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是佛教經論中出現頻率頗高的一個詞語,而在《大品般若經》、《維摩詰所說經》和《妙法蓮華經》中也有獨立章節「方便品」,可知「方便」在漢文佛典中是一頗重要詞語。然而佛教是自印度傳入中土,典籍中「方便」一詞如用傳統漢語去解讀,偶爾有格格不入之感。本文嘗試管窺佛經中「方便」在傳統漢語以外的一些意涵。
佛經中「方便」一詞普遍會被理解為方法、機會、便利、權宜、靈活、變通,這和英文的常用翻譯:skill in means、 skilful means 大致相同。竺家寧《佛經語言初探》對「方便」的具體解釋是權宜變通,不拘泥於方式而因人施教。李維琦《佛經釋詞》對「方便」解釋甚詳,意思視經文脈絡而有所不同,大體上作名詞用是方法、手段、計策、神通;作動詞用是設法、行巧計、顯神通;作形容詞用是機智、巧妙、有神通、多智慧。把「方便」解釋為智慧,和一般的權宜、靈活、變通是更有洞見的,和《大智度論•卷一百》所說:「般若波羅蜜中雖有方便,方便中雖有般若波羅蜜,而隨多受名。般若與方便,本體是一,以所用小異故別說。」不謀而合。如果從「體用」來理解權宜、靈活、變通都是一種功能上的「用」,而它們的本質「體」正正就是智慧。所謂「權宜變通」,它的推動力就是智慧。
下面試舉一些經文,如用傳統的善巧、靈活、變通來解釋是不及用「智慧」解釋來的清楚明白:
《大乘入楞伽經》:「不生不滅亦復如是,不方便修則為不善,是故宜應善修方便,莫隨言說如觀指端。」權宜變通、計策、方法等的用法有一定限制,它們大多用於教授、指導方面;例如說老師對弟子的因人施教等。但此段經文是說學習、修習,把「方便」理解為權宜變通、計策、方法等,在經文脈絡便有所不通,此段的「方便」只能用智慧來理解,意境才會一目瞭然。
在形容學習的時候「方便」要作智慧來理解,亦可在經文上得以印證。《楞伽經》現存有三個漢譯版本,其中求那跋陀羅譯的《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是故,大慧!當自方便學,亦教他人,勿隨於他。」而同一段梵文在實叉難陀譯的《大乘入楞伽經》中是:「大慧!於此法中,汝應以自智善巧通達,亦勸他人令其通達,通達此已,心則決定不隨他轉。」求那跋陀羅譯的「方便學」是對應實叉難陀譯的「智善巧通達」;顯然,方便的具體意思是智慧善巧,用自身的智慧來應機學習方能通達無礙。
《大智度論•卷九十》「菩薩住是中,見一切法性空,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不疑、不悔。何以故?不見諸法能障礙者,以方便力故度眾生。方便力者,畢竟無法,亦無眾生,而度眾生。」
此段把方便做出定義:「方便力者,畢竟無法,亦無眾生,而度眾生。」何謂:方便力?方便力是觀一切皆空,人空、法空,不住於眾生相才能教化眾生離苦得樂。而能領悟畢竟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理非具大智慧不可,這又豈可是用權宜變通的捷徑能明白的呢?
《維摩詰所説經》:「雖身有疾,常在生死,饒益一切,而不厭倦,是名方便。……設身有疾,而不永滅,是名方便。」
此段亦開宗明義,解釋何謂「方便」。方便是菩薩雖然身受病苦也能用平常心看待生死,為眾生能離苦得樂而努力不懈,無有懈怠;方便是設若菩薩身體有疾,也不求自身遠離病苦畢竟寂靜。從經文的脈絡看「方便」和一般的漢語用法是截然不同,它體現為一種菩薩捨己利他的慈悲心。捨己為人的情操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須有菩薩智能了知諸法實相、具空性見才能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生老病死,而捨己度眾生永不厭倦。在此隨文見義「方便」可用「菩薩智」來理解。
綜而言之,對典籍上「方便」一詞不宜採格式化理解,對「方便」的理解可以從兩個層次來處理,一般我們可以用表層的意思:權宜變通、靈活善巧來解釋經文;而更深一層的意思是:般若智慧;這裏般若智慧指的不是凡夫的世間智,而更似是菩薩的出世間智。在一些情況只用權宜變通、靈活善巧解釋經文會有不足之感;然而,般若智慧的用法則往往可以涵蓋權宜變通,具有解釋的普遍性。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隨其本性,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力而為說法。」此句一般解釋為:「按照不同的根性,懂得善巧變通用各種因緣、譬喻、言辭來說法。」這「善巧變通」是「方便」的一種表層用法。但我們若用「智慧」取代「善巧變通」,解釋為「按照不同的根性,懂得智慧地用各種因緣、譬喻、言辭來說法」,一點也沒有違和感,畢竟善巧變通若缺乏智慧便易落入貶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