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法相宗煩惱論的三力

圖:Pixabay

上期提及到有關於唯識的煩惱論,可以說是來自說一切有部及經量部。煩惱的架構採用說一切有部的理論,而對煩惱及隨眠的解釋就引用經量部,而經量部對煩惱的定義可見於世親菩薩的《俱舍論》。這樣說來,唯識宗是融合兩家所長,特別是經量部較為創新的種子理論,成為唯識宗學説中不可或缺的基石。有部將煩惱詳細分為三界及五部共九十八隨眠,再加上十纏,而成為一百零八種煩惱。有部建立這樣精密微細的煩惱架構,主要是為了配合其斷煩惱的理論,作為修行的依據。這期的主旨希望探討煩惱生起的原因。

那麼,貪、瞋、痴、慢等煩惱為甚麼會生起?這要從惑、業、苦這個鐵三角組合去討論。上一篇曾經引用世親菩薩的《俱舍論》:「世別由業(行為)生,業由隨眠(煩惱/惑)方得生長;離隨眠,業無感有(苦果)能。」其實,因為有苦的緣故,煩惱亦從而增長。但是為何苦可以增長煩惱呢?這便要從苦的定義出發。

甚麼是苦?《大毘婆沙論》定義得非常詳細:「問:何故名苦?……答:傷痛逼迫,如荷重擔,違逆聖心故名為『苦』。」[1]「傷痛逼迫,如荷重擔」這兩句不難理解,類似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蕴熾盛這些確切感受及體會到的人生不圓滿的痛苦現象。可是,「苦」比「痛苦」這個含義來得廣泛,就是「違逆聖心」已經可以叫做「苦」,「違逆聖心」就是阻礙出離心的生起,妨礙用功修行,所以即使是生活滿足,沒有痛苦,人間的快樂仍然會障礙修行,那麼它就是苦了。這些「苦」會滋長煩惱,例如,人得到五欲的快樂,會增加對它的追求,猶如吸毒一樣,增生對五欲的「貪」;遇到不如意的事會增生「瞋」等。總之,綜合惑、業、苦三者的相互關係,已經可以構成整個輪迴的過程,如將惑、業、苦再配合十二因緣去分析會更為精準。

眾賢論師在《順正理論》[2]立體多角度地列舉出十二個能生起煩惱現象的原因,雖然有無限的原因,但是以下可擧數個比較有趣的看看。從不同有情生態的角度,如蛇蠍是毒物,「瞋」最為猛烈;從知識學習層面,如學習兵法會增長「瞋恚」,多看遊玩的書籍增長「欲貪」等;從睡覺及飲食的多寡,睡得多及吃得多會增長煩惱等等。除了這幾個外,還有從年紀、出生地點、不同時分等等。以上這些都是從表象世界的世俗層面去分析。[3]

可是,佛教核心思想是要從三界九地六趣輪迴出離,而出離就必須要認清煩惱的成因,並把它們斷除。雖然以上所列舉的也是煩惱生起的緣由且容易理解,但因為是表現象性的所以數量太多,而且過於表面,不能有效地了解煩惱的根本主因,故難以集中擊破煩惱。眾多阿毘達磨論師(ābhidharmika)在不同的論書中[4],提出三個根本的條件而生起煩惱,以否定其他外教不合理的主張,它們就是因力、境界力及加行力。它們是重要的核心議題,下面將會詳細討論:[5]

.因力:是指煩惱本身,這煩惱就是原因,亦可以說是主因。有情對煩惱未得到確實的了解,對煩惱的對象(如所貪戀的事物)未有如實的認知,故不能夠生起對治煩惱的修行,所以有情還是被煩惱繫縛。

.境界力:即是指煩惱的對象。如對享樂的事物生起貪,對討厭的事物而生起瞋等等。因為對煩惱的對象境界未正確了解,所以當這些景象在我們的面前出現時,我們的煩惱會順應着這些景象而生起。故此,在凡夫的角度來看,雖然尚未斷除煩惱,但盡量避免接觸這些生起煩惱的對象可以減少煩惱生起的機會。

.加行力:即是非理作意[6],不正確的思惟,而產生錯誤的觀念而生起煩惱。例如五蘊是無常的,但我們產生有我的錯誤觀念繼而生起煩惱;又如對一些理論,我們執著為最好的,繼而產生不正見等等。

以上三個是煩惱生起的條件,由有部提出,主要是要破除外道僅僅執著境界為煩惱生起之因。[7]這三個條件,亦是瑜伽行派所承認及承繼的。[8]如果把這三個條件配瑜伽行派的四緣說,因力可説是因緣,境界力可説是所緣緣,而加行力可説是增上緣[9]。另外,有部斷除煩惱的依據,就在於斷去煩惱的所緣(即境界力),而不是絕對地摧毀煩惱自身,因為煩惱在有漏的世間是永遠存在。[10]對於有部如何斷除煩惱的理論,將於下期作討論。

    說一切有部的理論龐大、複雜,對諸法的分析非常深入,並配合其修行的理論及次第,達到斷除煩惱而得到解脫。有部的修行理論亦是相當精微及清晰,提出種種不同的修行情況及不同的修行階段,如《大毗婆沙論》更收錄不同部派、論師甚至外教的見解,作出分析及評論,所以我們不能說有部只是重視理論的經院哲學。很多有部的論師都是重視修習定學的瑜伽師,並對後來的大乘瑜伽行派及唯識學有著深遠的影響。

    之後便是連續四天的長假,在此希望大家忘掉煩惱,開心享受這個假期!


[1] 《大毘婆沙論》卷79, T27,no.1545, p.409a12-13

[2] 《順正理論》卷53, T29,no.1562, p.638c07ff.

[3] 佐々木現順, 《阿毘達磨思想研究》, 東京:弘文堂, 1958.12, pp.86, 88.

[4] Cox, C,(1992)  Attainment through Abandonment:The Sarvāstivadin Path of Removing Defilements, BUSWELL, Robert E. Paths to Liberation: The Mārga and its transformations in Buddhist thought.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p.78. 其他論書,如《品類足論》、《大毗婆沙論》、《俱舍論》等。

[5] Cf. Dhammajoti, Kuala Lumpur(2009). Sarvāstivāda Abhidharma. Centre of Buddhist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342. Also see Cox, C, p.78.

[6] Cf. 三友容健, et al. 《説一切有部における無明論の展開》,法華文化研究, 1976, 117-128.,p.125-7非理作意與無明是因果同時。Also see小谷信千代, 倶舎論の原典研究―随眠品大蔵出版, 2007.10.《大毘婆沙論》卷24, p.121c-122a.

[7] Cox, C, p.78.

[8] 如《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6, T31, no.1606, p.722c24-29:緣起者,謂煩惱隨眠未永斷故、順煩惱法現在前故、不正思惟現前起故,如是煩惱方乃得生。煩惱隨眠未永斷者,彼品粗重未永拔故。順煩惱法現在前者,現前會遇可愛等境故。不正思惟現前起者,於彼境界取淨等相,能隨順生貪嗔等故。

[9] 佐々木現順,《阿毘達磨思想研究》,弘文堂,東京, 1958.12, p.90,稱友(Yaśomitra)視非理作意為等無間緣。

[10] 說一切有部的根本宗義是三世實有或法體恆有,而「實有」是指存在,「恆有」是指在時間中存亦是刹那性的,所以「恆有」並不是「常有」,因為「常有」在佛教的概念中,是超越時間,不受時間限制的,所以對於有部來説,只有「無為法」是常。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