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菩薩道的果智?--大乘菩薩道要義系列講座總論(七)

(續上期)

菩薩道的果即是佛果。小乘中講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大乘則講佛果的涅槃、三德(智德、斷德、恩德)三智等。關於佛果的涅槃境界,小乘講無餘依涅槃,大乘則講無住涅槃。而法身的解釋在大小乘也不相同。

佛果三德:智德、斷德、恩德。第一,智德,就是證得一切智和一切道種智;第二,斷德,就是斷一切煩惱,一切貪嗔痴永盡;第三,恩德,就是來度化一切有情眾生。對應的,智德是報身,斷德是法身,恩德是應化身。

簡略説一下果智。三智,依《大智度論》為一切智、道種智和一切種智;依《地持經》為清淨智、一切智、無礙智。《大智度論·三慧品》中説:「一切智是一切聲聞、辟支佛智,道種智是菩薩摩訶薩智,一切種智是諸佛智。」《地持經》中説:「彼一切煩惱習究竟斷智,是名為清凈智。一切界、一切事、一切種、一切時無礙智,是名一切智。⋯⋯於一切法了達無礙,是名無礙智。」

又天台家講權實二智,唯識家講根本、後得二智等。還有從因智到果智,世間智、出世間智,如理智、如量智等,此略。

這是關於大乘菩薩道要義的大體內容,時間關係先講到這裏。謝謝大家!

聽眾問題

問題一

主持人:感謝劉教授對「大乘菩薩道要義」的精彩講授。相信大家聽後,受益匪淺,也會產生很多問題。提前收集了一些聽眾問題,現在向劉老師請教。

第一個問題:上座部佛教南傳菩薩道與大乘菩薩道在「菩薩」和「涅槃」兩個方面的區別是甚麼?

劉老師:按照菩薩道本身的定義來講,雖然南傳佛教有時稱菩提道,但嚴格意義上是不能稱菩薩道的。因為在南傳佛教中,所謂菩薩這個名稱,只有佛的過去世本生才具有,其他所有的聲聞弟子,包括阿羅漢們,都不具有這個稱號。也就是說,南傳佛教裏面所說的菩薩,其實就是指佛的過去世。佛因過去世累生累劫的修行,而在這一世成佛,所以累生累世的修行道路,就是所謂南傳菩薩道。換句話說,佛從過去世初發心到現世成佛,這是南傳菩薩道。而在南傳佛教中,佛為聲聞弟子所講的法,屬於解脫道的內容,或者叫聲聞菩提道,並不屬於菩薩道的內容。

其次,在南傳佛教中,涅槃的含義就是一切貪嗔痴永盡,一切煩惱永盡,即是寂滅的意思。是甚麼寂滅了?貪嗔痴永遠寂滅,煩惱永遠寂滅。在南傳佛教裏面,沒有說佛要再回到世間來繼續度化眾生,出世間與世間不二等。但大乘佛教主要講「無住涅槃」,所謂無住,就是不住生死、不住輪迴,故稱無住涅槃;小乘佛教主要講「無餘依涅槃」,就是脫離了生死,進入了涅槃。所以這二者的差別是很明顯的,一個叫無餘依涅槃,一個叫無住涅槃。

問題二

主持人:謝謝。第二個問題:「四預流支」是進入初果聖者的四個因素,包括: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同樣,菩提道的修持也強調「親近善知識」的重要性。請問何謂善知識?如何判斷?如何親近?

劉老師:這就是四法行,小乘稱之為「四預流支」,流就是入聖者之流。進入聖者之流就是要見道了,有四件事情應該做: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惟,第四法隨法行。這就是大乘所說的:親近善知識、多聞熏習、如理思惟、法隨法行。

其中,親近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甚麼叫善知識?前面也解釋了,必須具備正直有道德,而且能夠指導別人怎麼樣修行,怎麼樣行菩薩道,帶領大家歡喜行道,這就稱為善知識。那麼善知識的標準,前面說了,《瑜伽師地論》裏舉了十個標準,但是如果按照這十個標準來找善知識的話,你會發現根本就找不到善知識了。所以,如何來找善知識呢?有大德認為,如果這位老師他的慈悲心大於自私心,另外他所掌握的知識是足夠的、正確的,如果滿足這兩條標準,那麼可以説他是位善知識了。

如何親近善知識呢?在印度有《事師五十頌》,印度人很重視這個。而中國文化主要講師道尊嚴,講尊師重道,親近善知識與對待老師,這二者應是相通的。但是親近善知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你不一定認可他是善知識。在當今時代,可能無法找到像觀音菩薩、文殊菩薩那樣的善知識,但是三人行必有我師,如果別人能夠教你一點,哪怕是無意中說了一句話,對你頗有啟發,有益處,這也都是善知識了。

問題三

主持人:謝謝。第三個問題:大乘行人秉承菩薩的精神,遇到對境、問題,提倡「直下承擔」,主張「是心是佛」、「我是佛」。但是,「直下承擔」的前提是甚麼?正確的承擔方式是甚麼?

劉老師:如果從漢傳佛教的角度來說的話,這個要義就是圓頓教觀。圓頓教觀的核心觀點是甚麼呢?心即是佛,乃至我就是佛。當然,一般人對此難以接受,我們是凡夫,怎麼會是佛?這就是認知水平的問題。我們雖然不把「我就是佛」這句話掛在口頭,但一個圓教菩薩的見地,一定是「我就是佛」,肯認「我就是菩薩」。《華嚴經》裏面講,「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菩薩與佛沒有根本性的區別,只是迷悟不同而已。如果說有區別的話,那也就是一層迷與悟的窗戶紙,這是圓教的觀點。這和次第教的觀點,差別非常大。譬如,唯識宗說凡夫成佛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就是三個無數劫,許多人可能會被這三個無數劫嚇到了。所以菩薩的含義,為甚麼要強調「勇士」呢?「勇」的意思,就是你不要被嚇倒。

如果從圓教的觀點看,凡夫心與佛心在大乘真如理體這個層面,的確是沒有任何差別的。

《華嚴經》講「一念法界」,時間上「一念」與「無數劫」是平等的,「一念」可以超萬劫。同時,凡夫所具有的智慧功德與佛也沒有任何區別。那區別在甚麼地方?就在於迷與悟的不同。迷了多少呢?其實迷與悟就隔了一層窗戶紙而已。所以,大乘圓頓教修行的一個觀點,就是提倡要當下承擔。承擔甚麼?首先,承擔「心就是佛」,「是心是佛」,眾生與心與佛沒有區別。那麽差別在甚麼地方?差別在凡夫有妄想、分別,而佛沒有妄想、分別,這就是入手處。

當然,你要有見地,依善知識獲得深刻的認知水平,不能空口講。比如,你獲得了天台宗的見地——一心三觀,智惑一如。惑是煩惱,智是智慧,一如就是沒有差別,無二無別;獲得華嚴宗的見地——一念法界,一念和法界,無二無別;獲得了禪宗的見地——心即是佛。依禪宗的見地怎麼修行呢?要參禪,參究生命的本來面目。以覺觀、覺照參悟「圓覺」,參悟覺性,在當下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參究、呈現覺悟之心、圓覺心,這就是禪宗的直下承擔。所以,正確的承擔方式是甚麼?禪宗講「當下即是」、「如是如是」,但如果你沒有一個決定的見地,就不能迴光返照,就「如是」不起來了。認知水平不到位,那你講「心即是佛」,卻把這個妄想分別之心當作是佛的圓覺心,還是陷入凡夫的妄想營求之中,這就不對了。如果認知水平到位,決定了知「覺觀」、「覺知」,去除妄想分別,靈光獨耀,真正契入「心即是佛」,這才是一個真正的當下承擔,一個真正的菩薩承擔。所以,正確的承擔方式是,生起參禪悟道的覺悟之心,時時觀自在。

能不能做到?有沒有人會?當然有人會了。如果認真參究學習,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當下承擔,這就是禪宗圓頓禪的偉大之處。但是即使會得了,懂得了以後,也沒甚麽神秘的,在生活中還是平常心。但是,有見地的平常心,與沒有見地的無知渾噩平常心,那是完全不一樣,天壤之別。所以講直下承擔。

需要注意的是,這不是承擔一個甚麽世俗的事情,雖然這個時候説世間與出世間也沒有甚麽區別。比如説,要承擔責任,包括對家庭社會、治國平天下的責任等。但是,這裏是有誤區的。大乘菩薩道的承擔,是有菩提心前提的。菩提心前提是甚麼呢?了知世界是「如夢幻泡影」,是虛幻的輪迴。當然,儘管圓教裏面會說生死與涅槃不二,但是核心是要人們放下夢幻泡影,放下生死輪迴,這是無為心的承擔,而不是成了追求世間事業的藉口。所以,要以一種更高的認知心,也就是覺悟的心、打破夢幻泡影的心、求正覺的心,來看待的世間責任,大死大活,歇即菩提,轉身之後,把生活與修行融為一體。

問題四

主持人:謝謝。劉老師的精彩解答也引發了很多聽眾的積極共鳴。因此決定再追加一個問題,請劉老師在線解答。

第四個問題:世尊傳教時,全憑口傳,並無文字,後來這些經文,均為後人根據記憶所整理。既然如此,是否可能曲解世尊本意?甚至有杜撰信息之情形?

劉老師:經典流傳千古,怎麼能保證現在這些經文都是真的?這個問題,涉及到了大乘經典從哪裏來的,大乘怎麼興起的等。從現代文獻學、歷史學的學術觀點來看,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受日本學術界文獻學考據的影響,產生了越來越多的類似問題,這樣的問題估計以後還會增加。由於立場觀點、思維方式的不同,以及文獻證據的準確性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暫時難以有大家共許的結論。這讓我想起了禪宗「指月」的公案,以手指月,其意在月,當人們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手指上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忘記了最初的、終極的目標是「月」,而不是「手指」。

講座總結

主持人:好的,謝謝劉鹿鳴教授的解答,使對「大乘菩薩道要義」的面貌有了一個系統的了解。下面有請趙錠華教授,為本場講座作總結。

趙老師:大家聽了劉教授關於大乘佛教次第的精彩、全面的講座。劉教授先講了解脫道和菩薩道的區別,然後重點給介紹了甚麼是菩薩,也重點講了菩提心,講菩薩要肯認自己是菩薩;然後劉教授講菩薩的正見分成漸次門和圓頓門兩種,關於這一塊有很多展開。後面講菩薩道的修行分為三個,包括戒律行、禪觀行、菩薩行,戒律行介紹了菩薩戒、菩提心戒,禪觀行講了次第止觀和圓頓止觀。後面劉教授也介紹了菩薩道成佛的階位,以及菩薩道的果位,從「境行果」的角度,將菩薩道次第的場景給大家完整地展現出來了。今天劉教授對大乘菩薩道給了一個很簡明扼要的介紹,當然,裏面還有一些主題,後面講座的其他老師會分開來繼續講說。非常感謝劉教授。

(完)

「佛教基礎知識系列講座」由珠海學院佛學研究中心、智度會弘法慈善基金會、香港佛教僧伽聯合會、香港寶蓮禪寺聯合舉辦,旭日慈善基金會贊助。本次講座實錄,由陳浩、彭瑩整理。佛門網獲珠海學院佛學研究中心授權刊載,特此鳴謝。標題為編輯所訂。

延伸閱讀

劉鹿鳴教授:解脫道與菩薩道、大乘與小乘的核心概念,你不能不知⋯⋯--大乘菩薩道要義系列講座總論(一)

Picture of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5%8a%89%e9%b9%bf%e9%b3%b4/" title="Posts by 劉鹿鳴"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劉鹿鳴</a>

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副教授、珠海學院佛學研究中心客席教授。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