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斷捨離

《斷捨離》作者山下英子說:「斷捨離既是生活的維持作業,也是自我探索的工具。就像是不用去深山也能做的修行。丟掉廢物、丟掉⋯⋯」作者有次禪七,見到僧人只用需要的物品,少而精簡,寺中一直保持偌大的空間,整潔空靈,啟發到她把家居收拾乾淨。她做得真好!山中的修練原來就是為了下山而作的準備。

我愛不釋手,一口氣看完,立即動手丟掉一直拖延未處理的雜物。玄關有一只斷了柄的灰色杯,盛了一枝上手住客遺下的圓規、一枝蒙了油煙的舊鉛筆、若干口罩,心想工人來清潔灰塵或自己感冒時會用到,其實這兩年來是碰也不碰的。既然過去兩年都沒有機會用的事物阻礙了玄關,之後的日子也不見得有用,我僅用一秒就放棄了,通通丟掉,也把「自己可能會感冒的負面暗示」丟掉。我改用一個緬甸傳統手工製的木杯子,是我心愛的,多年來都在使用,現在成了美觀的筆筒。

現在,玄關的小藤籃清爽多了,只放雨傘、紙巾等出門真會用到的事物。東西少了,塵埃拭淨了,心情馬上清爽起來。斷,是斷開對「東西或許有機會有用」的不安想法。作者說:「時間軸一定要訂在當下。」活在當下,是非常美好的感覺。這是覺察力的鍛鍊。要對想法有覺察,這樣才能捨棄。覺察到「下一刻可能需要它、它和它」這淡淡的恐懼思想,並把心由未來拉回現在,也回到愛的狀態中,因為愛裏沒有懼怕。

我又在矮廚櫃的角落挖出了一個之前裂開後來又黏好的日式小茶碗,本來是想用來盛洗碗的鋼絲擦,但又一直拖延沒有用,甚至已忘記了它的存在。一見到它,立即丟掉。從前它用它泡茶的意趣早已煙消雲散,無論它曾經有多貴、多精緻也好,都已成過去。改用一個也是來自緬甸的光亮亮的木漆碗,洗碗檯的小道具收納得齊整美觀,廚房頓時散發著一種整潔的快樂。

心是怎樣的,呈現出來的外相也怎樣。我一向是認果子不認人的。居所整潔美觀,是一枚新鮮可愛的果子、一種自尊自重的表現,也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原來不知不覺間,我的心就像我住的屋子一樣,慢慢地蒙上了灰塵。適應了這些灰暗的日子,以為遙遠朦朧的光芒是正常的。啊!真的要「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王陽明說:「我心光明。」想起他磊落的一生。他靜坐的書房,石板地上只一几一案、兩張會客用的木椅及一小茶几。我又想起弘一法師只有一條舊被子,是他出家前當老師時蓋的,多年來都一直用它。伊辟鳩魯(Epicurus)過著非常簡樸的生活,住在平實的房子裏,不喝酒;晚飯有麵包、蔬菜、少少橄欖就滿足了。對於他來說,一碟乳酪即是一場盛宴(參見《哲學的慰藉》)。甘地靜靜地坐在紡織車前紡織白色紗布,以此靜心。他只披上自己手織的袍子,用和平的手段達至和平的目的。耶穌差派門徒傳道,不用帶食物和口袋,不用帶錢,除了幫忙步行的柺杖外,甚麼也不用帶。追求真理的副產品,自然就是誠實、平實、簡單、純淨。

這一一反映在對待生活用品的態度上。修行一定得貧窮嗎?僧人僅僅用的一個碗,也不一定要是崩裂的吧!可以是陶器、木器甚或名貴的漆器,但重點是只要一個,以正念用心維護著用,以充滿感恩的心捧起,一用經年。亞姜查(Ajahn Chah)獨自在墳地徹夜觀察,那裏有隨便丟棄的屍體。忽然,好似有東西在動,他感到極度驚恐!他仔細覺察,不抑壓,讓它穿透,自己像是死亡一樣。驚恐也是無常的,是會過去的。到了一個段落,他去小便,然回到打坐的位置。透著熹微的晨光,他看到那長年使用的唯一的砵,依舊忠誠地立在那兒。他的心得到安慰,覺得它就像是他的同修,友好地陪伴他(參見《靜止的流水》)。有一位日本古代的大將軍,從前征戰沙場都沒有驚恐過;可是險些兒打破一個極名貴、自己極心愛的茶碗,就弄得非常驚恐。他一覺察到對物慾的執著,就立即打碎了它!這是多麼高貴的動機!然後連這個向善的慾望也打破⋯⋯

未達到這麼高的境界時,老老實實,先從自己的衣櫃做起吧!我立刻把一直沒機會穿,扔掉又可惜的襯衣褲子放進大袋子送給學生。有一條大紅的七分褲,兩邊褲腳都縫有少女布公仔,但我買了更舒服的布褲之後就把它打入冷宮了。又有一條褲上面綴了一個熊貓公仔,是我在外地旅遊不夠替換買的,只穿過一次。她們喜孜孜地挑了、試穿。果然,穿在少女身上更可愛合適。文字的藝術是把適當的字放在適當的句子中。烹調的藝術也是把時鮮加上適當的調味用適當的火候煮成。物件亦然。生活就是許許多多細碎的事情拼湊出來的,每件小事所需要的小道具,只要用得其所,用完把它放在所屬位置上,此生也無憾了。

在櫃頂找到廿年前隆冬去北海道穿的老土厚手套、頭罩。以前總盼望再和前夫去雪地旅遊,現在終於丟掉一份愚痴。

衣物堆中,有一件短袖白襯衣,是爸爸的遺物,當時還是簇新的,捨不得扔,夾在自己的衣服中,藉此憶念他做家務、煮菜、弄雀兒的背影。然而睹物思人,引起的多是遺憾自責的情緒。暗暗責備自己當時愛得不夠、探望得不夠勤、未能和顏悅色⋯⋯但其實我已是親友公認孝順的了,自己卻總是不肯放過自己。這不是愛。這是心在玩把戲,無底黑洞似的慣性的自責。保留白色襯衣,是懷念,也是對自己的虐待。它終於發黃,被蟲子咬出洞洞來了。這次,我掙扎了老半天,終於對它說:「對不起。謝謝你。」然後狠下心來剪成幾段當抺布。這樣,我手碰觸到它、用到它的機會才更多。捨棄它,也是放過自己。

當時處理哀傷的做法是把父親遺物收起然後束之高閣。每個人對親人離世都有獨特的哀悼方式,和只屬於自己的時間表。然而現在,哀傷已昇華至心中對爸媽越來越濃的尊敬。對父母的懷念,我用自身的修行報答。我也教導學生好好實踐孝道,帶他們回到父母膝前,以此報答我的父母。記念早已不在物件上頭,而在心中。倒是爸爸銀色的機械錶很襯我,修好了,常常戴。媽媽當年洗腎用的自製白圍裙,標誌著她解決困難的聰明,這聰明遺傳在我身上也就夠了,所以我把它揩完最後一次汗之後便丟掉,把跟媽媽一同受苦的愚痴也丟棄了。母親送我的貴重金鍊連心形龍鳳吊咀,放在梳妝鏡前,金光華麗,天天告訴我媽媽是怎樣深愛著我。

現在衣櫃騰出了空間,我把真是會穿的衣服全掛在衣架上,一目了然,想穿哪件、怎麼配搭,忽然變得得心應手。我不再是舊衣物的奴隸,我才是衣服的主人。

煮食時,我順手清空了一格食物架,把好些不再用得著的食材丟掉,把一直拖延著未煮的茶樹菇和黃耳立即煮來吃了;也清理出雪櫃裏其中一格,於是將輕飄飄的蒜頭的薄薄的皮、乾巴巴的滿佈皺紋不知有多少年的薑都倒進垃圾桶了。洗乾淨一小格雪櫃,第二天排便時拉得更多、更順暢。

前夫喜歡堆積書藉筆記,每每令我惱恨迷惘。他的房間滿是書藉,連床尾也堆滿了書,弄得手腳也難以伸展。我勸他收拾一下,他怒道:「如果真的被書壓死也死得光榮!」後來真的有位辦書店、很有心的文化人被書壓死了。離家那天,我的房間空空的,光亮明淨。我把他送我的小小藍寶石戒指,用一條金色絲帶繫個蝴蝶結,連同鎖匙放下,便離開了。真慶幸他離我而去,我終於可以擁有理想的窗明几淨的家。之後我給自己買一只更大更美的藍寶石戒指,常常帶。我發現自己戴來戴去都是那三幾件飾物。很少戴的小小鑽石項鍊送了給二姐,紅寶石戒指及珍珠耳環則請了大姐幫忙多帶帶。

藏書也是一直捐的捐、送人的送人。有些左手買回來,右手就遞給學生看。發現書有新鮮度,剛買的時候最吸引,現在一買到手的書就立即看,通常一兩天就會看完,否則容易屯積、被冷落。「稍後有時間再看吧」的想法讓書理所當然地呆在書架上,有些一放經年。書藉也是財富,宜流動,不宜屯積。我甚至希望自己可以不再需要一個書櫃。

我立即把《斷捨離》給學生看。她一口氣看完,立即執拾書櫃,交還幾本我久違了的好書,我隨即借給其他學生了。

她寫道:「當我看完這書後,立即把自己的物品斷捨離,我發現原來自己有許多東西都是不要的,只是一直不捨得丟棄,例如去年學科的筆記練習。把物品丟掉後,發現空間多了,連平常認為『很可惜』的想法也一同消失。我很喜歡這個生活概念。

此書雖然教導人整理自己的物品,但同時亦教導人如何清理自己的內心。我可以把斷捨離應用在自己的生活態度上。『斷』就是離開『世界上最慘是自己』的想法,停止自憐,斷絕說謊、自憐、埋怨的習慣,丟棄一切不滿與各種負面感受,騰出心靈的空間,好盛載感恩。

我很感激作者把這麼好的理念與眾人分享,我也會跟家人分享這個十分好的概念,告訴他們自己如何實踐,實行之後有甚麼不同。

我希望自己能繼續斷捨離,捨掉自己不好、不適當的思想、態度、行為習慣。」

實踐了斷捨離之後,我更喜歡窩在家裏,不再逃離不整潔的家庭,自尊感大大提升。留下來的衣服用品,越來越用得著,也越來越精美。騰出了空間,更容易抺走塵埃。現在每天的興趣是發掘可以丟掉的衣物。我提醒自己小心注意不宜太急進,按身體的狀況及可行的時間小規模地進行。我開始寫斷捨離日記了,記下每次捨棄的快樂。

一旦開始了,斷捨離的作業就會維持下去。自我會不斷地被探索、認出,然後像無用的物件一樣,瞬即被丟棄。

推薦閱讀︰
書名︰《斷捨離》
作者: 山下英子
譯者: 羊恩媺
出版社:平安文化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