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無常」的兩個面向

只要對佛法稍有認識者,大抵會明白到「無常」是佛教裏一個極其重要的核心觀念。原始佛教僧團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源於對諸行無常的體悟,甚至佛陀自身,也是因為感受到人生無常,才捨棄錦衣玉食的生活,毅然出家修道。因此,若然對無常完全缺乏存在的感悟,也許就會失去一條與佛法相契的通途。


萬法不住 無常非苦

無常究竟說明甚麼道理呢?約言之,就是世間萬法都是遷流不息,無有一物是暫住不變的,這就是涵括宇宙人生、精神與物質等一切現象的實相。因此無常所揭示的,簡單來說,僅只是萬法生滅不斷、剎那不住的事實而已,所以就此而言,無常並不必然推衍出任何消極萎靡的負面意義。反之,既然萬事萬物都是遷變不住,則好的自然有機會變壞,壞的也自然有向好的轉機;順境固然有可能轉變為困頓,禍厄亦有可能否極泰來,演變為幸福和樂的境況。假如從這個角度去了悟諸法無常的事實,非但不會讓人惶惶不安、灰心喪志,還會對未來充滿希望,在人生路上,燃起奮進不懈的熊熊壯志。

然而古往今來,世人往往對無常抱持一個定見,每將無常與人世間諸般憂愁困惱掛勾,久而久之,無常遂逐漸成為「苦」、「空」(空無所有的「空」)的代名詞。無常故苦,所以癡迷世間的功名、利祿、富貴、情愛,無異於追求鏡花水月,畢竟徒勞無功。《紅樓夢》第一回的〈好了歌〉,正正唱破了「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人間的所有福樂,終歸浮雲空華,這對執迷於世俗美好價值的凡夫來說,簡直如冰水澆面: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順此思路去理解無常的旨趣,將會認定無常是為了對治人對美好事物的佔有欲望,及由此而挑起的種種情執,也就是貪、瞋、痴「三毒」的劣根性。無可否認,這是佛說無常的意旨之一,可是若將無常之義局限於此,則又可能會產生另一個疑問:假使萬法都如露華電影,不可暫留,那麼,無論我們多麼精勤地進德修業、廣種福田,最終必如《阿含經》所云:「積聚終銷散,崇高必墮落」,如是,修行還有何意義可言呢?


緣起緣滅 因果相續

東晉般若學者僧肇(384—414?)的《物不遷論》,即意圖解決這個由無常觀所引發的難題。他指出,將無常僅僅了解為「生死交謝,寒暑迭遷,有物流動」的尋常生滅現象,仍然未能把握無常的要義。事實上,無常不只描述事物的瞬息萬變,它更深刻的意義,乃展現出諸法因緣所生的律則。

世間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起,緣聚而生,緣散而滅,本身空無自性,這是無常揭示的一個面向。另一方面,剎那生滅的無常現象,雖然如璇璣電卷,不曾停滯,但在因果相續的河流裏,前因經歷剎那剎那的漸變、蛻變、突變,逐步轉化為各樣後果。可見,現象總是因果互融的結果,前因對後果的影響與功用,縱非歷歷可辨,卻是有跡可尋,不能一概抹煞掉。故《物不遷論》說過去的因,「故雖在昔而不化,不化故不遷」,在強調恒常之物不可得之餘,重申無常也者,不出緣起理法的規約;在肯定依因待緣的因果律的同時,也即肯認善業功德的不可朽。若能如此體認無常的兩個面向,求道者自不會將無常等同「撥無因果」,以致陷入虛無主義式的惡見,夭傷慧命了。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