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一次聽人說過,雖然對佛教深感興趣,但每苦不得其門而入,這主要因為,佛教的詞彙量實在太龐大,含義著實太艱深了。諸如一些最常見的佛學名相,好像「無明」、「四聖諦」、「空」、「十二因緣」等,每一個名詞的自身,除了表層的基本意義外,都涵蘊著一套繁複的義理系統,而且其義蘊往往會隨著個別宗派或學人的思想發展而有所改變,這就非得痛下一番苦功,才能弄清每個名詞的來龍去脈和涵義梗概。
是故,有些學佛人士曾向我表示,用漢文來學習佛法,真箇是難若登天,倒不如借助一些編纂嚴謹的英語材料,來得更簡易明白,一目瞭然。事實上,我曾聽聞部分初涉佛門者,因為以英語習佛,而覺得趣味盎然,興致勃勃,反之,若閱讀漢文佛典,則頓覺興味索然,晦奧難解,兩者的效果,可謂大相徑庭。
假如通曉中英兩語,用英語學習佛法,是否真的比用漢語容易呢?撇開內容的深淺優劣不談,單就語言的表達效果來說,不能否認,英文的佛學資料是有其優勢的,特別是對於佛學名相的解釋,英語的翻譯有時更顯得直截了當,簡潔易明。以「無明」為例,若壓根兒不了解它的意思,便容易引發歧義:究竟是指「沒有光明(亦即黑暗)」、「不明白」,還是沒有「明」這個東西?各種意義,殊難定奪,使人躑躅不前。但是,若翻成ignorance,便立時顯豁出「無知」這一要義,進而推敲,「無明」即闇昧事物 ,不通達事理之精神狀態,於是語意豁然開朗。
為甚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原來佛典漢譯之歷史,可遠溯至近二千年前,長遠以來,形成了行之已久的譯語傳統,累積了數以萬計的專門術語,非經年累月浸淫其中,難以窺其堂奧。相反,歐美佛學研究的勃興,不過近一二百年的事,因此,用來詮釋佛教思想的語言,都是現代語,這就格外切合現代人的思維和語言習慣。再者,歐美佛學是獨立發展出來的學術領域,自成體系,並不受到古代漢譯佛經的用語影響,故能在漢語佛學語境外,提供別具隻眼的觀點,這也是部分以中文為母語的人士,選擇以英語學佛的原因。
儘管英語的佛學材料,似乎更契應現代人的理解方式,也更容易接引學佛者,但若然要深入佛法,善見善入,則歷代的漢文法寶最好也不要荒廢。畢竟學佛的關鍵在於聞、思、修,如能熟諳好幾種語文,就能多遊走在不同的佛學傳承系譜之間,透過彼此對照,即可截長補短,取其精華,這對於熏長正慧而言,絕對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