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生命中不能改變的五件事

人生為什麼苦?因為人生無常?因為愛別離?因為人間種種不公義?有西方心理學家從人的內心思維出發,說最大的苦,不是由於生命中許多不如人意的事,而是由於我們對這許多不如人意的事所產生的抗拒心態,我們希望控制它們、排拒它們、改變它們,卻焉知,有些情況本屬生活中的正常現象,而越抗拒接納,只有越苦。

David Richo 是一名美國學者與心理治療師,他所寫的 The Five Things We Cannot Change 一書,描述了他認為生命中無法改變的五種情況,但,他並非是要我們對生命嗟嘆、無奈、唏噓,也不是要我們對生命傷心失望,相反,他希望我們能夠如實接受,因為,乍看是負面現象的背後,其實亦隱藏著種種美麗的可能。
 

他指的生命中不能改變的五種情況如下:

一、 事物變幻無常並終會壞散;
二、 事情不一定盡如人意;
三、 生命不一定公平;
四、 痛苦是生命的一部份;
五、 人不會每時每刻都情深義重。

別以為這都已是人所共知的老生常談,事實上,許多時我們傷心失望,不就是離不開以上各種原因?如果我們真的衷心認同及接受生命本該如此,我們又怎會仍然不高興?例如,面對人與事的逝去、面對事情發展非我所願、面對不公平的對待、面對感情的變幻,我們是否能甘之如飴,視作家常便飯,不牽動一絲情緒?

其實,我們感到不快,正因我們潛意識裡,沒有真正接受生命本就如此。我們口裡是看破了,但心底裡,不自覺間,對生活仍存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例如,認為某人如果愛我,應該一生一世不變才是;我最鍾愛的古董花瓶,怎可接受它有天會因不小心摔成碎片 …… 諸如此類。

但要是不如人意的情況,真的發生了,真的是那麼壞嗎?抑或只是我們腦中的思維模式,把不合意的情況定性為負面?所謂好與壞,純由自己的喜好出發?

作者說,覺醒,其實就源於我們不再簡單地把事情一分為二:「好」抑或「壞」!現象就是現象,所謂好與壞的評斷,只是我們的主觀慣性思考模式,而我們又太過認同我們的慣性思考模式了。作者就舉例,其實對於他所說的生命中不能改變的五件事,我們都可以採用另一種思考角度去審視的:

一、事物變幻無常並終會壞散,但失去也會帶來新的開始甚或更好的轉變;
二、事情不一定盡如人意,但上天或有更美妙的安排,隱伏其他機遇;
三、生命不一定公平,但我們也可致力維護公正及拒絶向他人報復;
四、痛苦是生命的一部份,但跨越痛苦才會增強實力並更有能力去幫助其他受苦的人;
五、人不是每時每刻都情深義重,但我們仍可以慈悲待人,不放棄每一個眾生。

所以,一切情況的好與壞,在乎我們如何詮釋、如何解讀。而不論我們是否接受,生命的現狀本就如此。煩惱,往往來自內心的抗拒,轉換思維,反有機會窺見生命的無限可能。

生活從不完美無瑕,真正的內在平安與快樂,來自明白生活的本然。而能否接收到這本然包裏著的禮物,就看我們有沒有打開心懷了。

推薦閱讀:
David Richo, The Five Things We Cannot Change: And the Happiness We Find by Embracing Them, published by Shambhala, reprint edition in 2006.

葉子菁網誌「寸心是福田」:http://mindyourmind.mysinablog.com/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