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生活的佛教──四無量心如何促進人際關係

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在佛教中佔重要席位。從佛教角度來看,四無量心是構成「和諧社會」的重要關鍵。但在現世的功利社會中,佛教的四無量心能打動非佛教徒及其他社會人士的心嗎?本文試將四無量心的部分內義轉化為以雙贏為本的現代理念,冀使一般人易於理解,以達至建構一個和諧社會的目標。

「和諧社會」建基於「和諧人際關係」。人與人的關係包括官員與百姓、社會各階層、老闆與伙計、同事、朋友……乃至家庭倫理的夫妻,長幼及兄弟姊妹關係等。然而,什麼是「理想」人際關係?一般人多以利益為重,大多數以「贏輸」去計算。計算非僅局限於金錢利益,更遍及人類其他需求和期許,如權力、宗教、親疏關係、社會地位,以及社會資源的調配,包括教育、醫療、住屋等有關設施。一言蔽之,和諧社會之構成取決於人與人間在「利益贏輸」上如何能技巧地取得平衡。

作者就「利益贏輸」的各可能狀況,得出以下分析(見表一) :

表一:

甲、乙雙方的人際關係狀況

雙方關係

甲方

乙方

可能結果

建議

贏-贏(雙贏)

雙方皆滿意,乃最理想人際關係

應視此為發展所有人際關係的目標

贏-和

無得無失

或會惹人妒嫉,損害未來雙方關係

用技巧把破壞性減至最低

贏-輸

引起不安,埋下冤憎仇敵種子

在可能情況下,盡力避免

輸-輸(雙輸)

極具破壞性,最不理想

應竭盡一切方法去防止

誠如上表所示,「雙贏」在人際關係中最為理想,我們都應以此為目標。假若出現「贏-和」的局面(一方無得失),贏方亦要謹慎處理,避免挑起和方的嫉妒心,從而破壞彼此的關係。至於一方贏、另一方輸的局面,輸者或多或少會產生不安,甚或引起怨懟和仇視,為贏方帶來無必要的障礙阻撓;今日的贏方或因此而淪為明日的輸方。至於雙輸的局面,我們當應盡力避免,因為它將帶來對雙方不良及具破壞性的影響。不幸的是,社會部份人士往往因為自身的無知、愚昧、偏執、喜惡,陷溺於此局面而未能自拔。如我們能將佛教四無量心的內義用於人際關係,以雙贏為目標(見下文),減少冤憎,就能邁向和諧社會。

「慈」乃「四無量」之首,包含了對他人的接受、友好、善意及愛心。菩薩對眾生的「慈」是無條件的,所謂「無緣大慈」,非一般人能體現得到。但「慈」的內在意義,於人際關係上有絕對的重要性。在人際關係中,一般人大約有以下三類取態:

1.     對所有來者持友好態度,釋出善意;

2.     保持中性,先衡量對方,然後作好壞決定;

3.     對來者大有戒心及疑心,設若不加防範,自己將受傷害。

上述之第2及第3者,與人相處,須先經盤算對方。但火石間之決定,往往著於形相及表面,未能深入了解對方便已起愛憎,造成溝通錯誤,不得善果,誠如禪宗三祖僧璨大師說:「……唯嫌揀擇……毫釐有差,天地懸隔。」人類是群體的有情生物,能與他人保持良好關係是帶來大量生活機遇的重要因素。一切錯誤盤算或不良溝通將會導致人際關係轉差,從而失去「雙贏」之先機及附隨之生機。

或許有人會質疑:假若對人常存友好及善意,或將因此而成為別人佔便宜的對象。但再深一層想,對他人友善並不等同放棄自我保護。我們只是將盤算對方轉化為盤算自己:「對方之提議我同意嗎?對方之要求有沒有超越我的底線及是否符合我的價值取向?我有能力滿足對方之需要嗎?」另一意思即是說:我能對人說「不」,但不影響對人友善的態度。人際關係便由計算揀擇別人,轉到評估自身能力及價值取向上。此一轉變大大減低因意識形態不同而引起之冤憎,保留日後對話之機會,及播下「雙贏」的種子,為日後「雙贏」局面提供重要平台。

佛教的「悲」是能體認出別人的痛苦,並祈願能助所有有情脫離苦海。菩薩能做到「同體大悲」,充分地體認他人的苦痛,儼如自身的苦痛,此非一般人 (凡夫) 能做到。但在體認別人感受的過程中,包含著有能力洞悉和明白別人的需要。「了解別人需要」就是「悲」的基本,亦等同西方之所謂的「同理心」(empathy)。良好人際關係建基於有能力分辨出對方之真實需要(而非慾望),並在一己可能之範圍內,釋出善意,盡力滿足雙方之基本需要,以達雙贏目標。誠如《孫子兵法》提出:「知彼知己,百戰不貽。」在人際關係的博弈中,以「雙贏」為勝,如能善用「知彼知己」,則當百戰百勝。

「喜」無量心,是謂「欲令眾生,從樂得歡喜」;是見他人能離苦得樂而生出慶悅之心。「喜」能對治一己的妒嫉心。用於人際關係上,即使自己沒有任何的得著,我們仍應對別人的成功和收獲感到高興及喜悅。現今社會常流存著「憎人富貴厭人貧」的心態,實在嚴重影響人際關係。有鑑於此,當我們處於「贏-和」關係時,縱使我們身處「和」方,我們仍要抱住欣賞和喜悅 (的) 態度去看待「贏」的一方。如此,我們非但避免因妒嫉心而破壞了雙方的關係,令「贏-和」逆轉 (為)「贏-輸」關係,兼且能喚醒我們,為雙方能邁向「雙贏」局面作出準備。

「捨」無量心,是以大平等心,對待一切有情眾生,不起憎愛怨親分別,行者因而能起清淨安穩之心,不為外境所動。此佛教修行,非一般人所能及。普通人只需及其表義,以世俗人能理解之平等心應用於人際關係上,便已能帶來莫大裨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若能實實在在地體驗到眾生平等,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待人如己,所謂「利人利己,恕人恕己,捨人捨己」,則定能在人際關係上,大大添增「雙贏」的勝算。

總括而言,無論對佛教徒或其他社會人士,「四無量心」涵義深遠,有助人際關係達到「雙贏」局面,最終能促進社會整體和諧。(參見下表二)

表二:

社會其他人士

佛教修行人

「雙贏」人際關係

雙方最能接受的關係;埋下發展長遠和諧關係的種子,並朝著和諧社會的方向邁進。

以「自渡渡他」之「雙贏」,為發起菩提心之根本。

「雙贏」中的「慈」

對別人持友好心,釋出善意;並視乎自己的條件,量力而為以達雙贏。

對所有眾生行使「無緣大慈」。

「雙贏」中的「悲」

明白別人所需,知彼知己,以滿足雙方需要為基,以雙贏為勝。

行使「同體大悲」,竭力助人離苦。

「雙贏」中的「喜」

減低嫉妒別人成功的心,發展正面思維以助「雙贏」局面的出現。

見人能離苦得樂而生慶悅。以欣賞及喜悅之心學習其他大善知識之得著,使自身修行能更精進,並得發展及成長。

「雙贏」中的「捨」

對人持平等心,待人如己,以達至「雙贏」局面為目標。

視一切眾生平等,離一切憎愛怨親,不起了別,並制衡前三無量,得清淨心。

 – 全文完 –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