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淨土三經 我的體會(下)

潘宗光教授是香港理工大學的前任校長,也是著名的科學家,曾兩度獲瑞典皇家科學院邀請他,提名諾貝爾化學獎候選人。潘教授篤信佛教多年,是淨土宗的弟子。去年教授辦了一場名為「淨土法門──我的選擇」的講座,而在1月22日晚上,他又舉行了系列的第二講,題為「淨土三經──我的體會」,跟大家分享他用心研讀三經後的成果。佛門網高興得到潘教授提供當晚講座的全稿,分成上、下兩篇,同日上載,希望大家藉此良機,感受淨土法門的殊勝。阿彌陀佛!

續上篇


心誠則靈的實例

仁煥法師是廣東省化州市南山寺的主持,他在著作《極樂心法》一書中透露,他本來是一位醫生,後來得了癌症,非常痛苦,不能安睡,體重由140公斤跌至80公斤。他早期修密宗,念咒也沒有大幫助。於是,他在阿彌陀佛像前長跪,求願往生淨土,還許願如果念佛病好了,他便出家報佛恩。很神奇地,在念佛的第四天,他就不再疼痛了;他便繼續誠心念佛,身體得到很大的改善。他的肝臟原有7個腫瘤,最大的有5.8厘米,肺部也有2個,最大的有8.9厘米,其後檢查發現腫瘤全部消除了。

從前他不認同念佛,認為念佛是消極的行為,是為死亡而念佛;等死亡來臨而往生。後來因為十年的癌症折磨,他改念佛,目的是求願立即死亡往生淨土。想不到誠心念佛,卻令他的病慢慢轉好。

所以仁煥法師鼓勵大家念佛,會得到無量光,無量壽的加持,不是為死亡往生,而是求現生身體平安及心境安祥。當然念佛也保證臨終能往生淨土。

淨空法師在國內有一大弟子劉素雲居士,她2010年4月4日在香港的佛陀教育協會作了一公開講座,談及她念佛治絶症的親身經歷。

「我在1999年染上紅斑狼瘡絶症,這症死亡率特別高,能夠活下來的很少很少,到現在已經十一年了。我現在就站立在你們的面前,你們看到的是一個活生生的我,這就是我今天要給大家説的。我不但活了十一年,而且活得愈來愈好,愈來愈健康。因為得這個病,外貌特別嚇人,當時我的頭髮幾乎都掉光了。頭上是厚厚的嘎(疤),非常恐怖,兩隻手伸不直,骨節特別粗,五隻手指頭之間幾乎没有甚麼大的間隙,手指頭腫起,像雞爪一樣,不能伸直,也不能攥拳。腿及膝蓋也是腫的,就像發脹的大饅頭,蹲不下,起不來,每天都在發燒,没有一天間斷。後來大夫問能不能告訴他們我那個病是怎麼治好的?臉上的斑是怎樣消掉的?我説我既不能打針也不能吃藥,我就是念阿彌陀佛念好的。他們都很驚訝,説實在的,當時他們可能不相信,但是現在大家看我就坐在你們對面,是不是?我老老實實的告訴你們,我這個病就是念阿彌陀佛念好的。心誠則靈,我真是一片誠心,一句阿彌陀佛佛號就把我這個病念好了。1999年到今年十一個年頭,我自己感覺一年比一年好,愈來愈好。」

這兩個案例,説明當醫藥無效時,念阿彌陀佛會可能有幫助,特別強調「心誠則靈」,世事很多時候是不可思議的,不能用唯物論解釋,因為宗教超出一切醫學或科學,是超越凡間的智慧與能力。

念佛就是與無量壽及無量光產生感應。無量壽幫助我們的心靜下來,持久念佛可達到禪定的境界(止)。無量光能加強我們的能量,深入觀察(覺察)外在與內心的變化。所以持久誠心念佛,我們會逐步達到止觀的念佛三昧。

最重要的訊息是,我們念佛不是消極地為了等待死亡往生淨土而念。積極的念佛,一方面可以改善自己的命運,得到健康,平安及心寧的安樂自在,另一方面亦保證臨終時,一定可以往生極樂淨土。

念佛臨終往生是重要,但我認為同等重要的是,為了積極人生。

念佛增強「信與願」

《無量壽經》説: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只要深心相信、發願,不作五逆及誹謗佛法的惡業,誠心一念,便可以往生淨土,態度是最重要的。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説: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就如母子間的感應,雙方希望見面,就隨時可以見面,猶如佛掛念我們,我們也憶念佛,自然就可以產生感應,必定可以見佛。

當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的時候,「南無」兩字代表皈命。即是我們把生命交給阿彌陀佛。所以真正的念佛人,應該以一種歡喜心,甘心情願的心態,將生命交給佛。這種心態已滿足了「信與願」這個基本要求。

念佛最好要清清楚楚地用心去念每一句,用耳聽到這一句,一句接一句,把每一句留在心中,我們的心自然就有佛號不斷。心、口、耳都專注在佛號,久而久之,妄念就會減少。

所以念佛往生最主要是用心來念;是一種感情的流露,與佛交心、溝通。不是用口念多少聲的形式來交待。

所以我們念佛,不要為了達到某一數量而急速念佛,這樣我們的心是在計算數量,不是真的念佛。

仁煥法師教我們念佛與呼吸同步。呼吸代表生命,念佛代表將生命交給阿彌陀佛。所以佛號和呼吸要同步,這才叫做皈命念佛,誠心念佛將生命交給佛,放心由佛來安排我們的一切,陽壽到了盡頭,該走就走,不要牽掛,歡喜地往生極樂淨土;陽壽未了,便好好繼續生活。這便是皈命念佛的意義。


做個真正的「淨土人」

雖然我們還在這個娑婆世界,我們已可以被視為「淨土人」。「淨土人」是大乘修行人,我們有責任要做好「淨土人」的本份,不作任何導致產生下三惡道的惡因,要發菩提心,自度、度他。即是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及「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我覺得修淨土法門,不是避世,只管念佛,等臨終往生淨土,而是要一方面念佛,一方面發菩提心,積極入世改善自己的因緣,也幫助他人改善他的命運。

因時間所限,我只能簡單解釋淨土三經的部份內容。 《無量壽經》與《觀無量壽經》都強調「三輩九品往生」,就是鼓勵「淨土人」,除了不停誠心念佛來保持「淨土人」的身份外,亦要因應個別「淨土人」的不同因緣條件,修淨業三福。

除了念佛和工作外,我們要爭取時間做個真正的「淨土人」。因應自己的條件盡量修淨業三福的任何一福,或二福,最好當然是三福同修。

所謂「淨業三福」是來自《觀無量壽經》: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

一般凡夫經常透過「身、口、心」造惡業;如身惡業:是殺生、偷盜和淫邪;口惡業:是説假話,搬弄是非,傷害他人,巴結奉承;心惡業:是貪、瞋、癡。十善業則剛好相反,發慈悲心,幫助別人,安慰別人,減少憎恨心,減少貪心,增長智慧與慈悲。

守戒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任何地方都有法律和規條,要尊重及遵守。

佛教的核心價值是深信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基本道理;要發菩提心,自度、度他。

「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我們俗稱第一福為「世福」,第二福為「戒福」,而第三福為「行福」。

不同的淨土品位,不一樣的果報

《觀無量壽經》更指出,在念佛之餘,修這淨業三福,因不同修行的深淺,可分為六個品位往生淨土。修「行福」的眾生可以是上品上生,上品中生,及上品下生。修「戒福」的眾生可以是中品上生及中品中生。而修「世福」的是中品下生。

一般多作惡業的凡夫,如果他們過往與佛有緣,在臨終時,有緣遇到善知識,在他身旁,教導他誠心念佛,他亦可以往生。跟據惡業的深淺,可分為下品上生,下品中生及下品下生三種。

淨土宗九祖清朝的蕅益大師説: 「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憑功行之淺深」

我們往生是靠信、願及念佛。臨終往生淨土,會因應不同品位而得到不同程度的果報。

跟據《觀無量壽經》,上品上生一到淨土,便立即花開見阿彌陀佛,由佛指引,立即開悟,得無生法忍;但下品下生的要在蓮花內,歷十二劫,蓮花才開,但仍見不到佛,只見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屆時即發菩提心。

因此,九品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仍然會有不同層次的果報。

所以我們要分清楚:凡夫是要靠念佛,借助阿彌陀佛的加持力往生。修其他的方法,單靠自力是很難甚至不可能,在這一生擺脫輪迴。所以一般認為念佛往生為「正行」,就是最正確穩健的方法。

修「淨業三福」是往生的「助行」,幫助提升往生的品位。念佛為主,修三福為副。念佛是保持淨土人身分,修淨業三福則令我們往生到較高的品位。

無論如何,誠心念佛,肯定可以往生,就算一生作五逆十惡的大惡人,只要他有緣碰到善知識教導他,都可以往生。我相信在座各位絶不會是五逆十惡的人,所以你們可以安心念佛往生。只要你們「信、願、念佛」做足,保證不會再在這娑婆世界輪迴,這點是最為重要。

至於往生後,屬那一品位,而每一品位是否真的有差異,差異如何,就超越我們凡夫所能理解。那是佛的境界,只有佛的智慧才明白。所以《觀無量壽經》的三輩九品分類,可視為佛陀鼓勵我們凡夫在世間,要積極做人,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果報。

釋迦牟尼佛説往生不是靠自力,是靠阿彌陀佛大悲願力的接引,這是信心的問題。但在現今這個以科技及自我為主導的社會,實在很難令眾生相信。

在適當時候,我會與大家分享如何從最新的科學角度,理解淨土法門。

我認為淨土法門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大力推薦,而阿彌陀佛迎接的不可思議法門,是兩尊佛非常罕有地合作,一推一拉的成果。跟據《阿彌陀經》,十方世界的佛,亦各自推薦自己世界的眾生往生淨土。

既然只有佛的智慧才能夠明白的境界,我們凡夫便不需要執着理解。佛無盡慈悲,想接引十方世界所有眾生,往生極樂淨土,他的接引方法一定極為簡單,讓所有眾生,無論是貧富如何懸殊,智愚如何高低,善惡如何差別,男女老少等等,只要相信,發願及誠心念佛,都能容易往生。不用先要洗脫一切惡業,不用先要修淨心靈,不用累積多少福德,臨終時必會得到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接引,立即往生極樂淨土。

這好比一個慈父,他是很渴望接引在外面流浪的兒子回家一起享福。難道他會設困難的關卡嗎?問題只是兒子相不相信,有這樣好的慈父?

總結以上,淨土法門不是消極地念佛等死往生淨土;而是至誠心念佛當下立即往生,但肉身還在這個娑婆世界積極地生活,直到陽壽耗盡。

所以我們「淨土人」除了念佛外,更要守戒及多修淨業三福,回饋社會,發菩提心,自度、度他。


淨土法門是世間法

我個人的體會是,淨土法門是世間法,執阿彌陀佛洪名為實,與佛交心,產生感應,往生極樂世界。在這殊勝的環境,發菩提心,修出世間法,得佛與諸大菩薩的加持,快速成佛。

與佛產生感應往生,誠心修「信、願、念佛」是最重要的一個方便。但我亦相信,真正的信心建基於對佛的坦誠,沒有任何的隱瞞。所以念佛人一定要誠心懺悔過往所犯的一切大小錯事,承諾不要再犯。作為「淨土人」,便要做好「淨土人」的本份;即是發菩提心,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一面可以改善自己的因緣,亦幫助其他人改善命運,臨終一起往生淨土。經文記載了很多菩薩也會退墮,不能維持信心念佛的例子。發菩提心會得到諸佛菩薩的加持,「信、願、念佛」的心便不輕易退墮。只要老實不停地念佛,到臨終時,神識便自然離開壞死的肉體,被佛接引,第二次往生極樂世界。

我每天的早晚功課包括四個部份:禮佛、懺悔、念佛及迴向。迴向念佛的功德給自己的親人,祖先、冤親債主、及十方法界一切眾生,祝願自己及眾生健康,命好及臨終往生淨土。

我們凡夫,因應不同情況,每天早晚劃定一段時間,例如半小時或一小時,以至更多的時間,懺悔,誠心念佛,及迴向;念佛快慢可以隨自己的愛好。此外,在行、住、坐、卧(即日常生活中),有空便心裏多念佛。

任何有關淨土的經典,都没有要求我們凡夫一定要每天念多少聲佛,只要求我們在「信與願」的基礎上誠心念佛。當然多念佛,每日一萬聲,三萬聲,以至十萬聲只是一種手段來加強自己的「信與願」,讓佛號與自己的第八識打成一片。這樣無論我們在臨終時,能否繼續念佛,例如昏迷或因意外突然死亡,我們的神識便會自然地與阿彌陀佛產生感應,往生淨土。

至於念佛的快慢,念佛的旋律等等,都不是佛經的要求,只是個別道場的規矩。當然在任何念佛道場,規矩是需要的,否則蓮友各自念自己的佛,就會變得雜亂,缺乏莊嚴。我們所需要是質,不是量。

我認為大家一定要尊重一切大小乘佛法及不同的宗派。不同佛法是佛陀因應不同人的施教,一切佛法都是殊勝的。不可以毀謗佛法,亦不可以作出對其他正統宗教的不敬行為。

如果有人問我:「潘教授,為甚麼你越老越迷信?」我只會笑笑口説:「阿彌陀佛!」

謝謝!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