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有關「圓滿」的電影。
《我的轉世》(My Reincarnation,台灣譯《前世今生》)是一套記錄片,故事由南開諾布仁波切(Chögyal Namkhai Norbu Rinpoche,「南開」即是「天空」或「蒼穹」,而「諾布」就是「珍寶」之意)開展,他是藏傳佛教薩迦派其中一位重要的上師。南開諾布仁波切於1938年誕生在中共統治前的西藏東部一個名為「德格」的地區,自幼被認定是一位法王的轉世,在寺院接受長期又密集的教育,並成為藏傳佛教著名的「大圓滿」修行方法的完整的傳人。1958年,仁波切離開了中國到印度、尼泊爾及錫金等地朝聖,但在途中聽到家鄉被中共接管的消息,便停留在錫金並在當地工作,其後因為仁波切見聞甚廣,對西藏的文化所知甚詳,於是被邀前往意大利從事有關西藏文化的研究工作,後來更在拿波里出任大學教授。
仁波切於意大利教書時,認識了一位年青的,來自天主教背景的西方女學生,二人不久便結婚,並誕下一子一女,長子便是電影的自述者耶喜南開(Yeshi Silvano Namkhai)──故事的另一位主角。
耶喜南開(南開是他姓氏,耶喜是名字,可翻譯為「不受後天污染的,與生俱來的原初覺性智慧」),自小被薩迦派的天津法王認定是欽哲仁波切(Khyentse Rinpoche Chökyi Wangchug)的轉世;欽哲仁波切是西藏中部一所寺院的住持,亦是南開諾布仁波切的舅父,他不幸在中共接管當地政權後被捕下獄,其後更慘死於獄中。
電影由耶喜南開還是小孩子時(大約在1989年)便開始拍攝,歷時二十載,可以說是真實地記錄了耶喜南開作為一位轉世者的成長心路歷程,以及他作為一位著名的佛教上師的兒子所面對的種種心理掙扎。
儘管耶喜南開自小便被認定是欽哲仁波切的轉世,而他偶然也會在夢中看到有關自己前生的一些事情,亦不否認有輪迴這回事,但他卻不認為這一切有甚麼特別的意義;這可能因為他自小受到西方個人主義思想的熏陶,青年時期的耶喜南開覺得最重要是活出自己獨特的人生,夢想著將來當一位藝術家或攝影師,而不是活在「前世」的陰影之下,非要做一位佛法導師不可。
更矛盾的是,耶喜南開和父親的關係並不好,兩父子從來聚少離多,一年也只有數天的相聚時光;因為身為仁波切,再加上面對西藏的劇變,南開諾布感到自己有責任把西藏的文化承傳下去,所以經常到世界各地弘法;但兒子卻認為父親疏忽了家庭,不能如一般意大利父親般帶給子女們溫暖的天倫之樂。再加上兒子親眼目睹藏傳佛教的上師擁有很高地位,而很多信徒們卻會對上師過度依賴,有甚麼問題也找上師幫助,但其實上師自己也是人,不是萬能的,往往為照顧信眾的要求而疲憊不堪──南開諾布仁波切便曾因過勞而病倒了,醫生甚至說是癌症,情況令人擔憂……凡此種種,皆令耶喜南開不願意繼承他前生弘揚佛法的工作。
然而,南開諾布仁波切卻沒有強迫兒子服從他的意願,所以即使兒子已經被認證為轉世者,他卻沒有像其他的西藏父母般把兒子送到寺院中接受僧伽教育 ── 他說他不想「規範化」兒子(原句:I don’t want to condition him…);相反地,他以無比的包容和忍耐,讓兒子自由選擇,並相信如果兒子真的是舅父欽哲仁波切的轉世,那兒子終有一天會主動地重拾前生的使命。
其後耶喜南開去了IBM工作,也結了婚,生了一個女兒,變成一位普通的上班族。在IBM工作不是易事,再加上要照顧家庭,耶喜南開感到壓力十分大,他慢慢地喜歡了在上下班駕車時聆聽佛教的持咒,發現這樣頗能減壓 ── 這是他第一次親身感受到佛法對心靈和情緒的幫助。隨著父親年邁,打理弘法中心亦開始吃力,耶喜南開只好幫助處理中心的事務,其後卻愈來愈投入,最後甚至辭去工作,全力協助父親的弘法活動;他對佛法的修行亦漸漸變得熱切,甚至開始修持密法(電影沒有直接交代,但從他修法使用金剛鈴杵中可推測),最後耶喜南開終於能夠憶記自己前生臨終時的狀況──上一生的他被困在囚室之中,而他最後的感受就是恐懼……
就在耶喜南開憶記自己前生的情況之後,他最終願意回到他前生當主持的寺院中,繼承前一生的身份和名號,並開始用現代的語言在西方世界弘揚佛法,而身旁的人亦漸漸用他前生的名字──欽哲仁波切來稱呼他(Khyentse Yeshe Rinpoche)。於是,他與父親關係的疏離、他前生當主持之地的西藏鄉民的苦盼、他前生使命未完的遺憾、最後慘死在獄中的悲劇、藏人流亡異鄉的漂泊、藏傳佛教的斷絕危機、東西方文化的隔膜──一切都重新圓滿,只要我們能用「天空」或「蒼穹」般的胸襟,去接受、包容生命一切的不圓滿,心中那「不受後天污染的,與生俱來的原初覺性智慧」自然會引領我們走上圓融的境界……
南開諾布仁波切和兒子耶喜南開,用他們那有衝突、有不幸、有迷惑、有挫折的真實人生,為我們開示了甚麼是「大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