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淺談佛教無常觀──記索達吉堪布在港講座之二

由於無常,堪布自言做任何事都會想像是最後一次做,但同時保持積極態度。
由於無常,堪布自言做任何事都會想像是最後一次做,但同時保持積極態度。

名聞中外的索達吉堪布,早前來港作三場公開講座,因緣稀有。其中最末一場講座,於7月31日在尖沙嘴佛教三德弘法中心盂蘭法會會場進行,主題為「淺談佛教無常觀」。與堪布之前兩場講座一樣,全場爆滿,連通道也要加設坐位。

堪布開示:一切有為法均非永恆,都是「無常」的。經云:「積際必盡,高際必墮,聚際必散,生際必死。」「無常」並不遙遠,就在我們身邊。每個人都必然會死,不論擁有甚麼金錢、物質、科技,都無法避免;任何人都可能隨時死亡,切莫以為自己年輕、死亡很遙遠,不少年輕人都因意外而比老人家早死。五明佛學院附近有一尸陀林,每天有十多具屍體送來,其中不乏青年。千萬別想「現在自己30歲,待60歲後才去修學佛法」!我們因為前世的福、今世的緣,好不容易得遇佛法,然而生命無常,現在不修,則不知將來有否機會再修了。

世間無常,輪迴苦多樂少,唯佛法具足智慧道破此理。若我們不管自己深受輪迴之苦,不修學佛法,這是不合理的;修學佛法,若只是為了今生幾十年一己私利,也不合理。我們應該要為今生、後生,自利、利他而修。

明白無常,對日常生活修行甚有助益;若缺乏無常觀,則所有修行都會淪為世間法。明白無常,則會明白財富及身體的快樂皆不可保信,亦不能帶來解脫,遂於彼等斷除貪念執著,生起出離心;《雜阿含經》云:「無常即苦,苦即非我。」若能天天觀修無常,亦將不難證得無我、空性,解脫輪迴。

因此,一切觀修中,以觀修無常為最上;作種種廣大供養的功德,也不及觀修無常。若無時間修學許多法門,專修無常即可。若僅僅領取了皈依證,每天作一點唸誦,還未算真正的修行人。

講座現場,座無虛席,更須於通道加設座位。
講座現場,座無虛席,更須於通道加設座位。
現場觀眾提問
現場觀眾提問

除了開示無常外,堪布還指出了一些華人弟子的錯見,例如:

‧把藏傳佛教稱為「密宗」、把漢傳佛教稱為「顯宗」──堪布指出這是孤陋寡聞之流的誤解。藏傳佛教各派無一不修顯宗,漢傳佛教也有一些密宗的內容,故藏傳、漢傳佛教都是顯密兼具的。

‧理論、概念會造成悟道的障礙──堪布說,過去阿底峽尊者(Atisa, 982─1054)的一名弟子,專修喜金剛(密宗的一個高層次修法)卻反而墮落,正是因為他缺乏理論知識,以低的見地去修高的法門。現在許多人只是燒香、拜佛、唸誦,沒修加行、不守誓句(密乘戒律),良久也沒生起慈悲與智慧。若希望自己的境界有進步,則必須系統學習。尤其是城市人的分別念特別粗重複雜,若無學習,信心容易退失。佛陀、龍樹菩薩的教言是幫助解脫的,不可能障礙解脫,大家應該好好思考一下。

(按:是日講座之前,筆者訪問堪布,即曾提出以上問題,堪布的詳細解答見有關訪問稿〈正確認識藏傳佛教──再訪索達吉堪布〉)

值得一提的是,問答環節中有人問堪布:內地大學生中基督徒數目升幅大於佛教徒,是否因為佛教的因果教義太嚴厲,令年輕人望而卻步?

堪布答道,這與教義無關,而是因為基督徒十分團結,做了很多傳教和慈善事業。反觀佛教徒,多只顧自修,單獨坐禪、持咒、念佛,不太關心佛教發展,教徒間缺乏凝聚力。這並非說我們要強迫別人信佛或跟外教爭些甚麼,而是對於佛陀如斯勝妙的教法,每個佛教徒都有責任通過各種途徑,將之介紹給更多的人認識。

堪布於一片熱烈掌聲中圓滿是次香江弘法之行
堪布於一片熱烈掌聲中圓滿是次香江弘法之行

堪布還說,他希望將來有機會舉辦圓桌會議,邀請南、北、藏傳佛教的大德,乃至學術界、文藝界的專家來參加,彼此不為自宗,而為整體佛教的利益籌謀,荷擔如來家業,並從社會、衛生、環保等方面饒益世人。佛教不同宗派互相排擠、誹謗的時代,於上世紀已經結束,現在是互惠互利的時代!更進一步,若因緣成熟,希望不同宗教也能共同召開圓桌會議,大家融洽共處,發揚各自的獨特性,一起為世界及人類的福祉作出貢獻。

筆者心想,若佛教各派真的可以放下門戶之見,教界人士都能停止或明或暗的名利鬥爭,佛法的弘傳一定會更興盛,對眾生的利樂也必無量無邊。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