及觀音信仰在清初的影響。
蘇東坡評吳道子畫風
吳道子,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唐代開元(713—741)、天寶(742—756)年間畫家,師承張僧繇。初名道子,受唐玄宗賞識召入宮中,改名道玄。下筆有神,有「畫聖」之稱。
宋代蘇軾(1037—1101)的《王維吳道子畫》[1]詩稱讚吳道子畫風。這首詩是《鳳翔八觀》八首組詩之一,寫於宋·嘉祐六年(1061),當時蘇軾年二十六歲,任鳳翔府(今陝西省)判官[2],任內遊開元寺,見到吳道子的佛滅度壁畫而作。嘉祐八年(1063),蘇軾作《記所見開元寺吳道子畫佛滅度以答子由》[3]詩寄給其弟蘇轍,同樣描述這幅壁畫,相信是答覆蘇轍看過《王維吳道子畫》詩後的查詢,可見蘇氏昆仲對這壁畫的喜愛。蘇軾《王維吳道子畫》詩:
「何處訪吳畫?普門與開元。開元有東塔,摩詰留手痕。吾觀畫品中,莫如二子尊。
道子實雄放,浩如海波翻。當其下手風雨快,筆所未到氣已吞。
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
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
摩詰本詩老,佩芷襲芳蓀。今觀此壁畫,亦若其詩清且敦。
祇園弟子盡鶴骨,心如死灰不復溫。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
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吳生雖妙絕,猶以畫工論。摩詰得之於象外,有如仙翮謝籠樊。
吾觀二子皆神俊,又於維也斂袵無間言。」
首兩句透露普門寺與開元寺均有吳道子的畫,「摩詰」指王維(699—761,字摩詰,盛唐詩人、畫家)在開元寺東塔亦有留下壁畫。據《鳳翔府志》記載開元寺在城北街,建於唐開元元年(713),內有《詛楚文》及吳道子畫佛、王維畫竹。
詩中接著描摹吳道子的壁畫細節;佛陀在兩株娑羅樹欲入涅槃前,為在旁弟子最後說法,晨光襯托著弟子的悲慟場景。宋‧邵博(?—1158)《邵氏聞見後錄》亦曾詳細記載這幅佛滅度壁畫:
「鳳翔開元寺大殿九間,後壁吳道子畫,自佛始生,修行,說法至滅度,山林、宮室、人物、禽獸數千萬種,極古今天下之妙。…… 如佛滅度,比邱(丘)眾躃踊哭泣,獨菩薩淡然在旁,盡死生之致者歟?」[4]
接著蘇軾比較吳道子與王維兩者之畫風,他認為吳道子畫風雄壯豪邁奔放,下筆時靈感像疾風驟雨,畫筆未到處氣勢已先奪人。元豐八年(1085),蘇軾為友人史全叔收藏的吳道子畫題跋,寫下《書吳道子畫後》分析了其繪畫的特色,稱讚吳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5]。
為霖道霈禪師
為霖禪師是曹洞宗鼓山系永覺元賢禪師(見前文)的親傳弟子。為霖禪師(1614—1702),諱道霈,建安人,俗姓丁。十五歲禮建州白雲寺深公出家。十八歲,參聞谷大師、密雲和尚,歷諸講肆,後侍福建鼓山湧泉寺元賢禪師。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四十四歲,繼席湧泉寺,前後住持三十三載,禪教兼行,淨律並開。康熙四十一年(1702)示寂,世壽八十八歲,僧臘七十二。[6]除了禪、淨、律三宗外,為霖道霈禪師對天台宗、華嚴宗都有精深的造詣,撰述甚豐;天台宗著作有《法華文句儹補總集》,《妙法蓮華經文句纂要》,及整合智者大師的《護國仁王般若經疏》成三卷的《護國仁王般若經合古疏》。康熙二十六年(1687), 將明代中興天台宗幽溪傳燈法師的《淨土生無生論》再發揮,撰成《續淨土生無生論》。1929 年,近代律宗泰斗弘一大師在湧泉寺的藏經閣發現為霖禪師撰的《華嚴經疏論纂要》,並讚歎這部一百二十卷華嚴宗巨著為近代所稀見。[7] 為霖禪師語錄及詩文收錄於《為霖禪師旅泊菴稿》、《還山錄》、《鼓山為霖和尚餐香錄》等。據為霖禪師自述,《旅泊菴稿》之名取自《首楞嚴經》中「旅泊三界,示一往還」:
「天地一逆旅也,日月往來、山河流峙,逆旅中之世界也。二乘禪寂、四生升沉,逆旅中之眾生也。三世諸如來、歷代諸祖師,逆旅中之舟航也。三藏十二部、三千七百則逆旅中之輿杖也。」[8]
為霖禪師看到吳道子繪的觀音畫像而寫下《觀音大士贊》,雖然我們未能證實禪師所看到的畫是否與展出的觀音畫像(見圖)相同,但無論畫師或禪師,二人對觀音菩薩的敬仰是一致的。人生如逆旅,我們的船正在疫情的逆流中溯洄而上,希望仗觀音慈航普度之力,儘快在平靜的兩涘渚崖靠岸。
為霖禪師《觀音大士贊》
「惟吳道子,竟是何人。筆尖能幻,大士全神,玅相慈容,端嚴自在,處處分形,徧於九界。如日普熱,如月普涼,尋聲救苦,應現無方。道子觀音,觀音道子,是一是二,何彼何此?」[9]
為霖禪師首先讚歎吳道子的妙筆,繼而引用佛經描述畫中觀音菩薩慈容及功德,最後將觀音菩薩與吳道子融合為一,歸結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意思。
蘇軾形容吳道子畫風「筆所未到氣已吞」,為霖禪師則認為吳道子「筆尖能幻」。「玅相慈容,端嚴自在」是引用《妙法蓮華經》無盡意菩薩問佛:「為何觀世音菩薩遊此娑婆世界?」佛解答說:「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遊於娑婆世界」[10]。
「處處分形,徧於九界」是形容觀世音菩薩化現不同形象救度眾生:「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11]除佛界外,觀世音菩薩徧於十法界的其餘九界。
「如日普熱,如月普涼」,《佛遺教經》:「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諦, 不可令異。」借日、月普照世間為比喻,強調苦、集、滅、道的真實不虛。這兩句詩偈指《妙法蓮華經》所說「觀世音菩薩自在之業,普門示現」[12]「普」是普遍的解救,「門」是菩薩的無數方便,藉以啟迪眾生的智慧。「普門」是法,是菩薩的福德、智慧、莊嚴,把不可思議的福德轉成智慧。「普門品 」的深意,是在闡明萬法一體的理念,通過一心稱念觀音菩薩,眾生及其本具的佛性,與觀音菩薩合而為一。
「尋聲救苦,應現無方」是據經中所說「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13]
道子觀音,觀音道子,是一是二,何彼何此?
吳道子以畫、為霖禪師以詩,分別道出觀音菩薩慈悲普濟的形象。在疫情下,大家如能像觀音菩薩般「慈眼視眾生」,對身邊人釋出慈悲柔和的善意,即使在口罩下,也可以玅相慈容,端嚴自在,人人都可以是觀音菩薩,是一是二,何彼何此?
延伸閱讀:
「不因夜來鴈,怎見海門秋」——從永覺元賢禪師詩偈認識禪宗祖師行誼
[1] 宋·蘇軾:《王維吳道子畫》,載清·馮應榴輯注,黃任軻、朱懷春校點:《蘇軾詩集合注》,卷四,上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53-155頁。
[2] 清·蔣廷錫、楊家駱編:《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第五百二十三卷記,宋代鳳翔府管轄鳳翔、扶風、岐山、寶鷄、郿縣、麟遊、汧陽等七縣及隴州,相當今陝西鳳翔、岐山、扶風、麟遊、寶雞、眉縣、周至等縣市地。
[3] 宋·蘇軾:《記所見開元寺吳道子畫佛滅度以答子由》,《蘇軾詩集合注》,第135-157頁。
[4] 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卷二十八,載朱易安等主編:《全宋筆記》,第四編,第六冊,第195頁。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年,第195頁。原文「比邱」通「比丘」。
[5] 宋·蘇軾:《書吳道子畫後》轉引程千帆編選:《宋詩精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19頁。
[6] 清·黃任續:《鼓山志》,卷四,《中國佛寺誌叢刊》,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6年,第九十七冊,第215-217頁。
[7] 清·釋弘一:《弘一大師全集》,第七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30頁。
[8] 清·為霖道霈:《為霖禪師旅泊菴稿》序,卷二,《續藏經》,第126冊,香港:香港影印續藏經委員會,1967年,第7頁。
[9] 清·為霖道霈:《觀音大士贊》八首之八,《為霖禪師旅泊菴稿》,卷四,第29頁。原詩「如月普凉」應作「如月普涼」。
[10] 姚秦·鳩摩羅什譯長行,隋·北闍那崛多譯重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妙法蓮華經》,卷七,《中華大藏經》,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十五冊,第590頁。
[11]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妙法蓮華經》,第589頁。
[12]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妙法蓮華經》,第590頁。
[13]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妙法蓮華經》,第58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