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常出現時,已來不及說再見。人生路上,我們不要有遺憾,要早點安排和計劃!--傳燈法師《生死明燈》節目中的開示(三)

(續上期) 

生死是每一個生命必須經歷的階段,但不少人終其一生,並未有好好為此作準備。自衍陽法師於2009年創辦大覺福行中心以來,一直積極推廣生死教育,希望大家能建立正確的生死觀念。中心住持傳燈法師,與佛門網合作製作《生死明燈》節目,與我們一起探討現代人必須要掌握的生死課題。為了更方便大家隨時掌握,現今我們將燈師父在節目中的開示分段整理,以饗讀者。

掌握智、情、意,有助關懷病者

每一個人需要平衡三件事,分別是智、情、意。智是智慧,從佛教的八正道來說,即是正確的知見。你會問,甚麼是正確的知見?佛教強調三世--過去、現在 、未來。根據這三世時間的推進,再來便有善 、惡的業報。我們先建立了正確的知見,那麼當我們經歷病苦、面對摯親遇到難事時,我們便有這個基礎應對、理解。第二是情,即情感、情緒。每個人的情感、情緒要平穩,不可以大起大落。無論你正在經歷甚麼,我們必須學習把情感調節好。至於意,就是意志的意思。我們每個動作、每個心念,甚至說的每句話,背後都有一股推動力。因為心中有動機,驅使我們的行為,所以必須時刻注意起心動念。

這三件事的平衡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生活中待人處事。如果可以達到平衡的話,我們的煩惱便會少些。記得我們探病時,有一位媽媽很細心照顧她二十多歲的女兒。這個女兒患有腎衰竭,導致失明  、失聰。面對這種沉重的病情,怎樣去關懷她、跟她接觸呢?我後來發現,只有媽媽在她身邊時,她才感到安穩。之後當我去陪伴她們時,聽到這位媽媽說,女兒在接受照顧的過程中,有人疏忽了。她說要控告對方。我細心聆聽媽媽說的這句話,思考她的需要是甚麼。究竟她真正想要控告照顧女兒不當的人,或者只是內心擔憂及迫切,希望女兒好呢?

在這裏我不是立即站到媽媽的背後,說:「有人照顧不好你的女兒,我支持你。 你去控告對方吧!」不是這樣的。在這個道德行為上,我要很清楚,究竟我的身分是甚麼;而不是一開始便煽風點火,令照顧的過程變得更複雜。這是「意」的運用。再來是然後是「情」--情感。病人會哭,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你首先要做的不是給她一張紙巾,跟著病人的情緒起伏,而是先安穩下來。你的心安穩,病人就對你有信心,知道有人陪伴她。另外,我們不會馬上過去拍她的肩膀,因為當你這樣做的時候,這個訊息像是叫她要停止了,別再哭,那她可能要說的話又會遭到壓抑。所以情感這一方面,我們自己也要懂得把持。聆聽時我們要放下自己,按照病人當下的情況和情緒,用同理心去感受對方;但同時,我們不是跟她哭成一團。當然,有些情緒會出現,我有時和他們談著談著,也會淚盈眼眶,感受到他們的痛和不捨。我提醒自己,要好好拿捏和把握,發揮同理心而不讓情緒牽著走。這需要時間和經驗,一時三刻不容易做到。

再來是「智」的部分,我們要有正知正見。不少人會問,為甚麼小朋友要經歷病苦?是不是上天造化呢 ?為甚麼要讓他們經歷痛苦與不幸?我的認知是根據佛法,我知道孩子來到世間,有他的功課。事實上,在經歷病苦的時候,很多小朋友都做得很好,很堅毅,不會怎樣哭;反而看見摯親為他傷心,他懂得去安慰。不論老幼,每個人都有這種面對病苦的堅毅能耐。對於小朋友,我們可以做的只是在身邊陪伴他,適切地引導他,甚至幫他一把。讓他經歷病苦之後,功課完成後,可以安穩地開展光明的下一生。所以智、情、意三點,大家要好好把握、學習及平衡。這樣 ,無論自己面對困難時,還是支援身邊有需要的人,我們一定會處理得更好。

我們不要有遺憾,要早點安排和計劃

我們談了生死關懷這樣久,究竟生死教育說的是甚麼呢?為甚麼我們要花時間掌握它?不如我們從大自然的規律說起。

春夏秋冬、陰晴圓缺,這些都是自然規律。對於大自然環境來說,當時機因緣成熟時,季節便會來自動更替。眾生身處其中,我們已學會接受。今天下雨撐傘,明天太陽出來,便多到外面曬一曬。沒有執著心態是最關鍵的。春天來到,我們很開心;春天過去,便是夏天,我們知道這是自然的遷流。當種下一顆種子時,我們知道日後會有所收成。例如我種下的是玫瑰,我要為它施肥澆水;如果有蟲,要為它除蟲。假以時日,便可欣賞美麗的玫瑰花。這些都是大自然的規律,若我不這樣做,便不會有收成,也種不到任何東西。

換個角度思考,一切眾生都要經歷生老病死的過程,不論是人類還是貓、狗。大家都要面對生、住、異、滅的自然規律。既然道理如此簡單,那為甚麼我們還有煩惱呢?為甚麼白頭髮出現時,甚至皺紋出現時,我們想要塗護膚品?當我們身體出現狀況,老了、病了,自然煩惱亦跟著出現了,會變得擔憂和恐慌,失了方寸。但當我們定下心來,思惟生老病死不過是自然的規律,那我們就知道應該怎麼做,怎麼把握生命。

曾經有一位小孩,大約兩三歲時,醫生發現他的腦部出現問題。最教人難過的是,不能做手術;唯一可以做的,只有觀察腫瘤長大,以及紓緩小孩因腫瘤而衍生的各種不適。腫瘤長在小孩後腦中樞神經的位置,所以直接影響他全身的動作,包括手腳的靈活度。小孩的四肢漸漸麻痺,視物時也出現雙重影像。身為父母,當你看見一個孩子逐步走向死亡時,而不知怎樣幫助他,那種感覺實在是非常無奈、無助。我們可以怎麼辦?

從醫療角度看,醫生真的有極限,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但是在這段過程中,我們可以跟他有些心靈上的聯繫,做一些事,讓他在餘下的日子仍然感受到滿足和快樂。所以他的父母時時推著輪椅,帶他到公園玩耍;在他能進食時,給他喜歡的食物。我記得他爸爸拿著一片樹葉跟孩子說,以後在另一個世界,當你看見我拿著一片樹葉,你要記著:我就是你的爸爸,我曾經是你的爸爸,我們又見面了。媽媽很希望把兒子交給觀音菩薩,交給阿彌陀佛照顧。佛門有一個說法,替他做皈依,他就是佛菩薩的弟子。對媽媽來說,兒子已經辦了入學手續,以後要到阿彌陀佛的學校上課。

在小孩的病無法逆轉時,可以在他的心念上下功夫嗎?是可以的。所以我們關懷病者時,不要因為遇到這種情況,便立即失望。因為從佛教來看,人生就像一條很長很長的河流,我們叫它做生死的河流。我們這一期的生命只是很短暫,只是其中一期而已,之後還有漫長、無盡的未來,還有盼望和希望。當我們走到這一刻,還沒到人生的盡頭,我們總結一下自己,活了三十年、四十年,回顧一生,直到現在我做得如何。我有沒有一些可以改善的地方?還有甚麼我想做的?有的話,盡快計劃、盡快行動。如果你要探望親人朋友,早點給他打電話,可以約他見面喝茶。無常就在門外,在我們身邊等候著,不知道甚麼時候會發生事情。

當我們每次總結自己走過的路,我們不要有遺憾,要早點安排和計劃。我們看到無常出現時,已來不及說再見。有些朋友遇到親友離世,他的哀傷很深很重,因為意外來得很急,他沒為無常做好準備;反而對於一些生病很久的人,他有時間安排,從沒有辦法接受,到可以談生死,願意安排他的後事,把握機會跟家人說再見。無論如何,藉著大家這刻仍然健康,有氣有力時,早點跟家人說謝謝、說對不起 、說我愛你,甚至出門時,每天都說再見。我們不知道無常何時會發生,早點實踐四道人生。這樣一來,生死課題就不再讓我們困擾了。祝福大家!

(待續)

延伸閱讀

排山倒海的事情,抵不上插隊前來的無常!《增壹阿含經》如何教導我們到達安穩快樂的彼岸?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