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甚麼是修行者從迷到悟的解脫正道、亦是在家眾離苦得樂的善生正道?

人生是四個瓶:奶瓶、飲料瓶、酒瓶、輸液瓶。

人生是四輛車:嬰兒車、自行車、汽車、輪椅。

人生是四張床:嬰兒床、單人床、雙人床、病床。

人生是四張證:出生證、畢業證、結婚證、死亡證。

不同的人對「人生」有不同的詮釋,但總的來說,我們的「人生」離不開「生老病死」和「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人生難免,順逆苦樂,又各自不同。如何增長福慧、離苦得樂,成就圓滿的人生?佛陀曾開示八個實修的方法——八正道。

八正道與人生正行

八正道,又稱「八聖道」,是四諦法中的道諦,是佛陀初轉法輪所說的道理,為三十七道品的七科之一。

1. 正見

《華嚴經》:「正見牢固,離諸妄想。」

人要有正確的見解和正確的觀念。修學佛法的人,正見更為重要。沒有正見,我們就會終日顛倒妄想,不能安住。要遠離顛倒妄想,就要正見牢固。對學佛修行人來說,要得到無漏的無分別智,見四諦的真理,方可名為「正見」。因為有正見的智慧,才能洞察世間萬法的因緣生滅的現象和人生無常苦空的實相。

2. 正思惟

《瑜伽師地論》:「由正見增上力故,所起的無瞋恚,無害想,是為『正思惟』。」

正思惟又名「正志」。具備正見之後,我們要進一步作意思惟正見所見的四諦。對正見所見的,作更深入的觀照。正見是從聞法而來的增上慧學;正思惟就是從作意審思而來的增上慧學。正思惟,有助增長智慧,進而堅定信仰,積極止惡行善。

3. 正語

《金剛經》:「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正語即為正當真實的語言,善良的口業。因此,正語必須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更必須說真實語、說正直語、說稱讚語,以及柔軟語。能夠常說「正語」,可令人生起信心,心生歡喜,對人有益無損。

4. 正業

《瑜伽師地論》:「或於住時,於己追求衣服等事,若行若住,若坐若臥,廣說乃至若解勞睡,正知而住,是名『正業』。」

正業是指身業正當的行為,泛指良好的生活習慣。正業,即行「三妙行」——愛護利益眾生、廣作布施、淨修梵行;離「三惡行」——殺生、不與取(偷盜)、邪淫。行為清淨合乎正道,所以又名「諦行」。

5. 正命

《瑜伽師地論》:「如法追求衣服、飲食、乃至什物,遠離一切起邪命法,是名『正命』。」

正命是指正當謀生活命的方式,依據慈悲和智慧的原則,如法求取生活資具。在家佛教徒,要避免從事與殺、盜、淫、妄、酒等五戒相違的職業,經濟來源要合理。出家佛教徒,要以清淨的生活方式,接受施主供養生活所需的四事——衣、食、臥具、醫藥。如法獲取生活資源,就是「諦受」。

6. 正精進

《正法念處經》:「懈怠是一切惡道之根本,是生死之種子,世間一切苦惱,皆由此而生。」

《釋論》:「在家懶惰,失於俗利;出家懈怠,喪於法寶。」正精進又名「正方便」。又即是三十七道品的第二科四正勤:

未生的惡法,使之不生。已生的惡法,使之斷除。

未生的善法,使之生起。已生的善法,使之增長。

要離苦得樂,就要精而不雜、進而不退的斷惡修善。

7. 正念

正念是指正道清淨的意念,與無漏慧相應,又名為「諦意」。

以四念處為例: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是為正念。

以六念法門為例:一心憶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便是正念。以淨土法門的念阿彌陀佛洪名為例:念佛念至心不顛倒,意不錯亂,便是正念。

8. 正定

即修持正確的禪定。收攝散亂身心,專注一境。正定是培養智慧的源泉,充實悟道的方便。

定是有層次與梯次的,「正定」是指最高而殊勝的出世間禪定。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心能相對穩定,情緒不易波動起伏,也可以稱之為「定」。而真正修行的禪定,實有「四禪八定」的層次。

善生解脫的正道

《大毘婆沙論》:「由正見故,起正思惟;由正思惟,故得正語;由正語故,復得正業;由正業故,復得正命;由正命故,發起正勤;由正勤故,便起正念;由正念故,能起正定。」可知八個修行方法不是孤立片面的,而是完整關聯、相續相依的。

佛法以八正道為德行的總綱。從修行的次序來說,「正見」又是德行的根本。《雜阿含經》:「諸善法生,一切皆以(慧)明為根本。……如實知者,是則正見,正見者,能起正志……正定。」正見即明慧,是修持八正道的攝導,如夜行的明燈,航海的羅盤。

佛入滅前,曾對須跋陀羅說:「若諸法中無八聖道者,則無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以諸法中有八聖道故,便有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長阿含.遊行經》)

八正道實是從迷到悟的基本法門、是離苦得樂的津梁。不單是修行者從迷到悟的解脫正道,也是在家眾離苦得樂的善生正道。

勤修「八正道」,善生福慧可期,願與大眾共勉。

原文刊於《香港佛教》第690期,佛門網獲授權轉載。原題為〈正道人生〉。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