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探討淨土法門對發菩提心之重視。二十世紀之早期研究淨土法門方向都以念佛及發願往生彌陀淨土之教義及修持為主。反而對以自他共成佛道之發菩提心少有涉及,本文以淨土經論及曇鸞、道綽與善導之論註來了解出早期淨土祖師提出發菩提心之重要性。
一﹒導言
淨土法門與淨土門有何分別呢?
《方廣大莊嚴經》云:
如是「法門」,名為教誡思惟遷沒方便下生之相……念佛是法門,見佛清淨故;念法是法門,說法清淨故;念僧是法門,證獲聖道故…… [1]
又,曇鸞(476–542)之《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註》 (《往生論註》) 云:
何等五念門一者禮拜門二者讚歎門三者作願門四者觀察門五者迴向門 「門」者入出義也。如人得門則入出無礙。前四念是入安樂淨土門。後一念是出慈悲教化門。[2]
法門帶有以達至佛教中之清淨思惟方法的意思,是佛教之思惟修,非等同信仰,而門是通向這方向之過渡。淨土法門修行中有入淨土門,其究竟法是要修習有如阿彌陀佛之慈悲眾生心,「信」只是方便法。龍樹菩薩在《十住毘婆沙論》 〈易行品〉云:
佛法有無量門。……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不退轉)。[3]
曇鸞再解:
如是菩薩智慧心方便心無障心勝真心能生清淨佛國土應知應知者。謂應知此四種清淨功德能得生彼清淨佛國土。「非是他緣而生也」。
可見佛教之因緣所生法之其中一個要理,非只由他緣而生,非創造神所生也,自力解脫卻是因。
然而,自十九世紀以來,現代宗教及佛教研究都由日本及西方宗教傳統所主導。單憑硏究日本淨土兩宗之純他力解脫信仰時,就對其他東亞地區之淨土傳統判以非自力解脫的地位,說成不按原始佛教之戒定慧三學為修行基礎。[4] 這是對漢傳佛教中的「淨土法門」之教義修持作出的誤解。
此等對淨土東亞佛教之研究,多以「依信仰彌陀本願往生西方淨土」為主。[5] 對漢傳佛教淨土祖師之論註中的「發菩提心自利利他」共成佛道之究景法了解,卻有所不足。[6]
因此,本文會以淨土經論作參考材料,從而找出早期淨土祖師對發菩提心作為修持淨土門之内容。當中引用《佛說阿彌陀經》及龍樹菩薩之《十住毘婆沙論》為基礎,說明發菩提心在菩薩道之關係,再引用曇鸞 、道綽(562-645)與善導(613-681)之論註等,說明發菩提心之要理。
然而,因篇幅所限本文只從教義因素考慮,未會涉及其他如社會、政治等因素對本命題之影響,後續。
二﹒早期淨土經論與菩提心
《佛說無量壽經》說明了法藏比丘在發願建立西方淨土時,發菩提心並以發願欲生其國之眾生,在臨壽終時得見阿彌陀佛現其人前。此外,經中亦再說明眾生如希望在今世得見阿彌陀佛,亦應該發菩提心並且修行功德。《佛說無量壽經》云: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遶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7] ……
佛告阿難:『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三輩。……是故,阿難!其有眾生欲於今世見無量壽佛,應發無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願生彼國。』」[8]
《十住毘婆沙論》 〈易行品〉云:
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9]
《十住毘婆沙論》說明了無論是以難行或易行修行者,當中有精進之勸行或以信方便兩種,淨土法門之信方便都是大乘菩薩修的。
三﹒淨土祖師主張發菩提心
在漢傳佛教之早期淨土祖師論註中,不乏引用大乘經論之念佛法門。印度經論中常出現執持名號佛土或佛國之法門,在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曇鸞 、道綽與善導就註釋了以信靠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念阿彌陀佛名號、發願往生西方淨土等修持之部分,並冠以淨土法門之名。[10]
北魏時期曇鸞註解了「稱佛名號」以「口念」佛名至「聲聲相次」之念佛方法,《略論安樂淨土義》說:「安樂國土具如是等二十九種莊嚴功德成就,故名淨土。」及「為稱阿彌陀佛名號,願生安樂,聲聲相次,使成十念也。譬如蠟印印泥,印壞文成;此命斷時,即是生安樂時。」[11] 在隋唐之間道綽有《安樂集》云:「大聖加慈,勸歸極樂。若欲於斯進趣,勝果難階,唯有淨土一門,可以情悕趣入。」[12] 初唐時期善導就把十聲佛號來修習十念,《往生禮讚偈》說:「然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13]
曇鸞
曇鸞倡導自他二力時,就跟據世親菩薩之五念門而建立發展。曇鸞在《往生論註》所解說五念門,必以第五迴向門之自利利他菩提心作為速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重要一步,「否則不得往生西方淨土」,此乃是曇鸞對發菩提心的一個非常清楚的說明。[14]《往生論註》云:
三輩生中雖行有優劣。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住持樂者。謂彼安樂淨土……[15]
曇鸞在《略論安樂淨土義》中依《無量壽經》所教上、中、下三輩皆要發菩提心才有因緣往生安樂淨土。《略論安樂淨土義》說:
「《無量壽經》中,唯有三輩:上、中、下;《無量壽觀經》中,一品又分為上、中、下,三三而九,合為九品。今依傍《無量壽經》為讚,且據此經作三品論之。
「上輩生者,有五因緣:一者、捨家離欲,而作沙門。二者、發無上菩提心。三者……往生安樂,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轉……
「中輩生者,有七因緣:一者、發無上菩提心。二者…即隨化佛往生安樂,住不退轉……
「下輩生者,有三因緣:一者、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心。……亦得往生……[16]
曇鸞在《讚阿彌陀佛偈》再說明要不失菩提心,希望得到慈光護念,《讚阿彌陀佛偈》云:
我從無始循三界 為虛妄輪所迴轉
一念一時所造業 足繫大地滯三塗
唯願慈光護念我 令我不失菩提心 [17]
道綽
道綽在《續高僧傳》中被記錄了他在弘揚淨土法門時抱著導悟自他精神,這正表示了他所自覺覺他的菩提心。[18] 在《續高僧傳》說:
釋道綽。姓衛。……承昔鸞師淨土諸業。便甄簡權實搜酌經論……由此盛德日增榮譽遠。及道俗子女赴者彌山。恒講無量壽觀。將二百遍。導悟自他用為資神之宅也。[19]
道綽在《安樂集》中亦可發現他說明求往淨土時,皆指出凡聖諸眾必需發菩提心。當中他引用多本大乘經典﹐包括《涅槃經》、《觀經》、《大經》及《淨土論》,[20] 並說:
此《安樂集》,一部之內總有十二大門,皆引經論證明,勸信求往。
據大乘聖教,明眾生發心久、近供佛多少者。如《涅槃經》云:「佛告迦葉菩薩:『若有眾生,於熙連半恒河沙等諸佛所,發菩提心……不生誹謗;若有於一恒河沙等佛所,發菩提心……深生愛樂;若有於二恒河沙等佛所,發菩提心……正解信樂受持、讀誦;若有於三恒河沙等佛所,發菩提心……書寫經卷,雖為人說 ……
出菩提心功用者。《大經》云:「凡欲往生淨土,要須發菩提心為源。」云何菩提者?乃是無上佛道之名也。若欲發心作佛者,此心廣大,遍周法界……若能一發此心,傾無始生死有淪所有功德迴向菩提,皆能遠詣佛果,無有失滅。……
顯發心有異者。……此之三因能與大菩提相應,故名發菩提心。又據《淨土論》云:「今言發菩提心者,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者,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者,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今既願生淨土,故先須發菩提心也。
問答解釋者。……「又依天親《淨土論》云:『凡欲發心會無上菩提者,有其二義:一者、先須離三種與菩提門相違法,二者、須知三種順菩提門法。……要依大義門。大義門者,謂彼安樂佛國是也。故令一心專至,願生彼國,欲使早會無上菩提也。』……
依《大經》云:『佛告阿難:「其有眾生,欲於今世見無量壽佛者,應發無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願生彼國,即得往生。』」[21]
善導
善導論註念佛法門之《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云:
依無量壽經一,依十六觀經二,依四紙阿彌陀經三,依般舟三昧經四,依十往生經五,依淨土三昧經六……
問曰。佛勸一切眾生發菩提心。……有何利益。得生淨土以不。答曰。現生及捨報決定有大功德利益。準依佛教顯明五種增上利益因緣。 [22]
善導說明,最下輩人亦需發菩提心及懺悔,在《往生禮讚偈》說:
下輩下行下根人 十惡五逆等貪瞋……
三華障重開多劫 于時始發菩提因
發露懺悔。從無始已來乃至今身。……始從今日。願共法界眾生。捨邪歸正。發菩提心。慈心相向。佛眼相看。菩提眷屬。作真善知識。同生阿彌陀佛國。乃至成佛。如是等罪永斷相續。更不敢作。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23]
善導在《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讚》亦指出,行菩提正道才是依教修淨土法門,當中包括依道綽之凡聖二門、曇鸞之自他力、及龍樹之易難行。[24]
在《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讚》中,亦見善導教發菩提心及行菩薩道之讚文,當中說:
但為我等倒見凡夫。若能依教修行者。則門門見佛得生淨土。……菩提正道履足無由。淨土之門何能得入。……
三業起行多憍慢(願往生) 單發無上菩提心(無量樂) ……
眼目睛明心得悟(願往生) 合掌始發菩提心(無量樂)……
障重華開逕六劫(願往生) 華開始發菩提心(無量樂) [25]
善導又說明上下輩人皆需要發菩提心的,在《觀無量壽佛經疏》云:
道俗時眾等 各發無上心……
同發菩提心 往生安樂國。
次對上下者。諸師云:是種性以上至初地已來菩薩者。何故《觀經》云: 「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唯此一句以為正業,更無餘善。迴斯一行,求願往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眾一時授手,即得往生。」 ……[26]
六、就散善顯行緣中……言發菩提心者,此明眾生欣心趣大,不可淺發小因。……又言菩提者,即是佛果之名。又言心者,即是眾生能求之心。故云發菩提心也。[27]
次解三輩散善一門之義。……經云:「一者至誠心」,至者真,誠者實。……又真實有二種:一者自利真實。二者利他真實。……真實心中勤修自他凡聖等善。……故名至誠心。[28]
四﹒結語
淨土法門之早期祖師皆以大乘經論為基礎,當中不離發菩提心為首,亦以自他共成佛道為果。從龍樹菩薩之《十住毗婆沙論》就可看到,大乘中各個經典,包括念佛往生淨土,亦不離教導菩薩修持自利利他得至菩提,從來就不希望以凡夫只求自利往生為修行之方向。
本文亦可見到,無論自他二力、凡聖二道或定散兩門,曇鸞、道綽與善導都有提出發菩提心之重要性。首先,曇鸞跟據大乘經論說明以念佛門要得往生西方淨土,是必須發菩提心的,並說明不發則不得往生。其後,道綽跟據更多大乘經論,說明要往生西方淨土,亦必須發菩提心的,然而未直指不發則不得往生。最後,善導則跟據淨土經作論註,倡導十聲念佛配合懺悔念佛門,更說明發菩提心是不分上下輩之凡聖眾生所要做的。
因此,漢傳佛教乃至淨土法門皆依大乘經論為依,當中發菩提心與自他共成佛道有必然關係,亦是凡聖必同具備。
(待續)
徵引文獻
一、 古籍(依著、譯者的朝代筆或國籍筆劃排列)
﹝北魏﹞釋曇鸞︰《略論安樂淨土義》,《大正藏》 T47n1957。
﹝北魏﹞釋曇鸞︰《讚阿彌陀佛偈》,《大正藏》T47n1978。
﹝印度﹞龍樹造,鳩摩羅什﹝姚秦﹞譯:《十住毘婆沙論》,《大正藏》T12n0360。
﹝唐﹞釋道宣:《續高僧傳》,《大正藏》T50n2060。
﹝唐﹞釋道綽:《安樂集》,《大正藏》T47n1958。
﹝唐﹞釋善導:《往生禮讚偈》,《大正藏》T47n1980。
﹝唐﹞釋善導:《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讚》,《大正藏》T47n1981。
﹝唐﹞釋善導:《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大正藏》T47n1959。
﹝唐﹞釋善導:《觀無量壽佛經疏》,《大正藏》T37n1753。
﹝曹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大正藏》T12n0360。
﹝唐﹞地婆訶羅譯︰《方廣大莊嚴經》,《大正藏》(CBETA, T03, no. 187)
二、近人著作(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陳劍鍠:《行腳走過淨土法門:曇鸞、道綽與善導開展彌陀淨土教門之軌轍》,台北:商周出版 : 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
魏磊:《淨土信仰 : 因果事理與菩提願心》,新店市 : 圓明出版社,1997。
望月信享,釋印海譯:《中國淨土教史》,台北:慧日講堂,1974。
Amstutz, Galen. Interpreting Amida: History and orientalism in the Study of Pure Land Buddhism.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7.
Fujita, Kōtatsu. Taitetsu Unno trans. “Pure Land Buddhism in India.” In The Pure Land Tradition: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Foard, James, Michael Solomon, et al. ed.. Berkeley: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96, 1-42.
Huntington, John C. “Rebirth in Amitābha’s Sukhāvatī.” In The Pure Land Tradition: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Foard, James, Michael Solomon, et al. ed. Berkeley: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96, 43-106.
[1] 《方廣大莊嚴經》,《大正藏》(CBETA, T03, no. 187)
[2]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註》,《大正藏》(CBETA, T40, no. 1819).
[3] 龍樹:《十住毘婆沙論》卷五 〈易行品〉,《大正藏》(T12n0360_001_0040c29-0041b29)。
[4] 見 Galen Amstutz. Interpreting Amida: History and orientalism in the Study of Pure Land Buddhism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7),87-90。
[5] 見 Kōtatsu Fujita, Taitetsu Unno trans. “Pure Land Buddhism in India,” in The Pure Land Tradition: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Foard, James, Michael Solomon, et al. ed. (Berkeley: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96) ,1-42。
[6] 〔日〕望月信享是早期之學者,著有《中國淨土教史》,卻多以彌陀信仰有關。
[7] 《佛說無量壽經》卷一,《大正藏》(T12n0360_001_0267c13-0268a29)。
[8] 《佛說無量壽經》卷二,《大正藏》(T12n0360_001_0272b15-18)。
[9] 龍樹:《十住毘婆沙論》卷五 〈易行品〉,《大正藏》(T12n0360_001_0040c29-0041b29)。
[10] 見陳劍鍠著:《行腳走過淨土法門:曇鸞、道綽與善導開展彌陀淨土教門之軌轍》,頁63,95及143。
[11] 北魏‧釋曇鸞︰《略論安樂淨土義》,《大正藏》( T47n1957_001_0001a15,0003c26-27)。關於口念佛名部份,見陳劍鍠著:《行腳走過淨土法門:曇鸞、道綽與善導開展彌陀淨土教門之軌轍》,頁19。
[12] 唐‧釋道綽:《安樂集》,《大正藏》(T47n1958_001_0004a21-23)。
[13] 唐‧釋善導:《往生禮讚偈》,《大正藏》(T47n1980_001_0439b07-08)。
[14] 魏磊:《淨土信仰 : 因果事理與菩提願心》(新店市 : 圓明出版社﹐1997),頁45。
魏磊指出,曇鸞大師說明不發菩提心而只求自己往生西方淨土的念佛人,是不能往生的。
[15] 北魏‧釋曇鸞︰《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註》,《大正藏》( T40n1819_002_0842a04-16)。
[16] 北魏‧釋曇鸞︰《略論安樂淨土義》,《大正藏》( T47n1957_001_0001c02-23)。
當中《無量壽經》是指《佛說無量壽經》,《無量壽觀經》是指《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17] 北魏‧釋曇鸞︰《讚阿彌陀佛偈》,《大正藏》( T47n1978_001_0421b28-0424a27)。
[18] 見陳劍鍠著:《行腳走過淨土法門:曇鸞、道綽與善導開展彌陀淨土教門之軌轍》(台北:商周出版 : 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頁87。
[19] 唐‧釋道宣:《續高僧傳》,《大正藏》(T50n2060_020_0593c11-17) 。
[20] 《大經》即是︰《佛說無量壽經》。
[21] 唐‧釋道綽:《安樂集》,《大正藏》(T47n1958_001_0004a08-44)。
[22] 唐‧釋善導:《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大正藏》(T47n1959_001_0024c06-0027b20)。
[23] 唐‧釋善導:《往生禮讚偈》,《大正藏》(T47n1980_001_0446c12-0447a44)。
[24] 見陳劍鍠著:《行腳走過淨土法門:曇鸞、道綽與善導開展彌陀淨土教門之軌轍》,頁116。
[25] 唐‧釋善導:《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讚》,《大正藏》(T47n1981_001_0448a22)。
[26] 唐‧釋善導:《觀無量壽佛經疏》,《大正藏》(T37n1753_001_0245c11-0249c15)。
[27] 唐‧釋善導:《觀無量壽佛經疏》,《大正藏》(T37n1753_002_0258c07-0260a27)。
[28] 唐‧釋善導:《觀無量壽佛經疏》,《大正藏》T37n1753_004_0270b13-0272b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