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浮圖之思:侘、寂中的境靜、心淨?

在車廂內、在酒樓食市之間,人如大海中的波浪,這般情景,是心隨境 轉? 或是境隨心轉 ? 處身在繁雜的環境而心情浮動,人之常情,若處身在清幽的環境,是否心也清淨? 人與境之間,因著各人不同的性情,自然產生不同的覺受。不過,活在緊迫的都市裏,得一安靜舒懷的空間,實在是人心所期盼的享受。

在藝穗會觀賞攝影師何居怡《淨,靜空間》攝影展,淨白的牆壁懸掛十 餘幅黑白照片,令我想起一個相對的問題,處身於各式各樣的環境,人心的淨與環境的靜,是否必然成正比。


心行處滅的存在境

展場序言中,作者自言是從日本禪的空間美學中,藉著攝影創造,為觀者提供一塊靜、淨空間。她認為禪是著重過程,而不是結果,要理解禪,往往憑直覺和感覺,不是邏輯推理,同時要了解日本禪的美學,可從日本美學中「侘」與「寂」的觀念來探索。作者的攝影創作過程與禪修的過程,頗有異曲同工之處。

攝影創作是人與外境的互動,禪是自心的互動,兩者都涉及「存在」的問題。攝影是人在某時某地的瞬間存在,一按動快門,這刻的空間存在( 靜或不靜) 瞬息即逝;禪卻是人在某時某地,用心體會自心生滅的過程,這種體會,久而久之會引領禪者達致外境與心境合一的自在境界,這是非物質性的存在,而是「心行處滅」的體會,與攝影行動(指拍攝或觀看) 給予的瞬間寧靜,容或是兩種不同的存在。


侘、寂、靜、淨

鈴木大拙的《禪與藝術》,書中說及「侘 」(Wabi, 侘び),是指一種超越的冷漠,這種情景在日本文化中,稱為「佗」,實際意義是「貧乏」,安於貧窮,不依賴世俗的東西,如財富、權力和名望,但內心感覺一種超乎時間和社會地位的最高價值。實行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安於一間陋屋、一片田野間的菜蔬、或春雨滴落簷前之雨聲的外景氛圍中。所謂「寂」(Sabi, 寂び),是指單純素樸,無矯飾性,古舊而不完善性的藝術表現,而構成寂的藝術要素是「孤寂」。看上去,「寂」有點悲慘和不近人情的感受,但是日本的繪畫、茶道,無一不是這份「侘、寂」美學觀之中呈現的靜、淨之幽玄之美。

活在緊張生活中的我們,有機會透過影像、繪畫、書法、茶道,花道等等的活動,予人片刻的安寧,回到單純、簡約、清澈的心念,也是現代人減壓和需要的存在境和生活態度。

(圖:攝於藝穗會畫廊~何居怡作品 )

分享:

Picture of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9%99%b3%e6%83%a0%e8%8a%ac/" title="Posts by 陳惠芬"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陳惠芬</a>

資深社工,哲學系碩士,讀書會及禪藝帶領人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