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用心聆聽時,心念已得到淨化——一歷耳根,永為道種

你經常抄寫或念誦經文,你明白經文的全部意思嗎?

你經常上佛堂,你聽懂法師說法的所有內容嗎?

答者思考了一會,既說不出經文的意思,也想不起法師的演說內容,但他還是說:雖然不完全明白,但我還是覺得很有幫助,而且還會繼續下去。

問者笑著問:誦經不知經文所指,抄經不知經文所說,連聽法亦不懂法師所言,哪裏會有幫助?

答者又思考了一會,然後拿起一隻滿布泥濘的籃子,放到溪水裏去盛水。

問者問:這以為這籃子能盛水嗎?你不會這麼笨吧?

答者笑了笑說:你說得對,這籃子確實不能盛水,但是,當溪水從籃子裏流過,籃子上的灰塵便會給洗掉了。久而久之,這籃子便會變得潔淨無瑕了。

答者才恍然大悟,不再追問。

我們念誦或抄寫經文,未必能完全明白經文的意思,但是當我們用心念誦或抄寫的時候,其實心念已經得到淨化。同樣地,我們去佛堂聽課,未必能完全明白演說內容,但是當我們用心聆聽的時候,其實心念也已得到淨化。

唐末五代時的高僧永明延壽法師(904-976年)說:「假使參而未徹,學而未成,歷在耳根,永為道種。世世不落惡趣,生生不失人身。纔出頭來,一聞千悟。」[1]

宋代臨濟宗楊岐派的法嗣的宗杲禪師(1089-1163年)也說:「一聞千悟,得大總持。一歷耳根,永為道種。」[2]

何謂「一歷耳根,永為道種」?淨空法師對此解釋為:「看到是歷眼根,聽到是歷耳根,阿賴耶識裏面都種了佛的種子,這就全都種了善根。」[3]

聽聞佛法,就是在八識田[4]裏播下善的種子。因此,耳聞是道種。在八識田中,耳聞所種下成佛的種子,將來因緣成熟時,種子即可引發現行。我們念誦或抄寫佛經,或聽法師說法,皆如把種子播於土中,假以時日,待時機成熟,便能抽枝發芽,而得華果。

一歷耳根,永為道種。有時候,我們對別人好言相勸,或給他們解說佛學禪理,別人或會把這些善言當作耳邊風,這是因為因緣未到,條件還未成熟。但是金石良言聽進耳朵之後,也許沒有牢牢記住,但善的種子已經播下,只待時機,到了因緣成熟之時,這些種子便會發芽,便會開花結果,就像溪水洗淨籃子,洗滌著我們的心靈,最終幫助我們成就道業。印光大師說:「念佛一事,約現生得利益,必須要至誠懇切常念。若種善根,雖戲頑而念一句,亦於後世定有因此善根而發起修持者。」這些善的種子,種在阿賴耶識裡頭,叫金剛種子,永遠不壞,哪怕今生你修行不成功,多生多劫之後,當因緣成熟,這些善的種子便會起作用,便能夠遇佛修行證果。

延伸閱讀

淺略談《八識規矩頌》


[1] 見《緇門警訓》卷二。

[2] 見《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十七。

[3] 見《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七十七集。

[4] 八識田指「阿賴耶識」。

分享:

Picture of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6%bc%94%e7%84%b6/" title="Posts by 演然"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演然</a>

佛門弟子。以寫作為生,著作超過兩百種。港大榮譽文學士、理學碩士、佛學研究碩士(優異)學位,並以第一名成績取得浸大語言研究碩士(優異)學位。先後獲得皇仁書院胡禧堂獎學金、浸會大學學術獎、香港編劇同學會故事寫作比賽優異獎、中大青年文學獎季軍、第二屆(2019)香港出版雙年獎、第十五屆(2019)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第四屆(2023)香港出版雙年獎等。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