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藏皈依誤解舉隅

藏傳佛教寧瑪派皈依境
藏傳佛教寧瑪派皈依境

歷代祖師無不指出,皈依為趣入聖教之門,只有受持皈依才能成為內道弟子。可惜,漢傳、藏傳佛教信眾都廣泛流傳著一些有關皈依的誤解,以下嘗試作出若干釐清:

學佛不必皈依?

現在有些人認為,只要認識佛法的義理、做一個好人,即使不作皈依亦無妨。若僅從世間層面看,了解佛教哲理並能應用到現實生活,已有很大裨益,是否皈依的確無傷大雅。但若欲深入修持、究竟解脫,則非皈依不可。

蓋未皈依即缺乏了種種功德的所依及修持的基礎,不能接受任何戒律,參與灌頂也無法真正受灌(因灌頂等同受密乘戒,而受取後者必須先受皈依戒、菩薩戒),而且沒有修習密法的根基。月稱《皈依七十頌》載:「雖眾皆可受戒律,然未皈依不可得。」阿闍黎文殊稱《真言解說‧心要莊嚴》云:「最初先從皈依始,三律儀軌詳檢察。」又說:「於別解脫戒,先未善守護,修密等理趣,如灰燼生穀,根本不得故,初由皈依始。」

再者,懺除業障須具足四力:依止力、破除力、迴遮惡業力、遍行對治力。其中「依止力」即皈依三寶,故不皈依,便無法完全清淨惡業。

皈依三寶,好比註冊入學。雖然沒註冊者也可以旁聽,但始終不是正式學生,不可享用學校設施及福利,不能參與考試,沒有所謂的畢業和證書,資歷也不被承認。同一道理,未作皈依即未入佛門,未入佛門更談不上小乘或大乘,遑論密乘!即使懂得多精妙的道理,修持了多長時間,全都不能轉化為解脫成佛之因。法王八思巴云:「不依三寶修行者,縱使賢善亦外道。」密勒日巴尊者《十萬道歌集‧中有解脫口授》說修持高深密法前「首應修持皈依三寶及願、行二菩提心等法以奠定基礎,否則師徒二人即猶如二牛互繫於牛軛,雙雙同墮於苦境中。」

密宗違背皈依三寶?

有人以為,密宗在「三寶」(佛、法、僧)之外,別立「三根本」(上師、本尊、空行)作為皈依處,違反了佛法基本原則。其實不然,Yukhog Jadral Choeying Rangdrol大師(1872─1952)《前行遍集論》解釋:「總體而言,諸上師不外乎佛寶或僧寶,但個別而言,於己親賜成熟解脫教授(灌頂、導引)之上師,恩德尤大,故了知其為加持根本而趨皈依;一切寂忿本尊不外乎佛寶,唯自己投花所中本尊,過往多生多世已有因緣,故了知其為成就根本而特別受持;所有勇父空行皆想為持明內僧伽而趨皈依,然於己特別親近者,了知其為除障根本而修持、供養。」

故知,「三根本」不離「三寶」。密宗基於實修方便,才強調「三寶」中與自己關係最密切者,名之為「三根本」。

上師高於佛陀?

藏傳佛教強調敬師,部份弟子虔敬心澎湃,卻誤解密宗見地,以為上師功德勝過佛陀,導致其他傳承誤會藏傳佛教背離佛祖、個人崇拜。

藏傳佛教為何那麼重視敬師呢?格魯派宗座法王於《供養上師法‧樂空無別》經驗引導中指出:「雖然事實上無與三寶分離之上師,上師正攝於佛或僧之中,然因上師乃三寶之引見者及能令我等心中得三寶之加持,故最初特別皈依上師。」

從本質而言,敬師與敬佛的原因相同。弟子的恭敬心對佛陀、上師本身並無直接好處,真正受益的是我們自己。因為凡夫多生多世以來串習我執、我愛,一般都須要通過向另一對象的虔敬,才能擺脫「我」的束縛,打開自己的心。

《藍色小冊》曰︰「上師加持大與小,不關本身待自己。」虔敬的利益主要來自弟子自心,而非所敬的對象;信心越大,明心見性的機會也越大!「溫薩耳傳」的溫薩巴大師說︰「總之開悟之大小,賴修大小信心力,於悉地源具恩師,思惟功德不觀過。」敬師如最高的覺者,自心將最為開放,慈悲、智慧也最容易生起;若視上師為凡夫,則跟世俗朋友相處一樣,自心不會有任何轉變。

事實上,藏人說的是「敬師如佛」,從來沒說「佛不如師」!《供養上師法‧樂空無別》經驗引導:「汝不應視上師為較佛尤勝之士夫。我有位西方朋友,他曾告以朝聖途中有人真視上師為更勝於釋迦佛本身者,並對此說不喜,我亦以為然。若人視佛較自己上師為劣,此甚不好……上師是一個人,是我們與之親近並有師徒關係的人,只有通過上師我們方能聽受教授……因此對我等而言,最有恩者厥為上師。」

正如藏傳佛教廣泛傳頌的一首祈請文所言:「功德雖然等同一切佛,恩德尤勝諸佛之怙主、根本上師尊足前祈請……」佛陀是最圓滿的覺者,上師即使開悟了,充其量是等同佛陀,總不可能勝於佛陀,否則即意味存在著比佛法更殊勝的教授。上師之所以地位超然,是因為我們沒福緣親見佛陀,端賴上師才有機會聞法,更必需上師授權、引導才能修習殊勝的密乘。就這方面來說,上師對個人的恩德比佛陀還要大。

皈依後才算師徒?

漢人普遍重視皈依師,目之為自己真正的師父。大抵受此影響,許多藏傳佛教的漢人弟子以為曾聽受其講經、傳法、灌頂的上師,仍不是自己師父,只有傳授皈依的才是師父。如果有若干位投緣的上師,為了成為他們的「弟子」,便要逐一向其求取皈依;即使曾接受其灌頂、口傳、導引,仍覺得自己不是其弟子……

藏傳佛教中,有多種不同層次的上師。《光明吉祥》提出六種上師:「總及引導、誓句灌,酬懺退犯、解心續,傳授口訣諸上師。」

《大幻化網總說光明藏論》謂總體上師,乃稍得法恩的一般善知識;引導上師是引入法門者;令解脫心續的上師為講經說法者;酬懺師為向其懺悔惡業、犯戒者;傳授口訣師為傳授修法訣竅者;誓句灌頂師即是傳授灌頂者(灌頂與授予密乘戒是同一回事,故「誓句」與「灌頂」並稱)。

換言之,不啻皈依師(相當於引導上師),舉凡曾從其聽經聞法、領受竅訣、接受灌頂者,無不是上師。《道次第甘露藏》曰︰「等同一偈字數劫,供養亦難報師恩;遑論開示全圓道,如是恩德誰能量。」從其得受一偈者,亦當視為上師而感恩,為自己傳授完整佛法者更是恩重無比。

道次第大德Drubkhangpa Geleg Gyatsho(1641-1713)沒有把教他識字的老師觀想在資糧田中,故修了多年仍沒有效果。他請教其根本上師,後者問他是否觀想資糧田時遺漏了某位上師,於是他把那老師補進資糧田,果然證悟如泉湧現。由此觀之,連文字老師也要奉為上師(當時教字母的老師是僧人,而且藏族認為文字是學佛的重要工具),我們怎能不承認講經說法、灌頂口傳者為師父?

密乘對師徒關係尤為嚴格,雙方授受灌頂,師徒身份隨即確立。固然只有指出自己心性的那一位,方為根本上師,但不可否認其他曾傳授密法者亦為上師之一。《黑降閻摩續釋難》云︰「設唯聞一頌,若不奉為師,百世生犬中,後生賤族姓。」因此,藏傳佛教經常強調傳授與接受密法者,必須先觀察對方是否具格。一旦授受密法,任何一方若有違師徒責任,即成重大惡業。

至於向不同上師逐一求取皈依,除了因為不了解師徒關係的內涵,也是因為誤解皈依的對象是某一個人。其實,皈依的對象是十方三世一切三寶,所有上師──包括皈依師及任何你欲依止的上師,都攝於佛寶或僧寶中。眼前的皈依師,乃擔任媒介或見證角色。此乃漢、藏佛教之共義,然而此二傳承中,都不乏把「皈依三寶」看作「皈依某某」者。

佛法重視發心,若皈依發自出離心或菩提心,當然功德無量;若是出於誤解,則沒多大意義。如果為了修復或增上皈依戒律,隨緣於不同上師座前重受皈依,亦無不可(其實每個灌頂前都必重受皈依戒、菩薩戒,已可達到相同目的);但有些人純粹為了收集不同款式的皈依證和結緣品,甚至只想物色新奇或合意的法名,則可謂本末倒置!

※ 本文作者為香港能仁書院客座助理教授,本港多個藏傳佛教道場之譯者、幹事、顧問等。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