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慈山寺互動音樂會

慈山寺與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將於2月28日,在慈山寺舉行「妙華慈音──特殊需要學生參學日」,並於大雄寶殿前舉行一場互動的音樂會。主辦單位希望自閉症患者藉由音樂,得以表達自己,並寄望透過這個活動,讓大眾對自閉症患者有正確認識。

除了音樂會,活動還包括佛教與心靈工作坊,譬如「佛法101」、「憤怒控制」、「親子溝通」等。音樂會發起人陳瑞燕教授表示:「慈山寺是一所佛教道場,我們希望藉由阿熹所挑選的音樂,以及佛法工作坊,能夠達到以景說法的目的。」住持洞鈜法師更表示,這活動能彰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

大悲心起

過去陳瑞燕教授曾舉辦過五次同類型的音樂會,不過都是比較簡單小型的。接受訪問時,陳瑞燕教授道出音樂會的緣起:「某天我跟阿熹吃飯,我問他可否為這班小朋友,做一場專業一點的音樂會?阿熹二話不說,一口答允下來,還邀請他的妹妹一起幫忙。」

籌劃音樂會,對音樂人趙增熹先生來說,可說是駕輕就熟,但最大的問題是尋找表演場地。教授繼續說:「於是,我跟慈山寺住持洞鈜法師談及這個難題,法師很慈悲,答應讓活動在寺院中舉行。」

慈山寺視聽室的影音設備非常完善,可容納二百多名觀眾。陳教授擔心音樂會只招待兩百多人,可能令許多無法參加的小朋友失望。為讓更多人參與音樂會,陳教授遂萌起在大雄寶殿前舉行音樂會的念頭。正如《維摩經》所說「菩薩疾者,以大悲心起。」陳教授的這一念悲心,卻衍生出新的問題。

三位受訪者(陳瑞燕教授(左),慈山寺住持洞鈜法師(中),音樂總監趙增熹先生(右))在慈山寺客堂接受佛門網訪問。

大殿前舉行音樂會的困難

「從講堂搬到大雄寶殿,等同設備完善變成毫無設備。大庭院這麼大,要讓所有觀眾都能夠欣賞到音樂會,便要將全副影音設備搬來,這實不容易!後來,我找到一位熱心支持佛教活動的工程公司老闆興哥幫忙。他十分支持,表示只收運輸費。我覺得他做了很大的供養!」趙增熹笑容可掬,流露出心中的感恩。

從佛教的角度,在大殿前舉行音樂會有問題嗎?洞鈜法師表示不應該以佛教的框框規範這班小朋友:「音樂會能夠帶給小朋友歡樂,又可以釋放家長心中的苦悶,這合乎佛教拔『苦』予『樂』的慈悲精神。

「再者,趙先生所挑選的音樂,能夠彰顯人的真、善、美,這與佛教主張戒、定、慧是不衝突的。慈山寺為這富有意義的活動提供場地,這也契合佛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

無限的一體

簡單而言,因應眾生之需求而給予救濟,即是所謂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洞鈜法師表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與菩提心相應,要培育菩提心,法師建議從「自他相換」的觀念開始。

「我們要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譬如,當我們站在這小朋友、乃至他的父母親的位置,我們如何去感受他們的情感呢?他們如何去面對成長中的挑戰?如果能夠這樣去思惟,慢慢地我們便可體會『同體大悲』,能感受這班小朋友,以及他們父母親的感受。

「我們會幫助自己熟稔的朋友。不過,我們也應該學習以慈悲心、歡喜心,去幫助我們不認識的人。因為我們大家都是一體的。」法師並以活動海報的設計闡明「一體」的概念。「整個社會像是一棵大樹一般,我們每個個體在社會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就像大樹的葉、枝、幹一樣。」

從微觀的角度看,大家的角色不同;但從宏觀來說,大家都是一體的。如果社會就像大樹一樣是一體的,當樹上的其中一片葉子枯萎時,大樹的其他部分可以輕描淡寫地說不關我事嗎?

陳瑞燕教授認為:「學佛者修習的,不只是去除自己的貪瞋痴,修習清淨心。」畢竟,除了「諸惡莫作」與「自淨其意」,還要「眾善奉行」才「是諸佛教」。

慈山寺住持洞鈜法師說:表面上是我們為小朋友舉行音樂會。其實,我們應該感恩他們,令我們對生命有另一種看法。

社會大眾對自閉症的刻板印象

菩薩的大悲心源於「不忍眾生苦」。眾生的苦,某個程度來自錯誤觀念。譬如,對事實的誤解。

陳教授解釋道:「一般人認為自閉是一種病,有這種性質的人便是病人。因此,他們會對患自閉症的人敬而遠之。不過,一般人對自閉症的誤解,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有時自閉症患者會作出激烈的行為,譬如打自己的頭。不過,這種行為不能跟暴力劃上等號。」

為甚麼他們會有這樣的行為呢?「因為環境中出現某些過分刺激他們的聲音,而他們不懂如何去表達,卻以這種方式讓自己平靜。然而,這樣的方法卻給我們誤解為暴力。

「事實上,自閉症患者能夠真情流露。他們沒有任何枷鎖,喜歡就喜歡,不喜歡就不喜歡,心思也不複雜、不掩飾,更不會去計算別人,能夠生活得很快樂。所以自閉症患者一點都不恐怖。可惜,我們社會的價值觀很多時候是單一的,欠缺包容的。」

溝通奠基於包容

我們由於欠缺包容,所以不能溝通。洞鈜法師分享他在生活中的觀察:「平時的閒談,時常出現『說話者各自表達自己』的情況,鮮有達到真正的溝通和交流。

「就社會的氛圍來說,許多父母親沒好好聆聽小朋友的心聲。他們單方面把自己的想法加諸在小朋友身上,這並不合乎佛教的立場。佛教認為,溝通應以『大家平等』為基礎。」

對此,陳教授十分認同,她表示:「有些家長站在應然的角度,要求小朋友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譬如,做好功課,我才帶你去玩,這是條件式的愛。假如家長懂得慈悲,學會包容,他們才能夠以平等心去溝通。

臨床心理學家陳瑞燕教授說:自閉症患者教導我們如何真誠地生活。

「相反,不能以平等心去溝通,便會出現剛才洞鈜法師所講的『只有表達意見,沒有溝通』,或者談談社會問題,道人長短。這沒達到心的溝通。」教授進一步指出:「要學懂溝通,必須明白慈悲和包容。」

人不能包容他人,是因為「我執」的原故。譬如,當某個人做出超乎「我」預期的行為,我便不能接納他。不接納、包容與「我」有別的人,是缺乏慈悲的表現。佛教談緣起,每個個體因不同的因緣,形成不同的性格、模樣。正如一棵樹的葉子,也不可能是每片葉都相同的。

音樂總監趙增熹先生說:籌辦音樂會的收穫是不斷的。從興哥的幫忙,以及邀請神秘嘉賓的過程,他學懂「因緣是不可思議的」。

音樂在療癒中扮演的角色

音樂會正是基於「慈悲」和「包容」的精神誕生的。趙增熹說:「教授覺得這些小朋友有欣賞音樂的權利。他們表達內心的歡樂較為直接,不會『乖乖』地坐在座位上,會到處亂跑。甚至會跑上台與表演者一同表演。

「這完全是一個互動的音樂會,為不方便觀看正式音樂會的小朋友而設的。自閉症患者難以用語言表達自己,所以我們希望用音樂,幫助他們表達。

「音樂是大家的共通語言,作曲者將自己的生命,注入每個音符裏。無論是表演者,或是聆聽者,都能夠透過音樂,帶走他們的負面情緒。」接著他謙虛地說:「我不是心理學家,只從我喜歡音樂,以及它對我的影響來談。

「玩音樂的過程中,我能夠完全投入,忘卻自己的煩惱。它猶如一條負面情感的渲洩渠道。所以。當我不開心的時候,我會聽一些能夠盡快將我情緒消散的音樂。」

當被問到音樂會的選曲時,趙先生說:「主要是輕快愉悅的,因為希望在場的小朋友能因此有份親密、開心的感覺。」

「觀世音」的梵文是Avalokiteśvara,意指「向下觀察的菩薩」。菩薩向下觀察甚麼呢?菩薩觀察的是眾生的音聲,繼而尋聲救苦,而三位受訪者講述的,恰似「尋聲救苦」的實例。人是否能夠在生活中仿效菩薩,聞到他人需求,繼而利益他人,純粹在一念之間。

正如趙先生所說:「許多我們覺得不可能發生的,卻發生了!這完全取決於我們當下的一念。」

延伸閱讀

調心者──臨床心理學家陳瑞燕教授

我的世界是有顏色的 自閉症畫家賀梓峰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