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略談《八識規矩頌》(一) ——前五識

緒言

想寫一寫以上的題目,源於筆者的一個讀書會,但限於自己識見淺薄,故只能淺談略談一二。《八識規矩頌》[1]一向被認為是玄奘法師的作品[2],收錄在《大正藏》、《四庫全書》和《續大正藏》。《八識規矩頌》是佛教唯識思想中相當重要的典籍,八個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的相互關係,識與心法的關係,識與法相的關係,總而為規矩。唯識可說是佛教中較難懂的義理,佛教學者韓廷傑借杜甫的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3]來形容它,可見對唯識的重視。簡而言之,唯識思想認為「識」是宇宙的本體,一切現象都是識的變現;識亦是生命輪迴的載體,若能轉變識,就能見道解脫。唯識思想的出現,解決了佛教說「無我」又主張輪迴的理論因難。八識的關係與作用,總為規矩並以頌的形式來高度概括,無論它是否出自奘師之手,都是一篇非常值得了解的力作。

八識

在原始佛教中已有六識之說,六識分別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及意識。這六識在很多的佛教文獻中都有提及,就如在《心經》中亦有「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之句。除第六識外,前五識眼耳鼻舌身與它的對境聲色香味觸的關係,是比較直觀的,一般人都容易了解。比如眼看物(色境:在佛教來說,色不單說顏色,亦代表物質)、耳聽聲、鼻嗅香、舌嚐味、身覺觸,得出的便是眼識、耳識等名,如此類推。第六識比較複雜,它的對境稱為法,法在佛教中的意義可簡說為現象,包括精神性的;而法相就是萬事萬物的表現,唯識家視所有現象都是由識而來,所以唯識學派說萬法唯識。《八識規矩頌》分為四章,每章三頌十二句,分別為前五識、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第六識就是我們日常所理解的意識,第七識叫末那識,第八式稱為阿賴耶識。現依《八識規矩頌》的鋪排,先解說前五識,往後將會分節說明第六、第七及第八識。文字和義理盡量會以通俗顯淺為主,於適當處引入佛教名相,幫助往後的延伸閱讀;義理方面會借一些現代概念幫助說明,但這會犧牲少少原義的準確性,但希望用此寫法能比較容易接觸大眾。

前五識

頌文:

性境現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徧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瞋癡。

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

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以上頌句,如果不看註釋,我相信很多人都不知其所以然,只能視之為一堆文字。頌文難解是因為它充滿名相(佛教的專有名詞)和佛教的一些修行觀念,當中當然還有唯識的義理。以下將會跳過很多傳統規範的教程乃至教理,對此頌文作一白話直解:

性境現量通三性

「性境」代表實在的境的意思,「現量」則為由直觀而未經細思分析的呈現,有時可說之為直覺。舉個例說,你見到一張椅,可能是一堆木頭兼有一定的幾何形狀和顏色,而「椅」是一個概念。所以,看見椅的現量是這堆木頭而不是椅。當然,你也可以說木頭也是概念,這中間其實有數個層次,但總不成說見到原子吧?所以現量是在那一非常短暫時間(佛教叫「一剎那」)而未經分析的印象,在這裏可以是無非顏色或一堆幾何線條的分隔和紋理等。「三性」的意思是善、惡和不善不惡。此頌句的意思,就是透過直觀實境而來的印象,最後會藉意識而得出善、惡或不善不惡(佛教稱之為「無記」[4])的判斷。

眼耳身三二地居

這一句涉及佛教的世界觀。佛教認為眾生居住的三種世界,分別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是尚有飲食、情愛等欲的有情生命的住所,人是有情生命之一,我們生在欲界。色界是那些生命仍有物質身體但已離婬食二欲的居處,人通過禪定的修為,在定中可暫住於此;禪修的境界共有四禪天:初禪、二禪、三禪和四禪。至於無色界則已無物質身體,唯以心識住於深妙的禪定,依次為空無邊天、識無邊天、無所有天和非想非非想天。色界與無色界合稱四禪八定,如再加上欲界,則稱之為三界九地。

此頌之意是說五識中的眼、耳、身三識能居於欲界及色界的初禪天,即三界九地的第一地和第二地。鼻識和舌識卻只在欲界存在,但人通過禪修,到達初禪的境界,此二識就覺不到了。在初禪,眼耳身三識仍有覺知,修到二禪天就又覺不到了。以後的都是甚深的禪定境界,住於定中,五識都沉沒了,甚至乎連第六識都可沉沒,此定大有名堂,謂「滅盡定」;但出定後,六識又都重回到欲界去了。

徧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瞋癡

唯識學派將人的心理狀態分析得很細緻,稱為「心所」,共有六類共五十一心所之多。六類分別是遍行心所、別境心所、善心所、煩惱心所、隨煩惱心所和不定心所。而隨煩惱心所更細分為小中大三種。

此頌是說前五識會與遍行、別境、善、煩惱及隨煩惱的一些心所相關連(佛教用「相應」來描繪,更為傳神),共三十四個心所。為方便了解,表列如下:

這些心所,不是全部都可從字面的意義去理解,為了本文不過於累贅,故略去解釋,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唯識方面的書籍。

[如果真的有讀者去找這方面的書看,則我是萬分地高興,建議《唯識方隅》是不可或缺的,但最好先讀一些概論性的介紹。]

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

每一個識都須要一個根去配合,比如眼識的根是眼球,耳識的根是耳朵等;但五官其實都是外在的形相,真正產生識是通過所謂淨色根與境的接觸而來的。現代有人說是神經系統,但說實在的,並沒有這方面的實證研究,所以最好是以攝持外境能生識這功能去理解淨色根[5]

緣是條件的意思,據唯識學說,能生眼識需要的條件有九個,解釋如下:

眼根——即眼球和它的淨色根

色境——所要看的景物

光線——沒有光線,人就不能看見事物

距離——視覺需要適當的距離

以上四個條件是物理性的,下面的五個則與八識中的其餘三識有關:

五識對外要靠根,但要能作分別認識就得靠第六識意識來判斷,這個叫「分別依」。第七識末那和第八識阿賴耶,可借用現代的所謂潛意識來嘗試解釋它們(當然它們並不一定能恰當的相對應)。阿賴耶識可視之為與經驗和遺傳相關的識,由遺傳所天賦與的叫「根本依」。經驗記憶能幫助了解又能構建新的記憶,唯識家用「種子」來作比喻(唯識家承認的種子還要求有很多特質才能被認可),而種子則藏於阿賴耶識中。佛教說無我,但我們凡夫都認為有我,唯識家就是以這個第七識末那來代表我。我有執見,會分別自己與人和事物,判斷好壞,佛教說為染(壞)淨(好),所以第七識是染淨所依,叫「染淨依」。佛教希望去除我執,唯識家要去改變這個識,叫做「轉識成智」。綜上所說,因眼識等會引出判斷,所以要依靠意向、分別、經驗和天賦的本能來完成所有條件;以眼識為例,因此其餘五個條件就是:

作意——望向景物的意向

分別依——第六識作為依緣

染淨依——第七識作為依緣

根本依——第八識作為依緣

種子——可塑的經驗累積(若要深究,種子與經驗終究是不同的,但

在這短文裏就不再釐清了)

眼識要九緣,耳識不需要光線,八緣就可;鼻舌身三色不需要光線和足夠的距離(古代的人以為嗅香、嚐味與身觸都是貼身的事情,距離不是主要條件),七緣就可。九緣七八好相鄰,以此為解。

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

承上所述,五根通過和對應境的接觸而產生識,佛教常以根塵(塵指外境)和合而生識來形容,鼻舌身三識是貼身的距離(古人認為是無距離),故名「合三」。但眼識和耳識需要距離,所以說「離二」。人是藉著這五識來與外界溝通,觀塵世就是此意思了。愚者是指小乘佛法的追隨者,可推廣至指凡夫及外道,此句是想表明他們不明白這些唯識的道理,所以難分識與根了。

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此四句頌與之前的有些不同。前八句是從俗世的認知來敘說的,而此四句則是從已得道的聖者的角度來闡揚的。大乘佛教有龍樹菩薩將佛法闡釋為二諦說,「諦」是真實的意思。最出名莫如在他的傳世力著《中論》中的〈觀四諦品〉所云:

「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

  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

  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

因為諦是真實的意思,所以世俗諦也是說真實,不過是由世間的道理來說。在佛教中,這些就是因緣和合,生滅法及因果律的彰顯;但緣起性「空」,空義才是第一義,又叫「勝義」。雖然空義是佛教的最終真理,但它與世俗諦相依,不相分離;若沒有世俗亦不會有勝義;要真能體證這道理,才能得涅槃。涅槃是佛教的術語,意即煩惱的熄滅。根據這去演繹,前兩頌是世俗諦,此頌則是說勝義諦;而唯識家則用「轉識成智」來說明這個轉捩。唯識的觀點認為,我們的生命是由識所主導,只有當經過修行將識轉為無漏之智,生命才能昇華,最終成佛,此過程叫轉識成智。修行的果就是成佛,修行這過程是通過觀空而到達目的地。 而八個識各有所轉,這個轉變有兩個要分,一個是對我們二元相待的世界不再分別,稱為根本智。有了根本智的體悟之後,因為想度化眾生,所以要將這道理體驗用世俗的方式來表達,這叫後得智。根本智是體,後得智是用。依唯識義理,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是後得智;單是後得智不是全部;所以說「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當轉第八識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時,這個就是圓明初發。無漏是佛家用語,不會漏表示沒有雜染,意即清淨。這個是根本智,有根本智後再依後得智使用五根來發揮渡化眾生的作用,便是無漏的成所作智。

佛教一向有佛具三身之說:

一、法身——是佛的本體

二、報身——是佛因修行成正果之後的酬報

三、變化身——能作千般變化,於十方世界化作有情生命普度眾生,而我們

熟知的釋迦牟尼佛就被認為是這世界的化身佛

三類分身就是指這三身,能度引眾生出離流轉生死的苦輪

(待續)

延伸閱讀

有助智慧的啟廸,良好素質的培育,以至能夠解脫自在──唯識宗簡介

參考

聖嚴法師:《八識規矩頌講記》

于凌波:《八識規矩頌講記》

演培法師:《八識規矩頌講記》

王恩洋:《八識規矩頌釋》

明•智旭:《八識規矩直解》

羅時憲:《唯識方隅》

韓廷傑:《唯識學概論》


[1] 讓讀者先有一些印象,《八識規矩頌》全文如下:

性境現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徧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瞋癡。

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

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輪時易可知;相應心所五十一,善惡臨時別配之。

性界受三恒轉易,根隨信等總相連;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

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

帶質有覆通情本,隨緣執我量為非;八大徧行別境慧,貪癡我見慢相隨。

恒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四惑八大相應起,六轉呼為染淨依。

極喜初心平等性,無功用行我恒摧;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

性唯無覆五徧行,界地隨它業力生;二乘不了因迷執,由此能興論主諍。

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不動地前纔捨藏,金剛道後異熟空;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刹中。

[2] 近代有人提出《八識規矩頌》是偽托玄奘之作,筆者會在後文談談自己的看法。

[3] 見韓廷傑《唯識學概論》序。此二句源出於杜甫詩「望岳」。

[4] 所謂善、惡和不善不惡,在唯識學派看來都是一些心理狀態,被稱為心所。善是好的,惡與煩惱有關,至於不善不惡,除了稱之為無記,亦叫捨,是中性的。

[5] 關於這方面與及識的本質的研究,近代有很多研究員都循腦神經科學或量子物理學去探索;但尚未有確切無誤的結論。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