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為藍毗尼園尋找二千一百位菩薩:慧光法師在尼泊爾籌建沙彌佛學院

慧光法師在漢礼接受佛門網採訪時表示,除了籌辦僧伽教育,他計劃將部分的土地用作成立一座國際禪修中心,讓喜歡禪修的人在喜瑪拉雅山下找到一個用功的場所。

佛經是由佛陀所說,再由他的出家弟子結集成編,並流傳於後世。所謂「非道弘人,人能弘道」,台灣菩薩寺住持慧光法師在訪問中指出,佛法之所以能夠在世間繼續傳承,實有賴出家人的弘揚,所以培養弘法人才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慧光法師在尼泊爾辦了三年的僧伽教育,招收了二十名學生,也積累出一些辦學的經驗。目前他正籌劃購地,希望以佛學院的學習形式,作永久的發展及規劃。為甚麼慧光法師會去到一個跟我們的文化背景、語言不通的地方辦僧伽教育呢?

何謂袈裟福田地?

之所以用「袈裟福田地」來命名這項募款專案,背後有其表徵意義。慧光法師解釋道:「袈裟其形如田,出家人披著它可讓善信來供養種福,所以袈裟又稱『福田衣』。我們要籌款購買這塊地,來興建學院及培育沙彌,這是以僧伽教育為主,我們於是把這塊土地,看成是出家人身上的袈裟,就如同延續法身慧命的法衣。大眾護持的每幅土地,就像是種植袈裟上面的每一塊福田一樣,他們的發心布施不但為自己種下福田,成就這些孩子的菩提道業,而且也能夠讓佛法在這世間光明不斷。

「我們想購買的那塊地大概是一萬平方呎,需要港幣一千零五十七萬。這是一筆龐大的費用,所以我們把這塊『袈裟福田地』劃分成兩千一百襲,每一襲大概是五千零五十元,由兩千一百位菩薩來成就。」雖然法師正尋找兩千一百位菩薩來成就這件事,但是他強調:「隨喜大眾一起參與,為自己裁培一塊福田,同共成就這個辦道因緣,讓這些孩子因他們的關心和愛護,成為佛教的菩提種子。」

漢傳佛教的叢林教育,是一種『養成的教育』——在生活中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鍛鍊他們的身心,端正他們的言行舉止。

為何在尼泊爾辦學?

慧光法師坦言興辦僧伽教育是他出家以來一直本著的心願:「我覺得佛教是一種教育,沒有法的教育,我們便無法開啟智慧。」促使他選擇在尼泊爾興辦僧伽教育的因緣,可要回溯到幾年前法師前往佛陀的出生地──藍毘尼園朝聖。他說:「尼泊爾這塊土地是佛陀出生的地方,與佛教徒有著甚深的因緣。當時我們去朝聖,看到佛陀曾經走過的這片土地有著許多貧民。作為佛教徒,我希望能夠為他們做一點事,提供他們一些幫助。」

對於慧光法師來說,所謂的「幫助」是指「教育」。他指出:「真正能夠改善他們的生命的幫助,非得透過法的教育不可。如果沒有佛法的教育,只是給他們提供一些物資上的救濟,那都是短暫的,無法解決他們的根本問題。再者,作為佛教徒,我們是有責任前往當地,帶動當地的佛教發展,讓佛法可以再次在這片土地興盛起來。」基於這樣的想法及因緣,法師於是萌發在尼泊爾興辦僧伽教學的念頭。

萬事起頭難,剛開始辦學時慧光法師只招收十個學員。「那時我們先租用了一所民宅,再把它的車房改作成齋堂,客廳變成大殿,以充當沙彌學院的教學之用。」由於只是一般住宅的格局,故無論是空間或設備功能都莫能符合佛學院應有的規模及要求。雖然沙彌學院的教學環境十分簡陋,但是它的教學風氣倒是有了口碑載道,使得各地村莊的家長紛紛把自己的孩子送進沙彌學院。

慧光法師指出,佛法的教育不是知識的教育,也不是一種技術性的傳授,而是一種習性的養成—在生活中培養正確的人生觀,端正言行舉止。
受戒後,沙彌除了『五堂功課』 之外,還要學習其他學科,譬如數學、科學、電腦、語言等。

學院的道風深受家長喜愛本應是件好事,不過簡陋的環境及不敷使用的空間,卻為慧光法師帶來了另一個問題。「目前山區裏還有許多家長想帶孩子來沙彌學院學習,但學院的空間不足於容納那麼多人,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事,便是物色一個地方建設學院,作長遠的辦學規劃,以提昇我們的教學品質。」現時慧光法師已找到地方了,他希望能夠籌足經費,興建學院。法師希望學院能夠達到招收兩百名學生的規模。

在沙彌學院的沙彌學些甚麼?

申請入學者眾多,不過不是所有的申請者學院都會錄取。法師解釋:「學院是以培育出家人的僧伽教育為主,我們招收學生都必須是有意出家的。」不過尼泊爾的學佛風氣不算盛行,居民對出家的意義不甚了解,「所以在學生申請入學時,我們會為他們的父母親解釋學生在沙彌學院修學,必須要以出家人的生活。假如家長和學生都願意,並且有在僧團共住的可能,我們才會為他們傳授沙彌戒。

「受戒後,沙彌除了『五堂功課』[1]之外,還要學習其他學科,譬如數學、科學、電腦、語言等。」學院語言包括中文、英文、尼泊爾文,法師解釋箇中原因:「尼泊爾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方言甚多,每個村落都有各自的方言,所以剛開始這些來自不同區域的孩子,彼此間難以互相溝通。有鑑於此,我們要教導他們一種共同的語言──尼泊爾話;同時,也希望他們不要忘記自己的文化。至於教導他們學習英文,是希望將來這些孩子長大後,更可以運用英文到西方國家弘揚佛法。此外,我們是漢傳佛教的沙彌學院,所以他們還以學習中文為主。」法師表示只有奠定沙彌紮實的中文基礎,才能有助於他們學習以及理解漢傳佛教的經典。

除此之外,學院中禪修是必修課。慧光法師認為一顆有覺察力的心靈,是優秀弘法人才的充分且必要條件。因此之故,法師要求學院中的沙彌必須修習禪修。「我們邀請禪修老師指導他們數息,學習專注,這樣才有辦法在一種安靜的狀態下覺察自己的心。不過小孩嘛,如果太安靜的話他們便容易昏沉。所以我們也會藉由尼泊爾的傳統文化──金剛舞和頌鉢這兩種動中禪來輔助他們了解與把握心性。」對於教育的細心考量,從法師得言語間不難看出他辦學的悲心。

學院的教育可說是超越現有體制內的學習。除了知性上的傳授,還提供人文藝術的教導,如畫畫、拍照、頌鉢等。在生活中,沙彌需要耕種,自理自己的生活起居,慧光師父還會教導他們烹飪素菜。

佛教叢林的生命教育

慧光法師辦學的動力,是源自於他的信念「只有透過教育才能改善、進化生命」。他謙虛地說:「沙彌學院的工作是栽培生命,讓這些孩子能受幾年的伽僧教育,也許將來他們可能會還俗,但是我仍然相信他們會以佛法來過他們的生活。」法師明白來沙彌學院讀書的孩子,不一定全是為了出家,有部分是與他們貧困的家境有關,所以「學院的沙彌到了十八歲時,他們可以選擇是否繼續留在僧團生活。

沙彌學院提供小朋友一個修道環境,讓他們天天用功辦道,並把它變成一種生活習慣,日常生活的行為都符合佛法。
慧光法師到地震災區,派發信眾贊助的醫藥和物資予受災村民。

「不過選擇出家或還俗,對我來說都不是問題。如果他們選擇繼續留在僧團,成為一個弘法人才,我們當然很隨喜。但是如果他們選擇過在家生活,我相信他們也會是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法師語重心長地說:「漢傳佛教的叢林教育,是一種『養成的教育』──在生活中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鍛鍊他們的身心,端正他們的言行舉止。這都是每天點滴地在落實,如佛經說:『水滴雖微,漸盈大器』。

「同樣的道理,我們提供他們一個修道環境,讓他們天天用功辦道,並把它變成一種生活習慣,日常生活的行為都符合佛法,我覺得這樣的孩子不容易變壞。世出世間的學問他們都認識,生活起居他們又會懂得自理。如果他們選擇離開僧團,跟外面的孩子相比,他們也不會亞於世間的孩子。」

慧光法師認為一顆有覺察力的心靈,是優秀弘法人才的充分且必要條件。因此之故,法師要求學院中的沙彌必須修習禪修。

[1]狹義來說,佛門五堂功課指:早課、晚課、蒙山施食及早齋、午齋(二時臨齋)。廣義而言,佛門的所有修持都稱「佛門五堂功課」。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