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略談《八識規矩頌》(四)——第八識

(圖:Pixabay)

接上文

第八識

頌文:

性唯無覆五徧行,界地隨它業力生;二乘不了因迷執,由此能興論主諍。

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不動地前纔捨藏,金剛道後異熟空;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刹中。

第八識又名阿賴耶識(梵文是ālaya-vijñāna),它的別名極多,如根本識、藏識、阿陀那識等。在唯識義理中,阿賴耶識是輪迴生死的根本,有能藏、所藏和執藏三義。

能藏者:指此識藏萬法的種子。轉生時將種子傳給下一期生命。種子是唯識家將由業力牽引而成的生命特質的一個施設。以種子作譬,喻能儲藏,與緣則生及能再生種的一個概念。

所藏者:指此識為七轉識薰習諸法種子的對象;依七轉色貯藏諸種子,所以稱之為「所藏」,是種子所藏之地。

執藏者:由於此識恆為末那所妄執為我, 所以叫做「執藏」。

第七、 八二識,互為所依,在生時永不分離間斷,直到死後,第七識斷滅,第八識輪迴。如見道解脫至成佛,則八識全轉識成智。下面將描繪此第八識:

性唯無覆五徧行,界地隨它業力生

第八識無覆無記,既不覆障聖道,亦無礙無漏智的生起,自己亦不造業,故屬無記。常與五遍行心所(作意、觸、受、想、思)相應。於三界九地中[1]隨著業力而轉生。其餘心所,與阿賴耶識均不相應,其理如下:

第一、賴耶只緣現境,所以與別境心所全不相應。

第二、賴耶無覆無記,非染非淨,而善與煩惱相違,故善及煩惱心所皆不相應。

第三、賴耶無所造作,不緣於意及言境,因此與不定心所無關。

五遍行心所與所有八識皆相應,這就是為甚麼它稱為「遍行」。作意是提起注意力的意思,所有起心動念由此而起;觸是根、境、識三者和合之意;受者,苦、樂等的感受(三受或五受)[2];想是取象,辨別境界,有安立名言的功能;至於思則是意志,有造作身、口、意三業的作用。

第八識阿賴耶唯屬性境,即實在的境,所以是現量。而賴耶在三界九地中隨著前六識夙世聚積的善惡業力而轉生,稱為「異熟果」;而末那則純非從業力而生;前五識隨業力生,因隨緣任運故;第六識最特別,因此識由了別之能而起,能生起其他界別的識,既有隨業力生的部分,又有不隨業力生的部分。

二乘不了因迷執

二乘是指聲聞乘和緣覺乘。佛法的判攝將學佛者歸為五類人,分別是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和菩薩乘,菩薩乘又稱「大乘」或「佛乘」;亦有簡分為三乘,即聲聞、緣覺和菩薩乘。乘者,載具也,大乘即大的載具,能度很多人的意思。人乘和天乘又合稱「人天乘」,主要的發心是祈求人間和天上的福報。聲聞乘和緣覺乘亦別稱「解脫乘」,發心因由是望能急斷煩惱,速了生死輪迴的枷鎖。至於菩薩乘的發心則是上求無上正等正覺,下化一切有情眾生,令趨無上佛道。由於原始佛教阿含諸經[3]並未顯說有第八識,二乘人迷於佛旨,執於權教,不承認有此第八識,故說二乘不了因迷執。在此,稍為多說一些聲聞乘和緣覺乘;聲聞的意思是指那些以佛陀為師,尊重他的言教身教,持戒修行的修道人;緣覺乘又稱「獨覺乘」,是指那些能無師自通自證菩提的行者,別號「辟支佛」。所以就某個意義來說,佛陀也是辟支佛;但辟支佛多好寂靜,作頭陀行,不以說法度眾為使命,所以不能與佛陀相提並論,無法像佛陀那樣成為人、天導師。

由此能興論主諍

要解釋頌文此句,不得不說一下唯識宗的歷史了。所謂「論主」,是包括大小乘諸部論師,其中大乘的就有無著、世親、護法等等。爭論的當然就是此第八識的有無。唯識宗力主有第八識。無著(或說彌勒)撰《瑜伽師地論》,又作《攝大乘論》,世親造《唯識三十頌》[4],及至護法、安慧等十大論師[5]註釋《唯識三十頌》,都是為闡釋唯識妙理,第八識的安立尤其關鍵。斗轉星移,到了玄奘法師去印度求法,自戒賢得學《瑜伽師地論》及有關十大論師對三十頌的疏解;回中國後揉譯為《成唯識論》,可謂是開中土法相唯識學的濫觴。因唯識宗之前的佛教行者,都只確認得六識;故由此第八識的安立,引起眾論主的諍辯。阿含諸經雖未顯說此阿賴耶識,但釋尊在《解深密經》中曾說:「阿陀那識甚深細,我於凡愚不開演,一切種子如瀑流,恐彼分別執為我。」阿陀那識是賴耶別名,亦可名一切種子識。似乎佛陀認為第八識深細微妙,礙於二乘及凡夫智力所限,有誤執解為實我之虞,所以密意說此識,唯對利根菩薩開演。而種子之義,就已經暗示是輪迴的根本了。除了《解深密經》外,無著在《攝大乘論》中引《阿毘達磨大乘經》(往下稱《契經》)伽陀[6]中說:「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無始時來界」的「界」字,指所依止的因體,即是種子之意,由無始以來薰習所成;流轉時就是眾生諸趣,還滅時由涅槃所證得[7]。《契經》復說:「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示。」至此,第八識阿賴耶識和種子識就很明確了。另《成唯識論》對第八識的存在有很仔細的論證。有一頌稱為十證頌將此論證歸因為十,頌云:「持種異熟心,趣生有受識,生死緣依食,滅定心染淨。」避免過煩,只簡述如下:

持種者——謂唯有第八識能執持種子(能藏義),前六識因有間斷,未能有此功能。

異熟者——謂異時成熟,因善惡業感,此對應《契經》說的異熟心。前六識有間斷,不能酬牽引業,如沒有其他識,則不能有經中所記的異熟心,此即第八識之安立原委。

趣生者——有情流轉生死,六道輪迴。佛教說無我,那輪迴主體又是甚麼?安立賴耶,可對應《契經》說的有情眾生流轉五趣四生。趣者,乃所應往或生之意,五趣指天、人、畜生、餓鬼、地獄,另加阿修羅則成六道。四生為胎生(如人)、化生(如鬼)、卵生(如鳥)、濕生(如蚊),即佛教所說的眾生和輪迴的界別。

有(執)受者——身體有執受,如果無我,那執受的主體又是甚麼呢?前六識生生滅滅,不能無間執受;而心能攝取有根身為自體,所以立此心為第八識。

識(壽、煖、識)者——《契經》說:「壽、煖、識三,更互依持,得相續住。」壽和煖皆是生命的特徵,前六識有間斷,如設立一識以能恆持壽煖,非賴耶莫屬。

生死者——出生及臨死時,身心昏昩,似無夢的睡眠或昏迷,六識並不清晰或不現起,故仍需一識秉持生命,以攝散心,作生死時的心,此識為阿賴耶。

緣者——原始佛教說十二因緣,識支緣名色,名色支亦緣識。《阿含經》云:「譬如三蘆立於空地,輾轉相依而得豎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輾轉相依而得豎立。識緣名色,亦復如是,輾轉相依而得生長。」名色支中有識蘊,同時又有識支,這二識同時,並不是六識論能圓滿解說的。唯識說結生相續,執持根身,六識所依的本識,就是這緣起依的具體說明[8]。如果沒有這本識的第八識,那還有甚麼可以作為與名色互相依賴的識呢?

依食者——《四食經》說:「一切有情皆依食住。」[9]佛陀謂有四食:一者段食、二者觸食、三者思食、四者識食。因此四食能持有情生命,令不壞滅,故名為食。前三食均為六識所攝,但如果沒有第八識,則識食的主體就不應存在。這是甚麼意思呢?識食超出了經驗範圍,此食表現為對身體及生命的維持,又前三食滋養勢力增長,但為了保持同一類無記性的連續存在,識食不能廢,否則身體和生命就不能繼續維持。眾生均以第八識為食,故能保持其在無量劫中生命的永恆存在。另一說明方式,六識有間斷,兼在三界九地有種種差別,故此不能作為有情的識食事。所以識食的識是指阿賴耶識。

滅定心者——修滅盡定可至六識皆停,但仍有生命和識不離身。《成唯識論》引《契經》說:「住滅定者,身語心行,無不皆滅,而壽不滅,亦不離煖,根無變壞,識不離身。」若無此第八識,住滅定者,不離身識不應有故。在此,如果沒有第八識,那麼滅盡定中的眾生就沒有任何心識;如是這樣,那入此定的眾生就等於沒有生命。而眾生的壽煖等都需要第八識來保持,如果沒有第八識,壽煖都應中斷,而在定中及出定後,壽煖等也不能繼續生起。所以滅盡定中必定有識,而此識就是阿賴耶識。

染淨者——唯識家以種子的概念來解釋生命,其延續及現象界的一切,而種子的形成和保持,需要有能受薰和持種的識,根據對種子特性的要求,只有第八識能擔當此任,否則染淨法都會是無因而生。承認第八識的存在,才符合佛教的因果規律,才能對事物作出充分合理的說明。

浩浩三藏不可窮

「三藏」是指之前所說的能藏、所藏和執藏。「浩浩」是形容浩瀚無邊的樣子。整句頌文的意思是,第八識這三藏的功能不單深邃,且浩瀚無邊似的不可窮盡。有頌云:「諸法於識藏,識於法亦爾;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此頌意即言賴耶與諸轉識輾轉相生,互為因果,亦如《阿含經》束蘆之喻也。

淵深七浪境為風

此頌有經據(《楞伽經》)如下:「如海遇風緣,起種種波浪;現前作用轉,無有間斷時;藏識海亦然,境等風所擊;恆起諸識浪,現前作用轉。」亦復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現前作用轉」應是指種子現行時所生的作用。頌文意指第八識淵深如海;因淵深,所以不可測知。外緣境界為風作緣,引起七轉識生起波浪,影響我們的所作所為。但波浪只在海面翻騰,微細的第八識仍不容易被了知為因。

受熏持種根身器

這句頌文的直解就是說前七識薰習第八識,受薰習的第八識攝持種子;種子現行可以變現為根身和器世界。唯識理論認為宇宙萬法都是識的變現,而在潛藏的狀態時以種子的形式寄存在賴耶當中。為甚麼是由前七識所熏習呢?因為賴耶無覆無記,自己不能造業,故得依靠前七識。種子與現行是依因待緣的,所以究竟是現行的法,還是潛藏的種子,一切依緣決定。至於第七識,無記但有覆,且沒有「藏」的性質,故不能持種。前六識因有間斷,亦不能持種。第八識的相分,有三種種子如下:

(1) 一切種子——即前七識染淨薰習所成的種子。

(2) 器界——即有情所處的物質世界。

(3) 根身——即有情的身體。

有相分種子,那麼有沒有見分種子呢?其實見分、相分種子,實為一體兩面,能、所之別。以種子義來說,都是功能的顯現。如果以唯識的三分說,即相見二分外,還有第三的「自證分」。自證分相當於現在所說的自覺心。這個自覺的體驗我相信大家都會有。據此而言,心者,即是見分的能知;物者,即是相分的所知,謂之形相。見、相二分俱依自證分而起,曰為感通;即溝通心物二元,物質與精神的統合,唯識家以識名之,此之所謂萬法唯識。

種子的概念,是令業力得以保存的關鍵,否則因果業報不知如何履行。第八識的施設,正是為了要處理佛教這個核心問題,同時亦回答了輪廻主體在「無我」教義下的迷思。但對種子其實亦有頗嚴的要求,即所謂的種子七義(見《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和《成唯識論》),還有能薰四義和所薰四義。在此不詳說了。

去後來先作主公

第八識雖非實我實法,但作為輪迴主體及業力的載體,它貫穿一期又一期的生命,所以謂作主公。須知識體常存,說「去」的意思是指以有情的一期生命為本,第八識是最後離開根身,而又最先到達另一期生命,因此說去後來先。第八識相續執持,於生死異熟時,稱為阿賴耶識;如已斷二障,證二空真如,則名為「阿陀那識」。當業力已盡,第八識轉趣他身時,捨夀及煖,此識出離,謂之死亡;若全身尚有餘溫,則識尚未捨離。及至全身皆冷,第八識已離身體,根身便會腐爛。換句話說,去後來先是說第八識最後離開上一期生命,又最先入胎,開始下一期生命。去後來先其實也有實際的例子,如電腦運作的暫存記憶堆疊(stack)體,亦是去後來先的,縮寫為FILO(First In Last Out),電腦中的中央處理器(CPU)是以堆疊體來運算的。此是閒話,聊以作趣。

不動地前纔捨藏

終於到了說第八識的轉識成智的狀況了。第八地菩薩又叫不動地菩薩。此句頌文的意思是說,由第七地圓滿後進入第八地前,阿賴耶識(藏識)之名才捨掉。到此位因不再執第八識的見分為「我」,俱生我執得以斷除,不再復起。故云「不動地前纔捨藏」。《唯識三十頌》云:「初阿賴耶識,異熟一切種」,其實是說三種名稱,一、阿賴耶識;二、異熟識;三、一切種識。知此三名,後一句便容易解釋了。

金剛道後異熟空

十地圓滿,斷所有惑後,稱為金剛道。以金剛名此道,喻其堅固銳利,能斷一切煩惱。金剛道後,又名解脫道,煩惱障及所知障的有漏種子都在此位得斷。異熟有三義,謂變異而熟、異時而熟和異類而熟,都是說善惡所引之果,此所以舊譯異熟為果報。善惡為因,果是無記。在此要說明一下,因與果的性質其實是不同的,有造善和造惡之因;但收成的果是樂或苦,不屬於善或惡,你能說苦果是善或惡嗎?你只能說它是你不想要的,故此果屬無記性。因性質不同,所以是異類而熟。由始至終,由因到果,是異時而熟。一生因果,全憑一己之所行薰習種子,變異而後熟。能到達解脫道,第八識只持無漏種子及無所間斷,故此又叫「金剛無間道」,並說之為「異熟空」。結之,第八識的轉識成智過程分為三位:(一)、在第七地出位時捨藏色之名,此即前頌句「不動地前纔捨藏」;(二)、金剛道後的佛果位,乃捨異熟識之名,亦即此頌句;(三)、至於阿陀那識,則仍然存在。此所以成佛不是幻滅,不同於二乘聖者的灰身滅智。

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刹中

到佛果位,第八識轉為大圓鏡智,喻如大圓鏡,能現見真如及眾生相。二障(俱生煩惱障及所知障)惑種永斷,無垢淨色同時生起。極善無漏的「慧」心所恆所相應故,以根本智[10]和後得智[11]之力,法界洞朗,真俗平等,故能普照十方無量佛刹塵刹;以三身[12]四智[13]度無量眾生之謂也。

而八個識的轉識成智過程是六七因中轉(第六和第七識),五八果上圓(至佛果位)。

後記

終於寫完此八識規矩頌的淺略談了,對我來說又可說是長知識及增明了。在此聊作打油詩一首作結:

法網塵緣業力牽,

意關能靖可破天;         (指前六識)

末那為我輪迴轉,

賴耶圓鏡識倒癲。
 

(全文完)
 

延伸閱讀

食的智慧

淺略談《八識規矩頌》(一) ——前五識


[1]見淺略談八識規矩頌(一)一文

[2]見淺略談八識規矩頌(二)一文

[3] 《阿含經》是記錄佛陀言行教說的經典,漢傳有四阿含。

[4]世親造頌,未及作長行解釋便入滅,引發後世十大論師競釋三十頌的意義。

[5]十大論師是護法、德慧、安慧、親勝、歡喜、淨月、火辯、勝友、勝子和智月。

[6]伽陀是偈頌的另一種稱謂,亦有稱為伽他。

[7]見《攝大乘論講記》(印順法師)

[8]見《唯識學探源》(印順法師)

[9]見《成唯識論直解》(林國良)

[10]根本智:梵語 mūlajñāna。又作根本無分別智、如理智、實智、真智。無分別智之一。相對於後得智。乃諸智之根本,以其能契證真如之妙理,平等如實,無有差別,故亦稱無分別智。於攝大乘論釋卷八中,稱此智乃為正證之慧;蓋以此智遠離各種推求考察之行解,亦無分別之智用,然此智之任運可燭照法體,契會真理,故為正證之智慧。又以此智為智之正體,而非化用,故又稱之為正體智,乃十波羅蜜中之般若波羅蜜。〔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五、成唯識論卷九〕[佛光電子大辭典]。亦見淺略談八識規矩頌(一)一文的簡述。

[11]後得智:梵語 prstha-labdha-jñāna。又作無分別後智、後得無分別智。無分別智之一。與「根本無分別智」(根本智)相對。即根本無分別智後所得之智。蓋此智乃根本智所引,能了達依他如幻之境,故稱如量智、權智、俗智。又根本智為非能分別、非所分別,此智則為所分別、能分別。於十波羅蜜中,與後之方便善巧等四波羅蜜相配。據無性攝大乘論釋卷八載,此智可別為五種:(一)通達思擇,於真決定,於真現觀,故稱通達;由後得智思擇如是所得通達,即於中自內審察此事如是,故稱通達思擇。(二)隨念思擇,謂於後時隨念通達,念言「我曾通達是事」,故稱隨念思擇。(三)安立思擇,謂從此出,如所通達為他宣說,故稱安立思擇。(四)和合思擇,謂以總相觀緣一切法,由此觀故進趣轉依,或轉依已,重起此觀,故稱和合思擇。(五)如意思擇,謂智現前,隨所思惟,一切如意,如令地等變成金等,故稱如意思擇。又此智與斷道有關,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五(大三○‧六○六上):「後智思惟所緣故,令彼所斷(根本智斷),更不復起。又前智能進趣修道中出世斷道,第二智(後智)能進趣世、出世斷道,無有純世間道能永害隨眠。」〔唐譯攝大乘論釋卷八、佛地經論卷三、成唯識論卷十〕[佛光電子大辭典]。亦見淺略談八識規矩頌(一)一文的簡述。

[12]三身:法身、報身、變化身。見淺略談八識規矩頌(一)一文

[13]四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見淺略談八識規矩頌(一)及(二)二文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