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恆順眾生」來修養自己──談接納與包容

接納與包容,是培育同理心的重要因素,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石,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更能突出這理念的重要。在緊急局勢中,民眾常常會變得更為脆弱;對於民族、國家、社會、社區,同事甚至是親朋好友和家庭內部的不同群體,疫情所產生的影響是不合理、不相稱的;在應對行動中,我們必須留意這一點,並努力明確和應對,接納與包容每個人的需求,這樣我們才能和平地走出目前的困墝。

接納別人,包容異己,是建設生命喜樂、美化人生不可或缺的藥石,而接納與包容,是佛教的宗教特性。成道後的釋迦牟尼,倡導「四姓出家,同為釋氏」,從王宮貴冑到販夫走卒,從異教外道到淫女賤民,只要肯發心向道,佛陀都包容接引,成為僧團的一分子,就是最好的証明。

佛教之所以能夠順利並較早地進入中國,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佛教思想本身的包容性和開放精神,佛教本著「有容乃大」的胸懷,對待自身的發展,也對待與之碰撞、交流的文化。佛教具有最大的包容性,可以從對六道所有眾生一律平等,人人皆可成佛而得知。菩薩化度眾生,都是以低身段、低姿態融入眾生之中,不僅和每一位眾生地位平等,甚至還要讓眾生覺得自己的地位比較高,有被尊重的感覺,才能讓眾生對佛法產生好感,要先接納對方,對方才有可能真正和你溝通。佛教的修行,就是用包容的心去接納外在的變化,否則你的生活會充滿各種層次的煩惱,因為變化是萬事萬物的發展規律。

我們的心量能包容多少,就能夠完成多大的事業:如果我們能夠包容一家,就可以作一家之主;能夠包容一市,就可以作一市之長;能夠包容一國,就可以作一國之君;能泯除一切對待,包容整個法界,就可隨緣應現,逍遙自在,成為法界之王。偈元云:「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我們若能具有包容的心胸,就可以像行雲流水一樣,穿越重重的阻難,在悠悠天地間任性遨遊。

《八大人覺經》說:「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這是表現出佛教徒行布施時應有的智慧,所謂「不自惱,不惱他」,佛教的施是平等布施。布施以後,自己不覺得懊悔、煩惱,也不會感到困難,反而會覺得歡喜。《金剛經》上說,菩薩要降伏其心,度脫眾生,首先要去除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簡而言之,就是要我們以無私的心胸雅量,接納和包容異己的存在,否則度己不成,又如何利樂有情。《普賢行願品》中普賢菩薩第九大願是「恒順眾生」,偈頌中說:「所有十方一切剎,廣大清淨妙莊嚴。眾會圍繞諸如來,悉在菩提樹王下。十方所有諸眾生,願離憂患常安樂。獲得甚深正法利,滅除煩惱盡無餘。」恆順眾生,是順著眾生的習慣,又要把他從逆流中救出來,這叫恆順。恆順眾生,是常常不厭煩地去教化眾生,對各類眾生要承事供養,如敬父母,因為佛以眾生心而起大悲心,恒順眾生就等於供養諸佛;但如果我們要用「恆順眾生」來修養自己,就先要時常傾聽別人的心聲,學習接受別人的意見和包容別人與自己的不同。佛經中常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要經過接納與包容的修行,才能達到。 「接納」與「包容」,是在生活中實踐佛教「無我」的智慧;「接納」與「包容」,是令自己內心平靜和與他人和平共處的鑰匙。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