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為何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改成「稱佛名故」?

前文曾說,釋迦牟尼佛針對我等佛滅後未來世的娑婆世界凡夫,自開《觀經》下品下生文,以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來演譯《無量壽經》阿彌陀佛的根本大願-- 第十八願,救度十方眾生。上文討論了「少善根福德」及「逆謗」問題,今次探討另一存疑:「十念」問題。

《無量壽經》第十八願和《觀經》下品下生文的「十念」問題

《無量壽經》第十八願願文明言「乃至十念」,但釋迦牟尼佛在《觀經》下品下生文,演譯「十念」為十聲口稱「南無阿彌陀佛」,為甚麼是改「念」為「稱」?又「念」為「稱」有甚麼分別?

關於第一個問題,《觀經》下品下生文已有解釋,善知識(實是釋迦牟尼佛本人)告訴臨終罪人(實是我等凡夫),將「念」改為「稱」的原因,云:「彼人苦逼,不遑念佛。

臨終的下品下生者遇上善知識,善知識先教他念佛,但他想到快要死了,四大分離,苦不堪言,又知地獄眾火,一時俱至,恐怖異常。若墮地獄,難有出離之期,驚惶失措。如此心驚膽戰,教臨終的下品下生者如何提起正念,住心繫念阿彌陀佛? 言不遑者,就是來不及了。


「稱」比「念」更容易

「念」是用心去念,需要一定的心力。當我們心平氣和時,或許可有短暫的「息慮以凝心」的意業,但在臨命終時的情况下,恐難發揮這種定善工夫矣!怎麼辦?善知識隨即使用「殺手鐧」,云:「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

釋迦牟尼佛惟有教我們,應口稱無量壽佛,即只要隨口喊出來,管我們的心沒法定下來、意念沒法集中起來!這正是我等佛滅後濁世凡夫的寫照。

作為娑婆化主的釋迦牟尼佛,深明我等凡夫的心力不濟事。釋尊曾答普廣菩薩,明言娑婆世界眾生是心多濁亂。釋尊又告韋提希夫人:汝是凡夫,心想嬴劣。善導大師亦云:神識飛揚,觀難成就。不待臨終,我們也無法「念」起佛來!

我曾嘗試「念佛」一分鐘,不打妄想,心無雜念,原來真不容易。做不到就是做不到,騙不了自己!但要我稱「南無阿彌陀佛」一分鐘,則容易得多,幾乎人人皆能。


「稱」亦是「念」的一種行門

世親菩薩在《往生論》立「五念門」,即念佛的五種行門,包括禮拜、讚歎、作願、觀察、迴向,其中讚歎門是「稱彼如來名」,即口稱彌陀佛名--南無阿彌陀佛也。我們的一切言行都由意念推動 (除了一些少數的不隨意肌活動,如呼吸)。沒有腦細胞發出指令,我們怎能口稱「南無阿彌陀佛」? 所以「稱」亦是「念」的一種。

又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立「五正行」,即念佛的五種行門,包括讀誦、禮拜、觀察、稱名、讚歎供養,其中稱名正行亦是口稱彌陀佛名 。善導大師更依阿彌陀佛的本願--第十八願,指出稱名正行是往生淨土的「正定之業」,其餘四種正行只是助業而已。

將念佛「改」作稱名,或將第十八願所言十念「改」為十聲,首推「八宗之組」的龍樹菩薩,他在《易行品》云:「阿彌陀佛本願如是: 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祖師們造論傳承,必依佛(釋尊)教,絕不妄自增刪,越格發揮;將「乃至十念」變了「稱佛名故」,完全皆基於釋尊在《觀經》下輩觀演譯阿彌陀佛的本願而言,不但不乖法本,更不違佛教,契合娑婆世界罪惡凡夫的根機。


何謂「具足十念」?

前文「釋尊在《觀經》教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已解釋「何謂具足十念」,云:「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至心」就是誠懇的心,「至誠心」也。又「令」就是使得,就是一聲接著一聲念下去,相續不斷,就此念佛之行立深信之心,「深心」也。

因此,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解釋「具足十念」時,云:「今此《觀經》中,十聲稱佛,即有十願、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也有「迴向發願心」。

可知具足十念,亦是具足三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十念」絕對不是一個數目,「十願」和「十行」都歸於「南無阿彌陀佛」的「六字洪名」,具足十念,亦是具足三資糧 --信、願、行。縱是下品下生之機,只要順應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豈有不得往生之理?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