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愛的連鎖反應談到感恩的力量

很多事情發生後的即時後果,遠遠不及它引起的連鎖反應,就像一個人被相信的人騙財後,他失去的不只是那筆錢,而是對其他人的信任。對於本是慷慨和開放的受害者及其他本有機會得到他幫助的人,前者從此失去了布施的快樂,後者則減少了脫苦的機會,都是一種教人可惜的遺憾;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受到別人一分恩惠,他較會在將來有能力時幫助其他人,亦對世間的溫情,多一分信任和支持,也多一些世人可以受惠。

導演張堅庭小時候生活貧窮,慈善組織替他找到助養父母,一直資助他到十五歲。受助的經歷不但改變了他的生活,更塑造了他的性格。他為了要報答五十年前幫助過他的慈善機構,他讓女兒到那裏當半年義工。他感慨:「金錢資助可以一個仙一個仙的數算,但關懷則不能以單位計數,我回想這些細節,原來也靜靜無聲地塑造了我今天的性格,我相信這世界確實有善良的人、有正義感的人、有同情心的人,當一個好人不用大費周章,自然而然,這個世界可以很美好。」[1]

有人曾痛惜那些童年欠缺母愛的人。這些人長大後會變得很難相信世界有無條件的愛,總覺得別人對他好是因為他的金錢、地位、樣貌、身材、才幹或其他優點,不像母愛:「我被愛,因為我是母親的孩子。[…]為了被愛,我無須做任何事──母親的愛是無條件的。所有我需做的只是──是她的孩子。」[2] 佛洛姆(Erich Fromm)指出「無條件的愛是人類最深切的渴望之一,不僅兒童如此,人類的每一份子都是如此;如果因為我有優點,因為我值得愛才被愛,[…] 分析到最後,我根本不是被愛,而是被利用。」[3] 他認為「愛的首要意義不是對某個特定的人的關係:它是一種態度,一種性格的方向。[…]一個人如果只愛另外某一個人,對於其他的人類同胞漠不關心,則他的愛只是共生結合式的依戀[4],或者是擴大了的自私而已。」[5] 佛洛姆感慨地說:「現代人往往視愛如在市場交易的商品,而最普遍的誤解是把給予認為是放棄某些東西,是被剝奪,是被犧牲。他們願意給予,但只有在接受交換之下才願意,給予而沒有接受,在他認為是受騙。」[6]

菩薩的愛比母愛更動人的地方,除了沒有條件,還沒有分別和分類,平等地布施給予眾生,所以稱為無緣大慈。正如佛洛姆所說:「愛首要的意義是給予,而非接受。[…] 給予是能力的最高表現。[…]給予之比接受更為歡樂,並非由於它是剝奪,而是因為在給予的行為中表現著我的生命勃勃。」 

真正的愛帶給我們巨大的力量,使我們自發要去報恩。省庵法師在《勸發菩提心文》中列舉了十大因緣,教導我們發菩提心。其中五種就是為了報恩:「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師長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眾生恩故。」每一位恩人,都帶領我們成長;每一次感恩,都使我們珍惜前人建立的一磚一瓦,多些作實質或心靈的建設,大家在世上早見追求的安樂園,也在成佛之道行前多一步。


[1] 張堅庭愛的傳承──半世紀前受助 女兒今報恩當半年義工

[2] 佛洛姆:《愛的藝術》(台北:志文出版社,1997年元月重排版) 頁56。

[3] 同書,頁58至59。

[4] 依照佛洛姆在同書第二章32頁所說:「在心理上的共生結合 (symbiotic union),身體雖然各自獨立,但在心理上則以相同的情況互相依賴。」

[5] 同書,頁63。

[6] 同書,頁36至37。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